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托古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伪亚里士多德(Pseudo-Aristotle)著作:对这种书的研究,这也是从古到中世纪到近代的一大类。
这种现象中国和西方都非常常见,《中国文献学》中专门列了一个章节写作的伪托来进行讨论的。
比较出名的伪作:
《(伪)亚里士多德神学》,展示一下阿拉伯语版本的伪作,成书于公元9世纪:中世纪阿拉伯哲学最重要的奠基作之一,百年翻译运动时期的产物之一,在术语、哲学理论等等各个方面全面地、极大地影响之后阿拉伯哲学的发展,影响肯迪、法拉比、伊本·西那,尤其苏赫拉瓦尔迪。如下译文直接翻译自阿拉伯语原文,Badawī编辑版本,参考Lewis的英文翻译,以及Gerson对希腊语《九章集》的英文翻译。翻译风格力求精准、字面直译。
如下译文是《亚里士多德神学》第一章的最后部分(25–28页),只有开篇7个问题直接对应普罗提诺《九章集》§4.8.2。其余部分全是《亚里士多德神学》作者所创作的插入段。在插入段中,作者引入自己对柏拉图学说的原创理解,共分6个命题;此插入段对于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神学》作者对柏拉图和普罗提诺的原创理解至关重要。
最后一张图是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西那的注释:
脚注中引入中世纪最重要的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西那(卒于1037)的评注。伊本·西那的评注风格较为飘逸,有“六经注我”的意思。比如第一条评注,对“善”、“恶”提出自己的存在论解释(并不符合原文原义);并将自己的关键形上而学区分:必然存在者——可能存在者——不可能存在者,融入其中。“善”,就是万物处于自己最完全的存在状态。万物是“善”与“恶”和混合,是因为万物皆是“可能存在者”,需要“必然存在者”才能存在;神是纯“善”,因为神是“必然存在者”,不可能不存在(所以没有一丝“恶”在其中)。
伪作其实也有它们的价值,若Mechanica(力学),De Mundo(宇宙论),都被翻译成了拉丁文,在经院学者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间流传甚广(详见《剑桥晚期中世纪史》第二章:亚氏拉丁文献概述)。
说白了文献的版本考证这种工作一直是古往今来中外文献学的重点之一,没有什么奇怪的。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伪史论者不想看的文章:
需要多少羊皮纸才能记录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45977180026126904/
亚里士多德所有作品要写多少张莎草纸?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45656194868609592/
古希腊文化是如何被阿拉伯人继承的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50403939408249348/
现在有多少古希腊莎草纸文献被发现?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47038446609433103/
现在出土的最早古希腊莎草纸文献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46094705409131045/
如何伪造出一个亚里士多德?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45160704595493431/
关于莎草纸的知识普及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46703328619708980/
德尔斐:最早记录亚里士多德的一块碑铭残片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1948897088815625/
俄克西林库斯纸莎草纸文献中的亚里士多德-现存最早亚氏著作之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1921484258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