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7.41~7.45)

梁老的笔记 2024-02-24 01:28:11
7.41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發汗可能得到兩種結果,一個是人太虛了,發汗後就轉入陰虛寒證,上面的芍藥甘草附子湯證和茯苓四逆湯證就是其中的兩種情況,此時就不能在發汗了。

另一個是身體素來強壯的人,發汗後津液沒了,導致的胃中乾,進入陽明病的階段,這裡的實是胃家實。這裡雖然用的是調胃承氣湯,只是調胃承氣湯使用的機會會比較大。在實際臨床上還要根據陽明病的原則選擇不同的處方,如果有脈洪大、口渴的陽明經證,則用白虎湯;確實需要急下的,還是需要選擇大承氣湯或者小承氣湯。

7.42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這裡實際上分兩部份,“若脈浮”之前為一部分。第一部分講了發汗太多導致的問題,前面反覆強調發汗法所出的汗不能是大汗淋灕,應該是薄薄的一層,摸起來黏黏的就可以了,一般不建議用藥後大蓋被子再那裡悶汗,布洛芬、阿咖酚散之類的發汗解熱藥也都發汗太過,所以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不建議使用。

《傷寒論》的胃實際上指的是整個消化系統,不單止胃這個器官。發汗太多的時候,會把消化系統的水都奪走,導致消化系統都乾了,人太乾就容易煩躁不得眠。這時候沒有其他病,也沒有大便乾、譫語煩亂等其他陽明病的情況,只有一點點的煩躁、渴、睡不安穩,這是個後讓病人少量多次的喝水,令消化系統慢慢得到滋潤,病也就完全好了。

“少少與之”是第一部分的重點。此時消化系統功能還很衰弱,如果不限制喝水速度,猛喝、大量喝會導致水氣化不了而停留在中焦而演變成苓桂朮甘湯證,嚴重的還會演變成半夏甘遂湯證的喘。所以必須慢慢且少量的喝水讓消化系統有恢復的機會。

這類患者臨床上遇到很多,青壯年特別多,打完球沒有不大汗出、口渴的,他們都愛猛灌冰冷飲料,時間長了都會演變成苓桂朮甘湯證或者半夏甘遂湯證。為什麼青壯年哮喘越來越多?這就是原因之一。

“若脈浮”之後為另一部分。

“脈浮”、“發熱”都不一定有,除非是傷寒仍有表證的時候會出現脈浮、發熱。

“小便不利”是因為膀胱氣化不好導致的量少或者不通暢;因為有小便不利,該排走的水排不掉,靜脈充斥的廢水太多,這種廢水身體的組織細胞用不了,導致組織細胞缺水,所以人就會覺得渴。這裡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每天8杯水才叫健康的結論很明顯就很不科學,很荒謬,健不健康是看組織細胞能不能有效利用身體的水。像五苓散證這樣的情況,人體的水代謝機能出現異常,不能正常、有效的利用身體裏面的水,這時候再強制性的喝8杯水只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更大,反而更不健康。身體長期被“水”浸潤的人得到腎病的概率會更大。

【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1兩=24銖,方寸匕大約5~6克;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3:5:3:3:2,每次服用5~6克,需要用粥水和成糊狀。

茯苓對應心臟,從血裏進行全身利尿;澤瀉利尿偏於腎;豬苓利尿偏於清熱,所以需要利尿且渴的情況都要用豬苓;白朮是把組織裏的水吸收進入血液,在利尿排走;桂枝通血,加速腎的血液循環,效率增加尿就多。

五苓散症狀概括起來就是發熱、小便不利(量少及不暢)、渴,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脈弦;某些情況下可以結合腹診,腹診體現為心下、少腹略凸,按之軟弱無力。;

很多名醫把五苓散應用在各種腎臟病、月經期頭痛、腦中的髓膜充水引起的頭痛等情況,但是幾乎都以小便不利、口渴為主要症狀。總結來講,凡是涉及水代謝異常的疾病,出現口渴、小便不利的情況,均可考慮用五苓散。

7.43太陽病,發汗已,脈浮弦,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脈浮弦”浮為太陽病,弦為少陽病,因水代謝不好屬於太陽病範疇,此剛好水代謝不好發生在少陽淋巴的部位,少陽病出現弦脈,所以暗示三焦淋巴不通暢。這裡用脈搏來區分發汗後,煩渴,脈洪大的白虎加人蔘湯證。

“煩渴者”還可以是咽喉、嘴巴有熱感,口水不夠的感覺,是身體沒有力量將水送到該去的地方,更證明水道不通。

7.44傷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宋本》無“小便不利”,根據上文,應該有“小便不利”才符合使用五苓散。單純的“汗出而渴”也有可能是白虎加人蔘湯。

此條文主要是鑑別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湯。都是小便不利、脈弦,渴的情況下用五苓散,“渴”是因為全身性水運化不良;不渴的時候用茯苓甘草湯,“不渴”是因為胃中有吸收不了的水,並非全身性水運化不良。

【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 甘草(炙)一兩 生薑三兩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茯苓甘草湯屬於桂枝甘草湯系的處方,在桂枝甘草湯的基礎上加茯苓、生薑所組成。所以,【茯苓甘草湯】應該還有心下悸或者氣衝、嘔逆等症狀才算完整。從《厥陰篇》中“傷寒,厥而心下悸⋯⋯當服茯苓甘草湯”這一段可以得到證明。

臨床上,茯苓甘草湯常用於裏有停水的失眠。用於失眠的時候,茯苓需要加重到3兩或者4兩以上。茯苓關於神經方面的症狀用量都相當的多,郭老郭生白幾乎都是40克起步。

從藥物組成上看,茯苓甘草湯的利水作用不及五苓散。

7.45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患太陽中風六七日不好,正常來講已經要進入少陽,變成小柴胡湯證,此條的發熱、口渴、嘔吐很容易被誤診為小柴胡湯證,所以後面有附加說明這是表裏同病的水逆,而不是少陽病。同時對都吐的情況於少陽病的嘔吐做了區分。

這段是最典型的五苓散證,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五苓散症狀。“煩”在這裡非常重要,因為五苓散證的嘔吐必須伴隨煩的情況。當然,小便不利、脈弦還是必須要有的。

還是胃裡面有停水,所以喝水下去,胃附近的水太多就要吐,吐出來就舒服,但是組織細胞還是缺水,所以仍然會渴,這種不能運用水的情況就是五苓散證。因為不受水,此情況五苓散證最好用散劑,不要用湯劑量,而且用米糊之類的送服效果會更好。

這種胃中有水氣的情況常見於嬰幼兒,個人推測是因為嬰幼兒發育尚為完善,加上現在都怕寶寶吃不飽,不停塞他們吃東西,進一步導致脾胃消化力下降,更容易引起裏有停水。臨床上,嬰幼兒發燒初期喝藥後嘔吐的,基本上我都會改用五苓散,不僅不會吐,還能順便把外感治好,但是需要調整藥物比例。

同樣是胃附近有水氣,因為沒有氣上衝、眩暈的症狀,所以不用苓桂朮甘湯,有小便不利、渴,所以用五苓散。《傷寒雜病論》就是這樣的一本書,需要前後反反覆覆對比來看,同樣的病理病機,但是症狀不同,所用的處方就有區別。

1 阅读:16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