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去年出口了520多万台,一帮子欧洲老学究不开心了。
资深假新闻传播者《经济学人》——我更愿意称之为《经济学渣》——就搞了一个幺蛾子,开始恶心中国汽车。
这家无聊媒体最新一期的封面,是中国汽车向流星雨一样冲向地球的场面,暗示随着中国汽车占领全球,欧美日韩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将会像恐龙一样彻底完蛋。
说实话这个主题我还是喜欢的。
因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对于那些还在温水里游荡的欧美日韩汽车来说,的确具有排山倒海般的破坏力。
如果不是他们拿出了保护主义这个挡箭牌,估计早已被打成了刺猬。
但考虑到差不多十年前,《经济学渣》也抛出了一个封面文章,主题是一条象征中国的巨龙缠住了地球——暗示中国迅速崛起带来了所谓的“环保危机”,并将拖累地球。
基于此,我完全相信《经济学渣》一如既往地没安好心。
所以这篇中国汽车化身小行星的文章,更大程度上,是在渲染一个汽车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仅此而已。
01有些时候,我理解《经济学渣》的这种怨妇心态。
说到底,祖上曾经阔过。
现在家道中落,没法再过奢靡日子,嘴里有几句怨言,也算是人之常情。
但我转念一想,当年中国人向他们学习汽车技术时,他们那种鼻子朝天的傲慢姿态,对他们仅存的那一丝同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再往前捯饬,这些老牌工业国家,都曾到中国搜刮过圆明园,到现在博物馆里还堂而皇之地摆满了中国的文物,我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对于他们的汽车落到这步田地,反而会让我心生快意。
某种程度上,我巴不得中国汽车像小行星那样,以毁天灭地的暴击,打爆欧洲那些工业垃圾。
但与此同时,事情也明摆着——欧洲汽车作为一个破落贵族,还没到衣不蔽体、沿街乞食的地步。
但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因为在面对中国智能汽车时,欧洲人的做法除了玩阴的,就是玩阴的。
好像在欧洲人的脑子里,从来都没有正大光明地竞争这个选择。
一会儿,搞出一个电池法案——打着环保的幌子,想把中国智能汽车关在门外。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多说几句。
那就是欧洲那些学究的忘性简直惊人。
当年为了限制中国发展,他们鼓捣了一个所谓的碳排放,道义倒是拔得很高——要解决全球变暖这个世纪难题。
但没想到的是,中国居然当真了。
真的就把新能源搞起来了。
看到这一招不好使了,就又开始各种耍赖,推翻自己之前的碳排放承诺,并拒绝兑现之前的减排承诺。
欧洲电池法案又把这个拙劣的招数复制了一遍。
当然,欧洲人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不止假环保这一招。
还有针对中国的所谓双防调查,等等等等。
说实话欧洲人这么搞,真的有点掉分了。
可能他们自己也知道,相较中国智能汽车,他们自己的车就是工业垃圾,完全打不过。
所以通过祭出政策大招,想延缓中国汽车征服欧洲的步伐。
这都是白瞎。
这些蝇营狗苟即便有些作用,其实也是欧洲的消费者做了冤大头。
而对于中国汽车来说,完全可以在完成对其他市场的跑马圈地之后,再来围猎欧洲这块肥肉。
所以那些针对中国汽车的下三滥招数,基本没啥用。 即便有用,估计也是回旋镖,最终把自己扎得一脸血。
02然后我想再说说,中国智能汽车为什么一定要做出海。
因为我们的溢出效应太牛逼了。
你想想,14亿人的大市场,够大吧?
但每年3000万台的超级产能,其实自己也难以一口吃下去。
咱们积攒了这么多优质产能,如果不赶紧善用智造优势,去赚老外的钱,就有点暴殄天物了。
说实话,老外中的那些明白人,也知道中国汽车的分量,以及背后的恐怖竞争力。
“汽车是精密工业品,但却被中国车企当成玩具来生产”。
我估计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汽车工业能够配得上这种评价。
一句话,老外那是羡慕嫉妒恨啊。
他们为什么恨?
因为在过去100多年里,汽车都是欧美日韩最大的摇钱树之一。
当然也是它们的经济支柱。
但现在,这根支柱已经被中国智能汽车冲击得摇摇欲坠。
更让欧美日韩绝望的是,中国汽车简直是降维打击。
它们花费了几十年,斥资数万亿,才苦哈哈地掌握了把化石燃料转化为汽车动力的产业链技术,并且秘不示人,尤其防范中国人。
但中国人卷过来了。
几乎一夜之间,中国人通过电动车,把能源转换效率提升到90%以上,直接杀疯了!
欧美日韩的发动机变速器呢?
玩命几十年,也不过才40%左右而已。
你说它们能不气吗?
我估计都快气死了。
内燃机方面的垄断优势,让他们过了几十年养尊处优的日子,现在饭碗被砸了,当然不高兴了。
03老外为啥怕咱们卷?
因为咱们中国人的卷,那是真的卷。
任你什么工业明珠,到了中国人这里,统统变成白菜价!
你还不服?
那我就专治不服!
盾构机、LNG运输船、光刻机,哪一个不是如此?
原因也简单。
因为中国人不仅仅想吃饱饭,也想过好日子,也想向瑞典、挪威那样体验高福利生活。
想这么玩,攻下一两个工业明珠,那是远远不够的。
理想情况是,凡是高价值的产业,我们全要!
智能汽车,正是我们的理想赛道!
从现在的情况看,智能汽车的创新制高点,我们已经拿得差不多了。
《经济学渣》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以那篇封面文章,与其说是阴阳怪气地内涵中国汽车,倒不如说是一种行将就木的哀叹。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欧洲生产的老掉牙汽车以前只能骗骗自我感觉良好的欧洲消费者,但随着中国汽车展示的惊人技术,消费者已经知道自己被关在信息茧房里太久了。
这些人也要过日子,中国汽车好开不贵,为什么不买?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汽车跑遍天下这一天,也许真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