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7.91~7.95)

梁老的笔记 2024-02-23 02:16:57
7.91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桂枝加桂湯方】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烧针就是温针,是把针烧红后刺进皮肤,对人体的刺激非常强烈,这种方法也能让人出大汗。

“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下针的地方肿起来了,肿起来一个硬硬的、红红的疙瘩,古人觉得这是针口进风寒导致的,这个时候就会发“奔豚”。实际上就是感染了,下针的地方被感染了,感染了破伤风,奔豚属于一种神经症状,也就是破伤风也是一种神经性毒素。所以这里的奔豚实际上就是破伤风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

《金匮》言:“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参考7.35条)。这里也是,这里的惊是因为烧针,7.93条有讲:“加温针必惊也”。就是温针对神经的刺激过于剧烈,同时又被破伤风感染,从而诱发奔豚。

此条文只是单纯的“气从少腹上冲心”,所以用桂枝加桂汤即可;7.36条有“往来寒热”的少阳证,所以那里用走少阳的奔豚汤;如果只有脐下悸,则为有水气,为苓桂枣甘汤。

这里的加桂到底是桂枝还是肉桂,自古争论不休。如果严格区分桂枝和肉桂的功效,此处加桂枝才能保证降奔豚气的功效,桂枝才能通血脉,作用于循环系统,而肉桂则用作补药,即提高功能用的。临床上也是如此,虽然现在遇到的奔豚不多,但我有幸二者做过对比,加桂枝、肉桂都有效,但加桂枝的效果更加的明显,起效更快。

7.92火逆,下之,因燒鍼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桂枝一兩 甘草(炙)二兩 龍骨二兩 牡蠣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甚者,加人蔘三兩。

經歷過“火逆”“誤下”“燒鍼”之後,人的元氣已經散亂,因此通過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來收攝人體渙散的元氣。現在臨床上,因火逆、誤下、燒針而出現煩躁的情況非常少,但因為少陰病誤汗而出現此“火逆”煩躁的情況如今更為多見。

在火逆情況下,血液比較乾比較熱,用正常桂枝甘草湯的桂枝用量會導致人更熱更乾,所以用甘草2桂枝1的比例讓藥性慢慢發揮,不至於傷到剩餘的津液。《長沙古本》有加人蔘3兩,血液太虛,用人蔘補津液也可以。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也是桂枝甘草湯結構,因此也是因為津液喪失太多導致的情況,而且已經出現煩躁,情況較桂枝甘草湯更為嚴重。但較救逆湯要輕,因為救逆湯多了生薑、大棗來補充人體所缺失的津液。

應用:

可以看作安心寧神、鎮固心陽基本方,可用於人比較慌亂、散神、睡眠不好的時候;手汗過多;腳汗過多則+牛膝,或用【桂枝加桂湯】;7.93太陽傷寒者,加溫鍼必驚也。

跟前文一样,太阳伤寒,脉浮无汗,用了温针迫使大汗出,出汗太多就会导致亡阳,也就是津液不足、血不足,血虚不足以养心,心虚则惊。总结火逆来看,伤寒用温针的方法亡阳造成惊狂,主要是血虚不足以养心,其二是气上冲影响脑系两个原因。

7.94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此為小逆。若不惡寒,又不欲近衣者,此為內煩。皆醫吐之所致也。

太阳病只能用汗法,太阳病用了吐法也会出问题,此条文讲的就是误用吐法所造成的问题。

太阳病应该发热、恶寒,但医生误用了吐法,虚其胃而邪陷入于里,则出现“自汗出、发热不恶寒”的阳明外证,说明已经出现了阳明病胃不和的现象。关上脉候心下和胃的地方,如果是真正有表传里的阳明病,脉应该是洪大,而不是细数。如今脉细者,说明由于吐而伤了胃气;同时有热随胃虚而陷入里,所以脉数。当气虚、津液不足时,心脏需要加速跳动来保持人体的供血,此处并非热症,是虚热。

“一二日吐之”指的是最近刚吐完,或者体力尚好的阶段,此时病人有飢饿的感觉,但是吃不下东西,说明脾脏的功能正常,但由于吐导致胃虚了,胃蠕动的功能还很差,所以吃不下东西,吃一点就觉得闷住。“三四日吐之”指的是吐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或者体质稍差的阶段,此时因为过于干燥而喜寒,但是吃了冷的东西之后就会出现朝食暮吐的情况,这是因为胃太虚,蠕动功能太差。

到了“不恶寒,又不欲近衣者”的时候,就说明烦热得很厉害了,因为误吐造成热邪陷于而导致内烦,现在就已经完全入里变成阳明病,需要用调胃承气汤稍微调和胃气,泄一下胃热即可。

此条文总结起来就是吐后肠胃太干,有点向阳明病的方向发展的情况,“腹中飢,口不能食”是因为胃虚,可以用大半夏汤止呕补胃津液即可;到了朝食暮吐说明脾液也不足了,需要用吴茱萸汤刺激脾胃功能的恢复;到了内烦说明已经完全进入阳明热症,此时需要用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

7.95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今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故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脉数有热,胃蠕动得很快,按道理应该很能吃,如今吃东西后反而引起呕吐,这是因为发汗太过,造成阳气微、膈气虚就是胃气虚,提示中上焦能量不足。胃中干,从而引起胃中有燥热感,这里的热不是真正的热,是假热是邪气的热,正因为不是胃正常蠕动产生的热,并非自身元气所产生的热,胃实际上是处于胃阳不足的状态,所以吃东西之后因为不能消化所以觉得闷住不舒服,会吐。此时为甘草干姜汤的适用情况。

此条文的临床意义是:发汗后导致脾胃、中焦元气不足引起消化力下降问题,多见于老人感冒、体质虚者感冒。因此,此二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此问题,所以在此二类人中用汗、吐、下法的时候最好兼顾适用固补脾胃的药。

0 阅读:1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