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教研研讨会继续,李珂老师主持。今天研讨三个专题,分别是“为什么要教研”、“好课的标准”和“听课与评课的观察点”
主持人李珂老师
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要教研”
教师的日常工作繁忙又劳累,常有“疲于应付”之感。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唯有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力与困难犹如跷跷板的两端,一端高起来,另一端必然就矮下去了。
因此,教研不是工作之外强加给教师的任务,恰恰相反,教研应该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研做好了,教育教学必将事半功倍。教师要学会主动“把时间交给促进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事”。基于以上认知,学校应该搭建教师学习、研讨的平台,由此让教研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
物理组金老师认为“人之初,性本惰。”人是易于安于现状的。现在众多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及其他社交软件,而初中物理课程中枯燥的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及精神需求既“近”又“远”。近是生活处处有物理,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是随处可见的,远是学生却熟视无睹,不是他们内在需求的都没有游戏来的现实、好玩、有吸引力。现在学生不愁吃穿,教育又缺乏理想信念教育,为此远大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要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对自己将来生活、工作、事业乃至生命价值的益处,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学生物理的兴趣,以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书本知识。
吴老师分享
英语组邢老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疑问,学英语能干嘛?我平时也用不到。学生无法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到实践当中从而产生反感情绪。对老师而言,有些内容难以把握,难以选择,学生分班不均两极分化又严重,基础参差不齐难以兼顾,所以如何开展分层教学教学值得探讨。一从教师自身角度。教研能促使教师持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实现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二从学生培养角度。教研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知道教育的最新趋势和自己的发展需求。
朱老师分享
数学组翟老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困难,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习惯于被老师引导,这使得老师和学生都感到疲惫。尽管老师尝试通过创设情景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字习兴趣,长此以往激情也会逐渐减弱甚至流于形式,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并感受数学的魅力,是我们的一个难题。课堂上提问时,学生响应不积极,参与度不高。如果老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理解再不深入,尤其新老师可能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够准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教学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更可能会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质量。
固本培元 再拓新境 ——期初教研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