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盗墓者发现过什么惊人的东西

凝旋谈历史 2023-09-15 06:19:01

现代考古学家在野外考古时,最担心的遇到的坏事就是:这个秦朝的墓被盗了!

同时附带好消息:是西晋时期盗的,有个盗墓贼死里边了,还留下了不少作案文物……

1、

摸金校尉原先是曹操在军中设的官职,专门挖掘坟墓,盗窃达官贵人财物以充军饷。后来,这个词专门指盗墓者了。考古学者有言:十墓九空!

中国盗墓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各种帝王陵和贵族墓地,都出现大量含盗掘手段,说明在秦汉之前的中国,盗墓情况就十分严重了。 本朝帝王下葬甚至没过百年,他们的陵墓就被人注意上了。改朝换代之后,当朝帝王和官府一般也会专门对前代帝王陵加以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也就一般般而已。那些一般性的古代贵族墓地,只要当时权势熏天的那位死了,其家族后代如果不争气,家业几代而衰,多半也是保不住自己家墓地的。

位于陕西宝鸡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被认为可能是东周时期最大的单人墓葬,墓主人是秦国第十四代君王秦景公,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时就在墓中发现了多达266个盗洞,而且这个盗洞不是一次利用,后来的盗墓贼也可以从前人的盗洞进入墓内盗掘,所以秦公一号大墓到底接待了多少不怀好意的“客人”,已经无法判断。运气的是,就算被盗掘了多达数百次,墓中依然出土了超过三千件的器物,以及可能是最早的“黄肠题凑”椁具。

秦公一号大墓

古墓被盗掘是十分常见的,考古工作人员有心理准备,很多墓虽然经过盗掘。传统盗洞作坊式的盗掘一般还会留下不少文物。

而让人痛心的是近年来出现的机械化盗墓,简单粗暴,炸药,挖土机,破坏彻底。

2、

《万历野获编》中有一则故事:“嘉靖八年,山东临朐县有大墓发之,乃古无盐后陵寝。”无盐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丑娘娘”钟离春,墓中“珍异最多,俱未名之宝”,尤其令人瞠目的,是其中有“生缚女子四人,列左右为殉”,四个女子的尸体历时千年,因为那些珍宝的“宝玉之气”所护,居然还未腐烂。

这“生缚女子四人”,多半是当时殉葬的女子。此墓地近现代已经泯灭无闻,即使有大约也是现代旅游业伪造的产物。

袁枚在《子不语》里写过一则关于盗墓发现人殉的故事。陕西有个姓孙的人挖沟,突然铲子撞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怎么也挖不动。等他们扒开土才发现,原来是一座石门拦在了前面。姓孙的找来工具撬开,发现一条幽长的隧道,通向一座大墓,走进墓穴里,只见“陈设、鸡犬、罍尊,皆瓦为之”。中间摆着两座棺材,尤为可怖的是两边墙上有男女数人“钉身于墙”,都是给墓主殉葬的遇害者。为了怕他们死得不透或者化作僵尸,“故钉之也”。这些人的“衣冠状貌,约略可睹”,姓孙的胆子大,正想上前仔细看时,一阵风突然从大开的石门吹进了墓穴,钉在墙上的人瞬间都化成了灰,只剩下墙上的几枚铁钉,终于一切都消失了,人们也“不知何王之墓”。

明朝是各种盗墓的猖獗时期,到了清朝也情况差不多。

徐珂所撰《清稗类钞》中,记述了著名的广东盗墓大贼“焦四”的行状,焦四“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此人比胡八一还厉害,“有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处墓葬,便召集了十几个人,“建篷厂于其地,日夜兴工,力掘之”。

而且此人经验丰富,每挖一尺,必要仔细辨别土质,然后判断挖掘深度和埋藏处对应的时间关系,很有现代考古地层学的模样。

他挖到一丈左右的深度,“陡闻崩裂声,白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焦四带着几个胆子大的,“使手炬,坐竹筐,悬长绳以下”。下了五丈多长的绳子,竹筐落了地,只见墓穴里有三座宫殿,中间的宫殿放着一个最大的金棺,“列铜人数具,貌狰狞”,前殿是“餐厅”,碗盘俱备,可怕的是后殿,“有柩十数,盖当时殉葬人也”。焦四没有管这些殉葬人的灵柩,直接把金棺打开,“则见尸之长髯绕颊,骨肉如石,叩之有声,中实金珠无算,其卧处,铺金箔盈尺,卷叠如席”。焦四把尸体拿出来抛在一旁,将财宝席卷一空,扬长而去。

这大概是墓主生前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不但没法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有荣华、尊贵,而且连自己的尸身都无法保存,徒遭盗墓贼的凌辱,反倒是那些在他眼中永远为奴的殉葬者,反而得以保全。

3、

其实在我们中国盗墓史上有很多“瑰宝”都是通过盗墓发现的譬如:书法家钟繇的“书法心经”、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有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汲冢书》、项羽爱妾墓中出土的《孝经》,还有农民盗墓贼不准所发现的就是《汲冢书》和《孝经》。

《汲冢书》填补了先秦时期历史的空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留下的时代断层,为我国历史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不准的姓氏“不”念“fou”,否定的否,这个姓氏不在《百家姓》中,如果不是不准发现了这个价值极高的古籍,历史上或许都留不下他的名字。

《尚书故实》、《晋书》对不准有寥寥记载,他是西晋初年之人,是汲郡的农民,咸宁五年(279)或太康二年(281)间盗挖魏王墓,发现了《汲冢书》。根据《晋书》中记载,不准盗墓发现了几十车的先秦竹简,数量这么多的竹简即使放在当时都是十分重大的发现。

《纪年》十三篇,也就是《竹书纪年》这里面记载的是周幽王被杀后到三家分晋的一些事迹。

《易经》二篇、《周易》上下经、《说卦》、《公孙段》二篇、《国语》三篇、《名》三篇、《师春》一篇、《琐语》十一篇、《梁丘藏》一篇、《缴书》二篇、《生封》一篇、《大历》二篇、《穆天子传》五篇,还有《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由此可见不准的发现影响有多大,《竹书纪年》是《汲冢书》中最珍贵的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不准毕竟是农民,不识字。挖墓之后没有回填,而且把价值极高的竹简丢得满地都是,第二天被人发现撒在地上的土和竹简,上告官府,不准当即被捕。可惜的是有很多竹简被不准当作木头给烧了。

这堪比敲碎秦始皇兵马俑填路边坑,不知道有多少竹简被不准当柴火烧了。

14 阅读:3916

凝旋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