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个奇葩的矛盾体。很多现象,总会是以一种反讽的存在。
很多时候,真相往往源于所谓“谣言”。而官方“辟谣”,却恰恰才是“谣言”。
正因为真相的不易获得,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产生的信息差,成为一些人的
收割优势——
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鸿沟完成收割,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意。
比如,义务教育阶段不公布学校考试成绩和排名,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等等。这些规定本身并不新鲜,可谓三令五申。
但现实当中,却又成为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甚至大行其道。
地方教育部门义正言辞公布的“招生负面清单”,恰恰似乎在宣告清单的普遍性。
比如下表中的系列违规行为,熟悉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规则的人,又有几项不是陌生的?
而在学校与房地产深度捆绑的今天,学校被承载了太多的功能和角色。
除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品德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承、筛选人才,
当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还被赋予了厚重的经济色彩,成为吸引人口(人才)、招商引资,乃至炒房投资的一个利器。
特别是禁而不止、捕风捉影的学校成绩排名,这些年成为一些人利用信息差炒房的工具。
比如,近期网传的广州某区23-24学年初一第一学期抽测排名,就已成为各大楼盘从开发商到小区业主,以及地产自媒体炒作引流获客的密码。
虽然地方教育部门也在辖区内做了些灭火的动作,但在更广泛的层面,不知是鞭长莫及,还是其他原因,只能任由兴风作浪。
比如,我们简单用关键词在微信搜一下,满屏都是,轻松可获得。
此外,这个数据还可以再加工,梳理出某个片区的成绩,进行造势炒作:
当然,这种信息的流传,很难绝迹。
这里面尴尬的地方在于,虽然上面三令五申不得搞排名,但各地却恰恰又在年复一日地在制作榜单。
事实上,无论是以所谓内部教学质量研究分析,还是其他名义;只要有了这个东西,就很难防范不被走漏风声。
也不管这个结果是否属实,整体还是局部,一旦捅出去,往往就被当成一种结果,并在不断传播之中得以强化。
有时我在想,这种事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事实上,熟悉国内小升初招生游戏规则的人,都很清楚:目前稍微好一点的初中,基本都参与了“择优+分班”这场竞赛。
头部学校掐头部生源,第二、三梯队的学校,则抢收中等、中上水平的生源。即便普通学校,虽无缘参与校外竞争,但也不妨碍在地段生源里开点小灶。
在这种游戏规则下,便很容易发现——
学校的平均分也好,高分率也罢,这种种指标,主要来源于一个数据:
含优率。
无疑,谁择优越厉害,优生数量越多,优生率就越高,整体成绩就越好。
举个简单例子:
A校初一招4个班,其中2个为择优班,那么“含优率”就是50%。
B校初一招8个班,但择优班只有2个,那么“含优率”,则只有25%。
C校初一招10个班,而择优班高达7个,则“含优率”,就高达70%了。
头部生源越多+含优率越高,这种情况下,算平均分,数据显而易见是很漂亮的。
这也正是网传排名的真相。
其实,在这种民间所谓“牛娃择班,普娃择校”的畸形招生规则下,各地教育部门即便默认潜规则,又或者基于教学研究的所谓“质量监控分析”不可避免,也并非不可治理。
比如说,干脆直接统计各校的择优班分数就好了。
如要统计学校平均分,最好做好备注,注明择优班级数和占比。
又比如,既然难以管控信息的传播,至少也应该通过官方渠道做出详细说明。
说明某某数据的来源,各校生源结构情况,择优班级规模,甚至干脆公布一下各校头部生源的高分情况。
显而易见,这样的数据,就很有说服力和公信力,也能消弭各种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信息带节奏。
事实上,炒过股票的人都知道,股票交易异动,或年报有疑点,对于证监会的问询函,公司还得详细回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