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进了周中强老师的课堂,随着周老师亲密接触了冯骥才先生的短篇小说《快手刘》。课堂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简介课题,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出示教学任务清单,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老师点拨,当堂测试。任务清单有:抢答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探究主题思想。
课堂进行中,就很受启发,听得出来周老师备课前很有想法,起点很高,紧贴主题,这肯定也是他平时训练的方向。目标和选题也都是经过了详尽的思考。周老师今天状态饱满,激情飞扬,学生参与度很高。学案上学生的精致完整的批注很多,自学阶段和当堂测试环节有实效。特别是师生的板书内容十分丰富,富有感性。小结时周老师点拨能积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跟老师的解读去思考人生,感悟人生。
课题:快手刘
《快手刘》是冯骥才先生的短篇小说,写的是童年记忆摆地摊卖糖的胖大汉神奇的变戏法绝活陪他度过的美好童年,可是十年后却快手刘动作迟缓,失误频频,让人顿觉判若两人,物是人非。
快手刘算得上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的传人之一,然而,手艺再高的人终将有老去的那一天,快手刘也不例外。当他的手艺找不到传人,优秀的文化得不到传承时,他只能凭着一己之力在现实的世界中谋一碗饭吃,无论岁月沧桑,无论人过境迁,活下去是快手刘与这世界唯一的抗争。
当今的现实,人们走得都太快。每一个人都想赚更多钱,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这样辛苦地去讨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就是要赚快钱、赚大钱,这点逗小孩子们的手艺哪里能入得了他们的钱眼?当一门手艺没有了钱途,又怎可能得以传承?
组合交流板书
一生之重,不过饱餐与被爱;一生追求,不过温暖与良人。这世间苦难太多,人生没有太多的来日方长。当我们老去时,即使生活有些困窘,也应该活出自己心中的优雅。人都无法抵挡岁月的入侵最终老去,正如韩愈所说自古莫不然。冯骥才先生的《快手刘》让我看到了快手刘被岁月无情淹没。两个人生阶段的对比,展示了岁月带给人的痛苦和无奈。
“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放在两个不同的阶段,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年老时说的,让人不禁感到悲凉与辛酸,正如对岁月无情的感叹。这正对应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
周老师为学生准备的奖品:别咬我奶糖
自然联想到了余华的《温暖一生》,同样的一块糖的故事泪目了无数历经“文革”时代的我们。
回过神来,从周老师的课堂里,明显觉得,周老师有更高的理解高度。解读领悟文章精髓高度有了,坡度也就有了,学生就坡下路自然就懂了。大语文课就是这样的。
学生如何读小说,老师如何教小说,我看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教学生做人做事,感受生活,学会生活进而理解生活。
人生没有太多的来日方长,诸君一起努力!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