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把首都迁到北京是不是一招臭棋?

琅琊左史 2024-09-13 09:51:08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朱元璋将朱棣封在北京,镇守明朝的北大门,是因为朱棣是除朱标外最优秀的儿子,有极强的军事天赋,又娶了徐达的女儿,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威信。

明朝驱除了元朝后,元朝并没有灭亡,只是撤离了中原,回到了大漠,他仍有极强的军事实力。即使徐达和蓝玉两代名将重创了北元,但他们没有被完全摧毁,仍能够聚集骑兵南下侵袭。

守好北大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除了朱棣镇守北京外,秦王朱㭎,晋王朱樉分别镇守西安和太原,和朱棣的北京正好呈掎角之势。此外还有辽王、宁王、代王、庆王、肃王在秦、晋、燕的北边作为辅助。

朱元璋基本上把自己最年长最有能力的儿子都派去守北方边境,这就说明明朝最大的威胁仍旧在北方。

朱允炆登基后,被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帮子南方文官士大夫撺掇着削藩,这种毫无战略眼光的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你爷爷封这么多手握重兵的叔叔在北方守边境,难道是吃饱了撑的?你登基后没有北元入侵的事件发生,那是因为北方有九大塞王,北元吃饱了撑得来惹这个麻烦。

边境刚安稳没几年,这些迂夫子就“未雨绸缪”的准备削藩,美其名曰防止汉代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只可惜这帮子书生纸上谈兵可以,真到了一决生死的时候,就被打出了原形。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推翻了朱允炆,可以说是北方的勋贵军人集团战胜了南方的文官集团。

朱棣虽然在南京登基,但他出于两个原因,决定把都城迁到北京。其一是防卫北元,其二是削弱南方士大夫群体。

靖难之役后,朱棣顺势完成了削藩,没有了塞王驻守北境,只有让他这个天子驻守北境,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即出于此。国都建在北京,全国的人力和物力就会向北方倾斜,朱棣能够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可以调动,这就能够快速应对北元的入侵。

北京是朱棣的封地,他的大本营,他把国都迁到此地,将南方的文官带到北京,让他们远离他们在南方的势力范围。一正一反,正好可以削弱南方士大夫势力,稳固朱棣的统治。朱棣毕竟不是顺位继承,存在法理上的缺陷,他必须想办法稳固自己的帝位。

这两个原因才是朱棣迁都的最主要原因。

但从南京这个富庶之地迁到北京这个相对贫瘠之地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不足。华北平原的产出不足以供应上百万人口的都城及几十万军队的消耗,所以必须南粮北运,而南粮北运,大运河必须重新疏浚。重修大运河与迁都北京紧密关联。

迁都和重修大运河是两项大工程,需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文官集团们也以此为借口反对朱棣迁都。好在朱棣是个不世出的帝王,他顶住压力完成了这两项工作。

朱棣完成迁都后,弥补了削藩后北方空虚的问题,皇上坐镇北京,替代了九大塞王。明朝有了这个大本营,可以更快速的应对蒙古诸部的入侵,也可以更方便的远征大漠。

但这里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北京作为明朝国都,离蒙古太近了,当朱棣这个军事天才去世后,明朝国都出现了多次被蒙古部落攻陷的危险。最著名的当属明英宗时期的北京保卫战,明英宗朱祁镇在距离北京一百二十公里的土木堡被俘,瓦剌趁机包围北京,要不是于谦力挽狂澜,结果还真不好说。

即使如此,明朝仍旧把北京作为首都,直到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吊死煤山为止。整体来说,首都建在北京,对于防卫北方的蒙古部落,可以说利大于弊,如果首都远在南京,北方反复沦陷将成为可能。

大运河的重新疏浚,贯通了南北交通,南北方加强了联系。大运河就像是一根玉带,将南北方牢牢的绑定在了一起。

除了防卫蒙古这个最现实的考量外,朱棣迁都北京产生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利在千秋的影响,那就是让分裂几百年的南北方终归于一统。

准确的讲,从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南北方就没有事实上统一过,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驱逐北元,整整间隔了613年。

唐末时期,幽燕之地在河北三镇节度使的掌控之下,五代时期被石敬瑭割让给了辽国,之后又被金国占领。南宋时期,甚至连华北地区都被金国占领。元朝时期,虽然南北方都在元朝统治之下,但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三等北人和四等南人俨然是两个国家。到了明朝,朱元璋才完成了收复故土,而朱棣的迁都北京,才把南北方的统一正式固化下来。

这种华夏一统概念的固化,是朱棣迁都北京的最大贡献。清朝建立后虽然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但华夏大一统的概念仍旧不变。到了清朝灭亡,民国军阀混战,对大一统造成了影响,但紧接着国共合作北伐成功,张学良最终东北易帜,华夏再度完成了名义上的一统。及至完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教员坚决反对划江而治,“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最终实现了事实上的华夏一统。新中国将首都设在北京,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协同平衡发展,实现南北兼顾。

无论是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朱棣迁都北京绝对算是一个英明之举,利远远大于弊。

0 阅读:86

琅琊左史

简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