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潘磊
比亚迪,又释放了一把黑科技。
这回玩的是补能。
而且又是王炸——原来比亚迪2015年就搞出800V了。
那时候竞争对手在干嘛?
估计都在玩泥巴。
到了现在大多数人才意识到,电动车玩到最后,拼的就是补能。
你搞不到补能这张牌,差不多相当于点错了科技树。
但补能可不是你想弄就能弄。
你得有技术,还得有资源——比如场地等,要不然谁让你搞充电桩?
再说搞充电,你也得有标准啊。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行业连个标准都没有。
所以这事真的很难。
用户总是埋怨充电慢、充电等候时间长——这种痛点到处该怎么解决?
最后还得是比亚迪。
12月18日,比亚迪在北京举办了“不止于快,全能进化——比亚迪全场景高效充电技术沟通会”。
看了这场发布会,人们才明白。
搞定补能,还得看比亚迪。
不客气地说,是比亚迪头一个实现了充电技术从0到1的突破。
无论是在车端或是桩端,比亚迪再一次“全栈”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领域的交、直流充电技术。
比亚迪也为国标交、直流充电标准提供了参考范本,并成为首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单位。
事实是,比亚迪给出了新能源汽车补能的中国方案,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有了“根”。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800V就是趋势。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人家保时捷最先搞的呀。
这都是宣传。
但事实就是比亚迪早就在搞了,只不过没宣传而已。
比亚迪在2015年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搭载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车型上。
这个技术有多强?
即便是搁到现在,也毫不逊色。
比如能够实现百公里加速快至4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60kW。
或者可以这么说——比亚迪800V高电压平台超前行业2-3代。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高压车型虽然大幅提升电动车充电功率,但充电桩的创新进度却跟不上了。因为当时国内95%都是500V以下的低压桩,这实际上少了一条腿,导致充电效率还是搞不上去。
怎么办?
比亚迪有全球首创升压充电技术,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现在大家都在搞超充。但不可否认的现实却是,消费者充电,很多时候还得依赖于第三方的公用超充桩。
不过现在电流超过300A的公共超充桩仅有2%,打多次实际上属于快充桩。
所以快速提升充电效率的可选路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把快充桩变成超充桩。
比亚迪,又帮大家实现了这一点。
这家全球新能源巨头首创的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能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
比如腾势N7,其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230kW,公共快充桩上15分钟充电就能续航350公里。
而且比亚迪还大幅提升了双枪超充的安全设计。因为升流技术对电池热管理考验很严苛。
基于此,比亚迪又全球首创复合直冷技术,通过电池上下两面均铺直冷板的设计,以及2套冷媒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补偿式流道设计,使换热能力提升超过85%。
众所周知,冬天是电动车的敌人。
但比亚迪很好地驯服了这个难缠的对手。
比亚迪全球首创了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行业内首次搞定极低温下冷车快充。
在-30℃极寒条件下,腾势N7电池满充时间能降低30%。
对于北方用户来说,买比亚迪的新能源,基本不用考虑充电效率低的问题了。
然后就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比亚迪为什么总能解决困难?
其实比亚迪很接地气。
出现一个问题,就去解决一个问题。
从升压充电,到800V,再到极端低温充电效率提升,比亚迪一步步都搞定了。
比亚迪并不怎么会宣传,而是相信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尤其是构建更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不断升级用户的全场景充电体验——这对技术落地尤为重要。
这种技术创新策略成功了,“技术鱼池”也形成了。
所以说,比亚迪能够成为全球新能源老大,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有的车企,遇到苦难就退了。
这些困难有的跟技术有关,有的跟不愿花钱有关。
但比亚迪既不怵技术挑战,也愿意多花研发费用——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难题。
别人走不了的路,比亚迪硬是走了出来。
双枪超充,只是比亚迪的又一个黑科技,又解决了一个难题。
下一步只要新能源车还有拦路虎,直接找比亚迪就行了。
双枪充电功能让我能够同时给两辆车充电,真是方便!这款车的设计真是周到。
充电问题一直是电动车的痛点,但是比亚迪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自加热功能听起来非常实用,冬天充电不用担心充电器被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