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明明年纪大但看着却很年轻,甚至有的人到了晚年还没啥年龄相关的病痛。对他们来说,保持身体年轻也许并非难事。
一项长达25年的人群观察性研究发现:
如果人体血清钠超过142mmol/L,那就会增加39%的患病风险,让人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大;要是血清钠超过144mmol/L,就意味着存在21%提前死亡的风险。
所以,最佳的水分补给可能真的有助于减缓我们变老的步伐哦。
现如今,人们在中年时期的身体变化就能看出生物老化程度的不同。如果在人生早期就开始注意保养,说不定就能延缓这个过程,减轻慢性病的负担。
近年来的研究也显示,体液平衡的标记物跟心力衰竭、代谢疾病以及死亡率都有着密切关系。
在跟踪了3-6年之后,发现血清钠水平往往被饮食和喝水习惯影响,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大大增加死亡风险。
所以,保持最好的水分摄入可能真能帮我们让自己保持年轻态。
为了证明这个想法,研究人员利用了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数据,这个项目是个持续25年的大规模人口研究,他们找出了中年血清钠的临界值,以便在临床环境中识别出风险较高的人群。
令人惊讶的是,参与该项目的1万多人(平均年纪为57岁)中,只有血清钠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且未受到其他水平衡因素干扰的人才被纳入研究。
结论是,那些血清钠在137-142mmol/L区间的人人死得最少(只占26.2%,共有8604人);
而在135-136.5mol/L(39.3%,共有122人)和144.5-146mol/L(34.5%,共有397人)区间的死亡人数明显增多;
而血清钠低于137mmol/L和高于142mmol/L的人死亡概率就更高了。
这其实也符合预期,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慢性病、心衰等问题也会陆续出现。
另一方面,研究显示老年人患病的可能性会随着衰老加剧而上升。特别是血清钠在138-140mmol/L之间的人,慢性病发病率最低;然而,如果高于这个数值,就会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生物学年龄比实际年龄超龄7年以上的人,早逝风险将大大提高,而且他们患慢性病的风险更是会比对照高出44%。
本研究确定了血清钠阈值为142 mmol/l。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体内水分减少会直接导致钠浓度增加。
因此,少食高盐高糖食物,多补充水分,是我们都可以做到的抗衰老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