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越多必然损失越惨?《道德经》的深意被严重误读了!

问道化鸣 2024-04-11 05:14:33

庄子云“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 将为天下裂。”

自是自见的人,会分割天地的完美,离析万物的常理,分割古人道术的全体。这些不幸就在于不能看到天地的纯一,不能看到古人道术之全貌,道术将要被天下人所割裂。

庄子对“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悲叹,何止在战国时期,当下“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情形,远比那时候严重得多,台湾作家柏杨把这种情形喻为“酱缸”文化,即不管什么学术,都习惯性地放进“泡菜”的酱缸里浸泡一番,必须带点酱缸味才有市场。

李敖也有类似说法,他认为传统文化有“残疾化倾向”,他所谓的“残疾化”说的正是庄子意:道术被人为割裂。

巧的很,本文要讨论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正缘起于台湾两位知名教授:陈鼓应和傅佩荣先生。

实际上这两位先生的“老子注解”是曾经伴随我成长的最重要的参考文本,我把他们与李约、苏辙、林希逸、吴澄、南怀瑾等列入同一个梯队。

但即便是另一个更为看好的梯队:王弼、河上公、王夫之、憨山德清等,其解老思想也是断然不能完全接受的。

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在他的时代,创下了40年独领风 骚的辉煌,但这并不能说他的解读就是完全正确和可以接受的。

比如他对“后藏必多亡”的译文:“过多的藏货就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就表述不清,语意含糊,且不说老子原意如何,单就这句“过多的藏货,就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而言,都是没法接受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这样的道理成立,那么,博物界以及当下红火的私人收藏业就不会赞成,那些动辄数亿、百千亿的名人书画、古董珍玩、豪宅家具就不应该被收藏。

傅佩荣先生还以他哥哥的收藏失败为例,来解释“多藏必厚亡”的道理,说他哥哥多年来浸淫于名酒收藏,藏品颇丰,结果多年心血毁之于一场火灾。他总结说:所以你收藏的越多,损失就越惨重。

他们讲生活中的案例,无非就是要佐证老子思想的高蹈远举,然而经过这样的诠释,反倒把老子的“无为”思想解读的支离破碎,违背基本常识。

老子言,若失去普适性和超时限性,就可能走向以偏概全的陷阱;若不顾老子言的特定语境和言说对象,则势必解不通。

为了方便理解老子思想主旨,我们还是先看老子原文吧。“多藏必厚亡”出自《道德经》第44章,原文很短: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传本为“多藏必厚亡”,本文采帛本和楚简本“厚藏必多亡”,古本表意更准确)

原文大意:

虚名与自身哪个更亲近?自身与货利哪个更重要?名利的获得与丧失,哪个更有害?

贪图虚名暴利,必然费神伤身;聚敛难得之货,必遭劫掠之灾。

所以,“绝巧弃利”而知足,就不会受到屈辱;“少私寡欲”而知止,就不会有危险。(治身不劳神,治国不扰民)就可以长治久安。

章句分解

本章虽短,亦分三节:首节三问,以明得失;次节两句,论贪求功名利禄之结果。三节结论:知足舍贪,可以长久。

此章把“名”、“利”与“自身”相比较,强调的乃是富有天下、“知足不辱”的“少私寡欲”,其文直指并权力者,离开这个论述主体,将其普适于百姓,必然曲解老子思想,并像陈鼓应、傅佩荣那样,走向世俗修身文化。

【名与身孰亲?】

这句话好理解,“名”乃“身”外之“华”,“身”乃生命之“实”;“贵名”即是“尚贤”,“尚贤”必引发争名夺利。老子说“大丈夫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就是说,大丈夫看重自身而放弃贪求名利。

庄子把伯夷叔齐与盗跖放在一起论名利说:不管是圣人伯夷叔齐,还是“盗跖”柳下跖,就丧生害性的性质而言,是相同的,肯定伯夷而否定盗跖是没有道理的。

老子以大道为根本,因此,为名而设的仁义礼,则为“余食赘行”,庄子则将仁义礼比作“六指”,如同肉瘤、毒疮,都是多余的。

【身与货孰多?】

自身为本,货利为末。为货利所迷惑者,往往不计后果,以致丧身以徇货。“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权力涉及货利,就是“有为”,权力有为必会危及百姓利益,以私欲而敛财必遭祸患灾殃,这不是长久之道,荣夷公、齐简公等等都惨死于贪利。

【得与亡孰病?】

“得”与“亡”就是获得和丧失,这是就“生命与名利”的得失比较而言的,就是说,没有比丧身更大的“病”了,所以贪图虚名货利这个“得”,就会危及“自身”。

这个得与失,并非单只名利的得失,因为这前两句话分别以“名与身”和“身与货”相比,所以这里的得失,指的是“身”与“名利”这两者的得失。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此二句是对前两句的小结。“甚爱必大费”回答“名与身孰亲”,“厚藏必多亡”回答“身与货孰多”。

更主要的是,这是针对权力者而言的,针对侯王说的话,那就不一定适合套用在百姓身上,移花接木就会造成对元典的曲解。

权力崇尚浮名必然劳心费力,耗费神思;敛藏难得之货必有劫盗之患,若能以“以百姓之心为心”,“少私寡欲,见素抱朴”,何来劫盗之患?

河上公《老子章句》注曰:贪得之物“生多藏于府库,死多藏于丘墓。生有攻劫之忧,死有掘发之患”。

因为贪得“难得之货”而藏于秘府,死后则藏于墓葬,所以,活着的时候有打劫之忧,死后同样有盗掘之虞。

所以,这句话并不是告诉百姓:你收藏的越多就损失越惨,因为那是违反常识的。老子是在告诉君王:

你富有天下,最值得炫富的资本是天下民心,而不是所谓的虚名货利。而获得天下民心的根本就在于权力无为、无事。只有“我无为”才能百姓“无不为”,只有“我无事”才能“取天下”,即赢得天下民心。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清静不扰民故无耻辱,少私不贪财而不涉险境,故可以天下安而政权久。老子云:“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虽有体制,但不可围绕名分做文章,即权力“尚贤”,以强权为天下人定名分、立德功,而将“有国之母”置之一边。

所以“名号”这东西一定要“知止”才能没有凶险,“止”于何处?当然“知止”于绝利去欲,有道“不争”,如此,“故无尤”而长久。

总之,老子论道,无论如何论述,都是围绕着圣人无为之治这个主体展开的,所谓“厚藏必多亡”是指权力“有为”而搜刮,会导致百姓的离心离德,所以不能将此生搬硬套到日常的收藏上。而收藏因火灾遭致的损失,更与权力“有为”无关。



0 阅读:6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