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昌到江宁(二):捧香炉归顺被杀、全民进贡与聚众讲道理

风雪太平史 2024-05-09 16:48:41

前言:这期文章承接上期,主要是太平天国第一次攻占武昌后城内发生的事情。

太平天国之前拿下的多数是县城,人口少,影响也不大。这次一下子攻占人口众多的省会城市,所作所为更多被城内居民记载下来。

前期太平天国军纪严明,进城后不滥杀,不抢掠穷人,不侮辱妇女都值得称道。只是拜上帝会各种规条与中国传统民间观念有很大不同,很多举措武昌居民不能适应,更有人因此糊里糊涂被杀。

治理大城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平天国由始至终没有做好。

“官兵不留,百姓勿伤”

首先谈一件事,见过有网上文章,称太平天国第一次攻破武昌,是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陈玉成率童子军先登。这恐怕是将时间搞混了,太平天国前后三次攻破武昌,陈玉成是在第二次的时候率500人缒城先登,立下大功。

太平天国第一次攻破武昌时,确实是有派出年轻太平军,当时人记载:“贼使一童子乘梯上城,我兵获之,年可十四五,言笑自若。口称欲入城放火,搜其身果有火弹。”陈玉成当时年岁也差不多,不知有没有参与过类似的偷袭,更大可能是随大军一起进入,并没有立太大功劳。

之所以敢下“没立太大功劳”的定论,是之后进入天京,陈玉成职务是“左四军正典圣粮”,一个管后勤的位置,一看就是靠熬金田起义老资历上去的。倘若真有第一次攻武昌先登之功,这是太平天国第一座攻占的省会城市,以杨秀清之赏罚分明,绝对不会给一个如此随便的官职。

相比较而言,第二次攻武昌时陈玉成先登,杨秀清大喜,迅速超升其为殿右三十检点,当时是仅次于六官丞相的高官,这才符合杨秀清的做事原则。

言归正传,1853年1月12日,太平天国攻占起事以来第一座省会城市武昌,当天城内巷战仍然激烈,杨秀清下令“官兵不留,百姓勿伤”。

城内清廷官员除本人战死或自杀外,家人也有不少举家自杀,尤其官宦家妇女最为可怜:

可悯者,自尽妇女纷纷投入各处湖塘,尸满水枯,后入塘者竟至无水可死,井中妇女后下者亦不得死,数日后贼不忍见,陆续救出。

城内外地来支援的清兵死亡十之八九,本地兵因为家人在此,脱掉制服混入老百姓中,死的只有十之二三。

除了官兵被杀,有人手捧香炉出来跪迎太平军,也被杀。

破城之时,爆竹之声,满城不绝,又有手执香炉,跪接门前者;贼最恶焚香放炮,因之被杀受伤者不可胜计,惟闭门不出可免。

按照中国传统,凡新君攻破某城,放爆竹、手执香炉跪接是主动归顺的标记,可保平安。这次却恰恰好犯了拜上帝会禁止偶像崇拜的教条,进城太平军视这些人为妖,通通杀之。想保平安?闭门不出则可。

到第二天城内仍然混乱:

杀人盈街,太阳惨黯无色。贼三五为群,入人家搜括财物,如刃于颈,逼索金宝,如是者累日。

贼三五成群,见高门大户,闯然而入,衣物银钱,器具粮食,席卷一空。前贼既去,后贼复来……民家劫掠或十余次,或数十次,居民纵善藏匿,亦所存无几,况无从藏匿乎?

这种抢掠,分两种情况,一是太平军将城内富户财产收缴,统一上交“圣库”,这是全军统一行为,前期太平军军纪严明,士卒个人都不敢藏私财,后期军纪渐渐败坏,才开始将抢掠之财匿为已有。

第二种情况则是溃兵与城内的囚犯、地痞无赖趁火打劫抢掠民财,“贼入狱释诸罪囚出,而报复雪仇,凶暴弥甚。”

这些人很好辨认,虽然包了块红巾冒充太平军,毕竟头发还没有长出来,前额还是光光的。而且真正太平军只劫富户,这些人无论贫富都抢,“虽穷巷瓮牖之家,亦莫不囊空缾罄,寸物无遗。”

1915年左右的武昌城墙老照片,美国地质学家菲德克·克拉普拍摄

诸王入城

一直到14日,杨秀清方才传令止杀,大股太平军入城,城内抢掠与杀戮渐渐平息。有人称这几天时间,城内被杀、自杀的人达数万之众。

太平军入城后,马上将城内居民分馆,以二十五人为一馆,登记清楚姓名户籍,每日供应油盐粮食,“每馆贼日发油一杯,人各发谷三合”,并强迫所有人信奉拜上帝。同时在城内长街汪姓绸店成立圣库,将武昌城内收缴的清廷官方钱粮与城中富户财产集中到此。

太平天国在武昌城内获得多少钱粮?据说光是布政司衙门就获库银七十余万,粮储道获银十余万,加上其他盐道、府、县库银总计,约有百万,民间有多少就无法统计。

这个阶段洪秀全、杨秀清等太平天国领袖尚在城外,城内满地尸骸,血迹累累,实在不适宜举行大型入城仪式。

15日开始连续两天,太平天国发动城内居民清除城内各处尸体,如何处理?多数是直接扔进长江。城墙上的则“抛掷城下,积柴焚毁,秽气熏天。”

17日早上,城内再组织居民扫雪,街道清扫干净,铺好红地毯,欢迎洪秀全等人当天入城。

武昌居民记下:

同日渡江亦伪王,黄舆黄伞汉冠裳。绣袍戎服齐奔走,错认衙门是戏场。

六伪王渡江,俱是古时王者服装,笙箫鼓乐,侍从数百人,文武伪官绣袍戎服,前后奔走,由汉阳门进城,满街用红毡贴地。

另有记载:

贼渠魁入城,皆以人八或四肩舆,黄徽伞一,旗二,铙吹前导。

太平天国要复兴汉家衣冠,当时形制早已失传,只能参考戏服进行改良,因此被讥“错认衙门是戏场”。

诸王后边是女眷队伍:

稳坐官轿是女娘,轻盈体态半官装。手持便扇常遮面,仪卫依然列两行。

六王进城后,又有大小官轿数十乘,俱是女人。据云系伪王眷属,皆服宫装,施脂粉,手持白扇,自遮其面。其中小脚多,大脚少,盖大脚乃伪王妻女,小脚即所掳掠妇女也。

与女眷一起进城的,是太平天国女官:

更有女官数十名,公然骑马任纵横。护随健妇持兵杖,一样鸣锣张盖行。

贼有女官,不知是何名号,鸣锣张盖,骑马出游,前后左右俱是大脚蛮婆,手持枪锚护拥而行。

太平天国大多数是客家人,客家妇女因为山地劳作与迁徙的需要,都不缠足,被讥“大脚蛮婆”。

说句题外话,看某些说太平天国屠杀满城居民的内容,说太平天国分辨汉满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看其有没有缠足,有缠的是汉人,没有缠的就是满人。这个真是纯粹搞笑!靠有没有缠足来分辨,岂非要先杀自己人?

诸王入城后,分居各处,洪秀全居原湖北巡抚官署,朱书天朝门,大堂书天朝殿。杨秀清居原布政使官署,韦昌辉居原按察使官署,石达开居原学政官署,幼西王则居湖广总督官署,均朱书某王府,大堂书某王殿。

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城区图——郭毅生主编《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

全民进贡与讲道理

第二天,洪秀全下令在城中建立进贡公所,欢迎民间进贡:

凡金银、钱米、鸡鸭、茶叶,皆可充贡。且云进贡者仍各归本业,盖进贡与拜上异,拜上则为兵,进贡者依然为民也,于是人争趋之。

城内有传言,只要进贡,太平天国均发给执照,可以仍归为民,不需要入馆登记,于是武昌居民,尤其是有钱人家,纷纷争相进贡。

实际上,进贡就可以继续为民不分馆恐怕是民间讹传,进贡是太平天国根本制度,从来没有以进贡换取各种各样好处的说法存在。反正你不进贡有大把方法令你进贡,如城内告示:“武昌省乃富饶之地,金银财宝,参桂鹿茸,绫罗缎匹,积聚必多。何以居民进贡者少,必须尽行献出,方不搜寻;若隐藏不献,全家斩首。”

果然就在同一天,杨秀清下令武昌妇女归馆,意思就是严分男女,离散家庭各自分开。这对于城市来说,肯定是一大弊政:

馆分男女泪汍滥,儿女夫妻见面难。任是金刚铁汉子,此时相对也心酸。

男女分馆一事,还促成武昌城内的一起诈骗事件:

倡言无论男女,每名出银五两,男在军营,女在女馆,皆可调出回家,谓之圣民,贼去亦不同走,并给龙票为凭。有力者竭囊倾注,共凑金银七千余两,尽被骗去。

有人声称只要出银五两,就可以令分开的男女回家团聚,因此有不少人出钱,最后全部被骗。

1月19日,太平天国召集城内居民在阅马场讲道理,就是灌输拜上帝会教义,当时发生了一件颇为著名的事情,被记下:

先期建高台,有戴红毡大帽贼,年四十许,面瘦削,系玻璃眼镜,手持白箑,俨然踞上座。旁一童子,执刀传贼,挥箑招人近台下,若相亲状。所言荒渺无稽,皆煽惑愚民之语。有壮者排众直前,抗论折之。贼怒甚,以五马缚其首与四肢,鞭马四驶,卒不能死,乃刃杀之。其人濒死笑曰:“吾得死所,吾可见祖宗地下矣。”惜当时不传其名氏。

在张德坚《贼情汇纂·杂载》里边,也记下这件事,内容上要完整得多:

……内有汉阳生员马姓者挤出人丛,挨至台下。云有要言关白。贼目令其前问有何说,马生云:“尔才所说之言,一派伤天害理,犬吠之声.何道理之有?试问自有人即有五伦,尔贼头于群丑皆称兄弟,是无君臣;父子亦称兄弟,姑媳亦称姊妹,是无父子;男女分馆不准见面,是无夫妇;朋友兄弟离散,是无朋友兄弟,可谓五伦俱绝。即依尔所述亦只有兄弟一伦,况舍亲兄弟不认而称呼他人为兄弟乎?如此悖谬,是真无用之狂贼也。”于是骂不绝口。贼目大怒,传令将马生五马分尸……

两文的记载近乎一致(也有其他资料称该人姓黄),《贼情汇纂》详细得多,可见当时确有其事发生。

这种“讲道理”,似乎也讲不出什么道理,而且太平天国高层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首逆僭称选妃,使民间女子往阅马厂听讲,至则选十余龄有殊色者六十人,即逼令入抚署。从此沉溺狂澜,遂与父母永诀矣。”

当时太平天国军纪严明,对侵害妇女更是严刑禁止,时人虽然敌视太平天国,仍然承认此点:

贼有闯入女馆欲行奸者,妇女号呼不从,贼目闻之,骈戮数贼,悬首汉阳门外。

贼据省城将及一月,而妇女尚能保全,因有此暴中之一仁也。

严格管束下属,诸王却可以任意挑选民女为妃,真是刑不上大夫。

进入武昌的太平军到富户家中——电视剧《太平天国》剧照

杨秀清拜孔庙

太平天国在武昌期间还进行一件事,就是焚庙烧书。

妖庙妖神纵火烧,僧尼无罪也难逃。有家共说无家好,任尔出家总不饶。

贼谓庙为妖庙,神为妖神,皆纵火焚之,僧尼被害者亦多,于是尽改俗装,归男女馆乃免。

书卷飘零满路隅,行人来往共嗟吁。早知扫地斯文尽,悔不当年覆酱瓿。

贼入民家,寻取衣物,书卷抛掷满地,沟渠秽坑,无处不有。有人告以字纸当惜,不可践踏,贼言吾有天父看过,何暇畏此。

毁佛毁庙与焚书,是太平天国一向政策,不足为奇,奇怪的就是,在武昌期间,杨秀清居然去拜祭孔庙。

金身神像一时空,偏解衣冠偶圣宫。九叩阶前肃礼拜,可知天性本相同。

城内庙中神像尽烧毁,惟圣宫牌位,不敢毁伤。伪东王具衣冠谒圣,行三跪九叩礼,又将武昌府学,用红缎金书“天朝圣宫”四大字作匾额。

武昌城内孔庙,就因为杨秀清参拜过被保留下来。

杨秀清的举动完全有悖于太平天国一向政策,十分令人讶异,后人分析,最大可能是做给洪秀全看,因为毁庙毁佛烧书洪秀全最为热衷,杨秀清对此一直有意见,认为根本不需要做得如此极端。这次拜孔庙,甚至行三跪九叩礼,是要让洪秀全知道,你根本就不是什么太平天国的最高权威。

洪、杨之间的矛盾,在武昌城中又加重了一些。

2月3日,这一天是太平天国天历癸好三年正月初一,农历方面还是十二月二十六,武昌城内大肆庆祝新年:

灯彩几筵色色鲜,太平字样写春联。伪官跨马同游戏,锦簇花团满市前。

伪官诣首逆庆贺,贼妇诣伪妃庆贺,皆着梨园衣甲,是处金鼓镗鞳,楚会俨然一大剧场。城内爆竹如雷,街巷地上爆竹纸厚寸许。

城内各营还改善了伙食:

每营贼给猪一头,钱数贯,为度岁之需,亦间有给牛羊者。

看上去太平天国虽然将大年初一日期挪了,庆祝仪式和农历新年仍然一样。只是这时太平天国高层已经在考虑进行下一阶段的转移。

六日后,2月9日,太平天国全军放弃武昌,以水军为主,船万余艘,石达开率陆军夹江掩护,向长江下游而去。满打满算,离1月12日破城还不足一月。

在太平天国占城期间,一直在城外的向荣、和春、秦定三、张国樑等清朝将领在干什么?双方有没有交战?太平天国放弃武昌,是因为清兵方面的压力沉重,还是在执行计划内的行动?从武昌一直到江宁,又经历那些战斗?这些是下一期文章内容。

1 阅读:14

风雪太平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