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的官名全衔为何很难懂?其实只要搞清楚原理,就不难理解

夜莺歌声凄凉 2025-04-13 09:48:25

依据《大清会典》之记载,大臣兼任职务的情形主要涵盖以下几类:

【其一、名“管理”以重其务】

自康熙中期以降,于国家行政架构中,形成了大臣执掌特定部门事务的定制。在众多行政机构里,六部与理藩院承担着最为繁杂的事务,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尽管六部堂官在人员设置上,区分满汉官员,然而,在诸多情形下,尚书与侍郎因个人威望尚缺或才具不足,难以充分履行职责。

在此情形下,皇帝通常会钦点内阁大学士兼任部务管理职责。内阁大学士身为正一品官员,其资历之深厚、威望之崇高以及受帝王恩宠之程度,均远超六部尚书。选派大学士兼理部务,一方面可凭借其高位重望对六部形成有力威慑,另一方面亦能切实发挥积极的督促效能,进而确保政务的高效有序推进。

除六部之外,京师若干规模虽小却至关重要的部门,亦设有兼具管理职责的大臣。例如,户部与工部下辖钱法堂,其核心职能为制钱铸造。

在康熙朝之前,钱法堂的主官为郎中,然而,以正五品之秩位,郎中实难匹配其职责范畴,此乃典型的品级与职任不相称之情形。至康熙暮年,鉴于提升钱法堂地位之考量,朝廷颁旨规定,自彼时起,户部与工部所属之钱法堂,均由两部右侍郎兼任管理之责。

与之类似,诸如武英殿御书处、宗人府银库、户部三库、工部火药局,以及光禄寺、国子监、太仆寺、太医院等机构,皆由朝廷选派大臣予以管理。

此外,依据行政规制,顺天府的管理职责由尚书与侍郎兼任。而奉天府则由盛京五部侍郎负责兼管之职。

【其二、有“加衔”以显其秩】

官员加衔这一现象历史悠久,至清代尤盛。于京城任职的大臣所加之衔,多为虚衔。具体而言,大学士常被加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等公、孤之衔;而协办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则往往被加太子太师、太子太保,抑或太子少师、太子少保等三师、三少之衔。

此外,依据规制,内阁学士通常兼任礼部右侍郎之衔;而四译会同馆监督,依惯例亦兼领鸿胪寺少卿之衔。

此类加衔举措,旨在彰显皇帝对大臣地位的擢升。以大学士这一文官最高品级职位为例,于无军功加持的情境下,依据封建王朝爵位册封制度,皇帝无法授予其爵位。故而,为表皇恩广布,便采取增添虚衔这一策略。

依据《大清会典·卷六》之载,于清代,各省之总督、巡抚作为封疆大吏,其按制获授之加衔,具备实质意义。其中,总督之品级定制为正二品,巡抚则位列从二品。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从严格的官制层级划分角度而言,督抚与布政使同属二品官员,处于同一行政品级层面。于当时的政治生态中,官员品级不仅是身份标识,更是地位的象征。若上下级官员在品级上未形成显著落差,在行政统御过程中,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管控便极易面临阻碍。

自雍正时期起,为强化督抚之地位,加头衔制度得以初步确立。依据定制,总督按例加授兵部尚书与右都御史衔,巡抚则按例加授兵部侍郎及右副都御史衔。鉴于此尚书、侍郎之加衔,督抚在品级上显著高于布政使。

督抚获授兵部、都察院之头衔,具有特定功用。获兵部衔,旨在实现对辖区绿营之节制;而加都察院衔,则意在对辖区内文武官员展开监督与考核。

在地方官员体系中,学政一职颇具独特性。其人选通常从翰林院或各部司官中遴选简派。若出自翰林群体,任职时将维持原有品级;而若以六部司官身份膺任学政,则需依据科举考试中科甲名次来确定相应等级。

科举考试的科甲名次分为一、二、三甲。自殿试放榜之日起,一甲三名便自然具备翰林身份。因此,此处所指具体为二、三甲进士。依据定制,司官通常由二甲进士充任,并加授翰林院编修之衔;而三甲进士出身者,则加授翰林院检讨之衔。

【其三、以“差委”以任其责】

上述提及的加衔,皆隶属于朝廷编制体系内的“官”范畴。然而,在清代官僚体系中,大臣所承担的职责,除正式的官职之外,尚有诸多“差使”与“委派任务”。

对于“差”与“委”这两个概念,或许存在部分人士尚未明晰。确切而言,由皇帝亲自钦点派遣的,此情形冠以“差”之名;而经由各部衙门堂官所委派的,则以“委”相称。

等差类别繁杂多样,涵盖如钦命特遣的钦差大臣,于各省主持乡试的考官,负责会试的考官;还包括掌管各税关事务的监督,执行巡视淮安、济宁、天津、通州等地漕务的官员,以及承担巡视京城五城、大通桥抽查等职责的人员。

委之类型丰富多样。于户部,设有京仓监督、仓场坐粮厅之职;刑部则有提牢、秋审处之属;兵部置马驿监督;工部亦设木厂监督、琉璃厂监督等诸多职位。

无论是任职之委派,抑或差遣之安排,皆设有明确之时间限定。此期限,少则数月,多则两至三年。待所赋予之任务圆满达成后,相关人员即需返回京城复命。

在清代,大臣的官名全衔通常颇为冗长,往往涵盖数十余字。此等名目中,既含本职官职,亦涉及各类加衔与差委。以嘉庆朝《大清会典》总裁官穆彰阿为例,其署名如下:身兼经筵讲官、户部右侍郎并兼管钱法堂事务,同时出任总管内务府大臣,负责管理雍和宫事务,兼理清漪园等处花炮作、西洋堂事务,还承担稽察会同四译馆之责,且任职正蓝旗副都统。

穆彰阿于任内,其主要职责为执掌户部右侍郎一职,并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之要职,而其余事务则多属额外差遣。

1 阅读:69
夜莺歌声凄凉

夜莺歌声凄凉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