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古代各类官职到底有啥区别

晓张说 2024-10-11 20:47:05

一切还是要回到本源。

官职的起源,归根结底还是氏族社会某个土著酋长们的一次次偷懒行为,因为管理不过来,于是就将手里管事的权力一项项分包出去,随着氏族变成了部落,部落变成了国家,这些被分包的人就成了官吏。

所以如果根据这些官职的字词本意去理解其含义,就会发现简单很多。

大家好,我是老张,今天跟大家通俗的来聊聊古代那些纷乱复杂的官职到底都是干啥的。

首先聊聊三公九卿。

注意,三公九卿在我国古代有俩版本,一个是西周版,一个是秦朝版。

公,按照其字源,上边的这个八,其实是平分的意思,就好比后来的“分”字,本意是用刀子平分。甲骨文中的“公”是长这样的:

它的本意其实是平分一个物体,引申为公平分配之意,所以最早的“公”,往往是指掌管分配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掌管分配呢?必须是位高权重的人。

所以当一把手变成天子以后,仅次于天子的那个位置就成为公的专属。所以享受三公地位的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地位仅次于天子(皇帝),在级别上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在“公侯伯子男”中公是第一位。

由于公的尊贵地位,人们称呼祖先用“先公”,尊称对方用“某某公”,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公称呼对方,往往是在抬高对方,放低自己的姿态。

与之相比较,卿的级别就要低一丢丢,我们先看一下“卿”的演变。

卿的本意,是两个人相对而坐,共同就餐,所以关系是平等且比较亲近的。“卿”虽然也是一种敬辞,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平等和亲昵,比如皇帝称呼大臣用“爱卿”,同事之间称呼“某某卿”,其实就连夫妻之间也经常用卿来互相称呼。

公和卿,合并起来基本就是对天子以下百官的总称,需要注意的是,公卿一般只用来代替直属天子的百官,即央官,而不包括这些官员的下属幕僚。

周朝的公,主要有两个群体,一个是在周王室朝廷系统中上班的三公,主要就是太师、太傅、太保,另外一个群体则是被分封在各地的公爵诸侯国。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诸侯国国君的最高爵位也只能是公爵,所以国君的大臣们,最高也只能是卿士,国君之下的二把手,往往是被称为上卿。只是后来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开始给这些上卿取各种不同的名字,比如晋国的中军将,楚国的令尹。

周朝的三公,主要有三个岗位,太师、太傅、太保。

师的含义是引导,而傅的含义是辅佐,保的含义是保护,所以引申来讲,可以理解为太师是负责征伐,太傅是负责行政治理,太保则是负责监护和保护。

三者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其政治地位,太师高于太傅,太傅高于太保。

西周建立初期,姜尚为太师,周公旦为太傅,而召公奭为太保。在三监之乱中,周公旦和姜尚负责东征平叛,召公负责在镐京坐镇,负责辅佐周成王。

在东都洛邑营建完成以后,周成王曾迁都到洛邑,为此周公旦和召公奭在“陕塬”这个地方立了一根柱子,约定周公治理东方,召公奭治理西边。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这种行政划分并不是说明两人争权,实际上恰恰相反。三监之乱让西周的大佬们认识到,自洛阳以东的商朝故地以及更远一些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依然是个不稳定的存在,因此周公迁都洛邑,负责防备故商势力的反叛,巩固新拓展的地盘,而召公则负责关中的农业生产,为周公提供稳定的大后方。

有意思的是,立柱子的这个地方后来改名叫陕州,现在是三门峡的一个区,它西边的地方就叫陕西,在元朝以后逐渐从一个地理名词演变成省级行政区——陕西。

通过这段介绍大家会发现,西周的三公,实际是一种分权制度,而不是隶属制度。太师太傅和太保,合并起来就是相权的范围。

注意,宰相是大家约定俗称的一个叫法,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职务是叫宰相。而且这个宰相的职责范围和秦朝以后的丞相并不相同。

后者是百官之首,但主要职责是负责行政。把秦朝三公中的丞相、太尉、御使大夫三者的权力合并起来,就是宰相的权力总称。

宰的含义很有意思的,在甲骨文中,宰的上半部分指代房屋,下半部分像一把刀子,代指奴隶。它的含义就是在房子里干活的奴隶。

大家可能好奇了,奴隶还分类别吗,这个当然有。有在房子里干活的奴隶,就有在田野里干活的奴隶。

《礼记·曲礼下》中 :“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说的就是,在家管事的奴隶有多少啊,在外种地的奴隶有多少啊。

开篇我们说过,古代所有的官职其实都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带入进来的,同样的,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逐渐形成,奴隶主管理的范围从自己家扩展到别人家,事多了嘛,那就只好安排人去跑腿,久而久之,在家里干活的奴隶就变成了官家,于是,宰也就有了辅佐管事之意。

所以太宰,其实就是最大的那个管事人的意思。

特别说明的是,在战国之前,是没有太这个字的,所有的太其实都是用大来代替,太宰其实就是古文中的大宰,太子就叫大子,周文王的爷爷我们现在知道他叫周太王,实际上叫周大王。

战国时期在大的基础上演化出了太,意思就是大到了极致,再后来假借太的含义造出了“泰”,所谓泰山,本意就是很高很大的山。

我们再说“相”。

相的甲骨文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上下结构,一个是左右结果,但不论怎么变,它的组成部分一直都是一个树木加一个眼睛,原本的意思就是用眼睛看树木。

这并不算奇怪,因为在原始社会晚期,人们的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盯着树木看,为啥盯着树木看,因为要选择合适的树木盖房子,所以相的这个字的本意就是观察、选择之意。

我们今天相亲的时候,经常会用“相中了没”来询问对方,其实本意就是这样。

所以宰相的引申含义,其实就是在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那个岗位。既然是辅佐天子,那么它就无所不含,所谓的相权,其实是行政、监察、军事权力的总称。

如果说皇帝是董事长,那么宰相其实就是CEO。

通俗的理解,这个关系就好比给孩子请家教。原本孩子是各科成绩都不太好,都需要辅导。你可以请一个老师,来辅导他的所有功课,也可以每一学科请一个老师,每个老师各自负责一个学科。

如果把家长比作皇帝的话,那么相权就是前者这个什么都会的老师,他可以一人负责所有学科,家长只需要跟他对接就可以,非常的省事而且可能还省钱,但是如果他愿意,这样的老师也会更容易拿捏住家长。

反之,后者是一种分权,每个老师都负责一个学科,一个老师的去留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其他学科,而且也相对比较容易寻找到替代者。但是这种情况,家长的沟通成本大,每天要跟不同的老师交流,来询问孩子的学习进度。

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是应该比较好理解,尤其是经常给孩子请家教的朋友们。

对于皇权而言,鉴于皇帝的精力有限,相权是一个不得不存在的岗位,但是也正因为相权的无所不揽,导致相权很容易成为皇权的威胁。

相权和皇权,中央和地方,是中国古代皇帝需要解决的两条主线。

相权太大,容易威胁到皇权,导致皇室衰微,地方权力太大,容易威胁到中央,甚至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所以,历朝历代稍微有点觉悟的皇帝,都在想办法削弱相权。

西周的相权一开始是三公,后来随着功勋集团的逝去,逐渐演变成了太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无形中也相当于“皇帝”,所以他们也不得不依仗相权。

晋国设置了六卿,其中中军将不仅是六军之首,同时也是晋国的上卿,负责晋国的军事、行政大权。

楚国的令尹、秦国的相国、相邦,齐国的相,其职责都相当于宰相。

秦朝建立以后,将宰相一分为三,由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使大夫负责监察,三者平级,互不隶属,最后集权于始皇帝本人。

而丞相之下的九卿制度,其实才是隶属于丞相本身的官僚系统,但是本质上他们都是行政系统,因此丞相依旧是百官之首。

西汉前期延续了这种三公九卿制度,但是到汉武帝时期,一则由于丞相田蚡专横跋扈,“权移主上”,二则由于对匈奴反击战的频繁,汉武帝大量启用身份卑微的士人如董仲舒、主父偃、张汤等人在宫中议事,这些人身份卑微,但由于参与到皇帝本人的决策权中,因此属于位卑权重的存在。

丞相的权力逐步被架空,士人逐渐参与到决策权,久而久之,形成了与外朝相对应的內朝,內朝中产生了中书令和尚书令,注意,內朝不是一个正式的官方称呼,它的名字是为了区别于丞相领衔的外朝,内是内廷,外则是朝堂。

经过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的发育演变,內朝机制最终在隋朝发育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经过审核的各项决策。

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丞相,并且彼此间都是平级,一起对皇帝负责, 这就相当于对相权再次进行分权,并且互相制约,然后集权于皇帝本人。

到了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所有活都自己干,只留下个六部负责执行,这一套机制把明朝后来的皇帝累的不行,于是又曲线设立了内阁大学生,相当于皇帝本人的秘书,只是后来皇帝实在干不动,于是决策权又丢给了内阁,并且设立了由宦官充任的司礼监,内阁和司礼监又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清朝前期搞的是皇子执政,我们在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中会发现,康熙的几个儿子几乎每人都担任要旨,所以最后引发了九子夺嫡。所以夺嫡成功的雍正皇帝设立了军机处,再次亲自掌握决策权。

坊间传闻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操劳过度,活活把自己累死在岗位上。

由此可见,皇权对相权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实际上相权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不可能每一个皇帝都像朱元璋那么勤奋,巩固皇权的最靠谱的操作,还是要按时上班,准时打卡。

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史我会放在下文单独来讲,让我们继续言归正传。另外官职中带令和带丞的其实也有说法,让我们先把九卿挨个讲完在来补充。

三公九卿的雏形最早来自西周,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归纳出来的周九卿则是: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少师、少傅、少保。

九卿中的前六个被称为六卿,后三个被称为“三孤”合并起来就是“六卿三孤”,三孤其实是三公的副手,地位要比六卿略高。

六卿中的冢宰其实是太宰的别称,宰的含义我们上边讲过,冢的本意是坟墓,可能是突出地表的缘故,逐渐被拔高引申为高大的的意思。比如国君又称冢君,冢宰其实就是后来的太宰,位居六卿之首,某种意义上它扮演的其实也是相的角色。

司,甲骨文中的司是长下边这样的,它的本意是一个人用嘴巴发布命令,似乎还在指指点点,引申为管理的意思。

这么一说的话,好几个官职大家就会意了。

司徒,管人,相当于民政。

司寇,管贼,相当于司法部。

司马,管马,因马匹主要用来作战,相当于管军事。

司马的起源来自于早起的行军打仗,战车时代需要保持完整的队形,所以就需要专人负责整队,后来的军中司马主要负责军纪军法,渐渐也负责掌军事调动,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参谋长。

司空,这个稍微特殊一点,因为空这个字春秋之前是没有的,最初这个词汇在甲骨文中叫司工,也就是管理工程板块,内含几乎所有的包含主观能动性的一些工作,比如修水利,修路,盖房子,测量土地,管理农业生产等等,所以又被称为管地的。

这个职务可轻可重,跟后来的单独管理工程建设的工部并不完全相同。

司徒、司空、司马在西周的铭文中被称为“三有司”,后来衍生出有司衙门一词,我们看古装剧中经常有在“召集各有司衙门会审”的说法,有司就是指各部门主管领导。

再后来的“开府仪同三司”就更厉害了,就是说你不仅可以单独开府设置你自己的官吏,而且出入礼节堪比三司(此时的三司经常代指三公)。

另外大家会发现,司和后的样子很像,其实在甲骨文中,这俩字长得完全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历代学者争议的是司和后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字,继而引发“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的称谓。

剩下一个官职是宗伯。

我们先看一下宗的字体演变:

这个象形字体很形象,一个房子的侧视图,里边摆一张桌子,其实就是庙宇中摆了一张供桌,其含义就是祭祀先人,进而和一系列字词搭配,组成了“祖宗”、“宗族”、“宗法”、“宗庙”等和祭祀相关的词语。

所以宗伯,其实就是负责祭祀和礼仪规范等工作,有点类似于后来的礼部。

同样由于祭祀和礼仪直接关系到跟祖宗以及上天的关系,所以负责天文和记录历史的太史其实也是宗伯的属官。

这是最早的三公九卿制度,只是由于史料的缺乏,它们很少整整齐齐的出现在某一位周天子的领导班子中,甚至出现过某一人即是太师,也是太宰的记载,由此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西周的常设机制。

始皇帝统一六国以后,将三公九卿打乱重置、三公变成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监察。丞相之下设置九卿,负责各项行政工作的分工。

下边这张图大家应该很熟悉了:

丞相我们已经分析过,现在说“尉”。

尉字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战国,按照象形分析,含义是用手持火,将衣服趟平。没错,这就是早起的熨斗,当时的方式是用火将斗烤热,然后从上而下压平衣服。

所以联想起来就有了压服、镇压之意。

《资治通鉴·陈宜帝太建十二年》:“穆使浑奉尉斗于坚曰:‘愿执威柄以尉安天下。

讲话的这位,手捧着熨斗向杨坚上书,表示愿意手持熨斗(代指权柄)以压服天下,说的是灭陈事宜。

西汉直柄铜熨斗

而完成镇压工作的,刚好就是武官,所以古代官职中,带尉字的都是武官或者跟暴力行为沾边。

比如太尉,简单理解就是最大的那个武官。

比如九卿中的廷尉,专门负责查案子,卫尉则负责宫廷卫戍。

还有郡县制中的郡尉,掌一郡之军事。

然后再看“史”。

甲骨文中的史,是一个手拿着一个中(代指工具),本意是准备打猎,用来指做事。做事的未必是管事的,所以古代官职中带史的一般都是副手。

而御史中的御,本意是驾驭马车之意,后来引申为控制、管理。所以御和史搭配,表达的就是监督管理百官之意。

同样的,由于这层含义,不想太尉那样单独负责一个军事领域,御史大夫的工作主要是跟百官打交道,所以历来被试做副丞相,协助一把手丞相管理百官。

除了御史大夫,官职中凡事带史的,主要都是副手、幕僚,毕竟,带着工具准备干活的,那可不就是一把手的小弟嘛。

比如御史,其实就是皇帝的小弟、幕僚。

而人数众多的长史,则属于那些享有“开府”特权的丞相以及将军们的幕僚长。

九卿中还有一个治栗内史,也是九卿中唯一一个带史的一把手。其职责负责掌管国家财政税收,西汉时期先后改名太农令、大司农。

大家看,又是“太”又是“司”的,而且后边跟着的都是“农”,所以所谓的管理国家税收和财政,说到底就是管理农业,因为在我们的封建农耕社会,财政的本源就是农业。

而之所以叫内史,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内,主要指代内廷,所谓国库的拥有者,其实还是处于内廷的那个一把手皇帝,这里的内史,其实也就是作为皇帝的幕僚,帮助皇帝管理国库。

所以,封建社会中的国家,最终还是成为了皇帝的一己之私。

另外我们还需要重点介绍一下刺史。

大家都知道刺史分管九州,但实际上刺史是个央官,这个官职的本意,就是代替中央或者皇帝,去打探地方情况,所以叫刺史——考察地方治理情况的幕僚。

它的俸禄品级非常低,两汉时期只有六百石,远远低于郡守的两千石,和尚书台那些人一样属于地位低,但权势比较重的存在。

本质意义上,此时其实是御使大夫下辖的诸多御史中的一种。

然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一个叫刘焉的皇室宗亲向汉灵帝上书,大意就是郡守靠不住啊,刺史权不够啊,陛下您应该挑选一些清廉之人去掌管一州之军镇,才可以镇压叛乱,平定天下。

于是刺史改成州牧,而刘焉也就成为东汉末年第一位州牧,他去了益州以后,马上支持张鲁隔断汉中,从此独霸益州,他的儿子大家更熟悉,就是那位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的益州牧刘璋。

牧,甲骨文中的样子是手持棍子驱赶牛,引申为放牧之意,所以牧民就是放牧的百姓,但放牧行为天然跟古代的统治者管理百姓相似,所以负责管理百姓往往被称为牧人。

牧人者,多指代君主,但我们这里是州牧,所以只能是一州之一把手。刺史向州牧的转变,其实说白了就是其实权的转变。

刺史是代替皇帝下去考察一州之治理,而州牧则是负责管理一州之军政大权。在镇压黄巾起义之后,朝廷想要再收回州牧之权已经很难,于是州牧就成了东汉末年的割据势力。

然后是“常”,常的本意是崇尚华丽的衣服,它其实也是衣裳的裳的字源,经常被用来指代恒久不变之意,而奉,则是手捧某物,用来贡献之一。

所以奉常,其实就是主管祭祀礼仪的工作,古代逢年过节皇帝都要祭天祭地,不小心做个噩梦也好搞个仪式问问祖宗,这些工作都需要奉常来主持。

跟奉常相似的是宗正,它跟西周的宗伯很相似,但职权缩小为负责管理皇室宗族事务,负责登记造册各个皇室分支的嫡庶排行以及他们和皇帝本人的辈分关系,所以大家不必去怀疑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因为这些资料汉献帝都有。

另外,皇室子弟犯罪,也可以不经过廷尉,而是先交给宗正审理,其皇室宗族的身份可以帮其减免一部分罪责。

宗正和奉常合并起来,其实更符合西周的宗伯的职务范围。

然后我们说说典客。

典,在甲骨文中是一只手捧着一个册子,引申为重要的书籍,而在古代重要的书籍往往会成为某一行业的标准规范,所以典又可以引申为重要礼仪之类。典范、典型以及开国大典都是这个含义。

所以典客,本意就是引领客人按照固定的礼仪来见主人的人。

这个主人,自然就是皇帝,而客,其实就是番邦属国的使臣。

一统天下的大秦居然会在为数不多的九卿中单独设立典客一项,由此也可以推测,当时的大秦不仅跟中原之外的地方发生了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已经频繁到需要专门设置卿士来管理的地步。

汉武帝时期,典客改名为大鸿胪,这个就更好理解了。鸿是指大雁,每年来回飞的候鸟,而胪则是陈述,引申为口令或者命令,大鸿胪就是指专门负责向边远地区的国家传达文书的机构。

嗯,其实就是后来的外交部了。

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最形象的一个了,以至于不论是大鸿胪还是唐朝以后的鸿胪寺,鸿胪二字基本不改。

然后是郎中令,这个就很有说法了。

郎,最早出现于秦朝的小篆,表示一个人站在走廊下。

而中,和我们前边说的内是一样的,官职中的中和内多指代皇宫内廷。

什么郎中、侍郎、侍中,其实都是这个群体,他们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侍卫,并且还需要具有才华,以作为顾问随时被皇帝叫进去奏对咨询。

他们的一把手,就是郎中令。

郎中令和卫尉的区别是,前者负责皇帝的贴身护卫和幕僚管理,后者负责皇宫的警卫部队。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更名光禄勋,开始统一负责频繁进出跟皇帝打交道的各类侍从,比如期门、谒者、大夫、议郎、羽林等。

九卿中的最后两个,分别是太仆和少府。

太仆负责全国养马业务,以及为皇帝出行提供仪仗马匹,少府则可以理解为大内总管,负责宫内的物资供给和人员管理。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中书令和尚书令,其实一开始都是从少府的派生机构,比如尚书,其实原本是给宫廷整理书籍的人员,后来专门替皇帝跑腿,成为专门快递人员,后来又这些人员中选拔设立了尚书令,以及中尚书令(中书令)。

而三省六部制中的另一个门下省,其实则源自于郎中令下辖的那些皇帝贴身侍从们。

三省六部架空并且取代了外朝的三公,然后三省长官成了新的丞相,而剩下的九卿则要么被整合进了六部,要么成为六部的协调机构,曾经那些代表地位显赫的三公诸名词们,也因此被边缘成为荣誉称号。

这一分一合,背后的本质,是皇权对相权的最终压制。

5 阅读:349

晓张说

简介:资深历史人,定期分享历史知识,复盘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