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7.81~7.85)

梁老的笔记 2024-02-23 02:16:58
7.81傷寒,腹滿,讝語,寸口脈浮而緊,關上弦者,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正常情况下,腹满、谵语是阳明病,里有实,但还见伤寒,寸口脉浮紧,到这里很容易以为是太阳阳明并病的情况。但后面有“关上弦”,是在告诉你不是太阳伤寒,因为《太阳篇》一开始就讲了,如果是伤寒的话,是整一条脉都紧的,“阴阳俱紧”嘛,同时也没有阳明病,阳明病脉诊一定是洪实(或者沉洪、沉实)。

那到底是什么呢?后面说了,是“肝乘脾”的情况,所以左右关脉都是弦脉,临床上也是这样的,凡是肝病影响到脾胃,左右关脉都是弦脉。为什么会“寸口脉浮而紧”?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弦脉向寸口蔓延一点,毕竟弦脉和紧脉还是比较类似,然后为了迎合前面“伤寒”而说成浮紧吧。“纵”留到以后《平脉法》有机会再讲。

既然不是太阳阳明并病的情况,那为什么会腹满、谵语?这里的腹满是太阴病的腹满,《太阴篇》第一句就是“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那谵语呢?个人觉得是肝气郁结导致的脾气大、烦躁,仔细想想,脾气大、烦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跟谵语其实很类似?

所以,此条文实际在讲,肝气郁结太久,肝病乘脾,脾属太阴,从而出现腹满、脾气暴躁的症状,此时刺肝经期门穴泻肝即可,脉象是提示我们不要轻易就诊断为太阳阳明并病。《长沙古本》的注解里面有给方子,它说方宜白芍四钱、白朮四钱、茯苓三钱、半夏半升、炙甘草一钱、黄芩一钱、大枣五枚、生姜二钱。

此条文所阐述的情况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特别是月经前经常出现腹胀、脾气暴躁、双关脉弦的,基本都符合此条文所阐述的情况,本人临床上常用大柴胡汤合当归白芍散加减,或者柴胡疏肝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7.82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不利,寸口脈浮而濇,關上弦急者,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为太阳之外证,“大渴欲饮水”看似已转阳明,真正的阳明病喝水后病解,现在喝水后却引起腹满,这是因为胃弱不能气化喝进去的水,引起饮停中焦,所以这里实际上是属于太阴的证。

再来看看脉象,“寸口脉浮瀒”说明上焦比较干,可能是亡血,或者是缺少津液,从后面的“自汗出”可以是知道“寸口脉浮瀒”是说明上焦缺少津液。“弦急”是肝之脉,因此知道这里是因为肝邪乘肺(上焦)之候。

“横”的意思同样留到以后《平脉法》有机会再讲。

此条文实际上的意思就是首先肝有实证影响上焦,胸中大气被肝约束,所以寸口出现濇脉;同时卫气被束(毛孔能量来自肺),所以怕风怕冷较平常有所加重,自汗;胸中大气直接关系膀胱和肾的气化功能,肺被约束,输布到上焦的水减少,所以出现大渴欲饮、小便不利,渴多暴饮,引起水来不及运化积累而腹满。此实际上是肝实而肺脾两虚之证候,此时针刺期门穴泻肝即可。《长沙古本》的注解里面有给方子,它说方宜补脾肺而泻肝实,方用人蔘二两、黄耆二两、牡蛎二两、百合三两、白朮三两、半夏三两、白芍四两、黄芩一两。

7.83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讝語。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若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又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这一条文主要是讲用火攻的方法把人逼出一身大汗,使其伤津液。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一两天的时候并不会传经,所以这里的“反燥”并不是传到阳明引起的烦躁,而是疾病蔓延引起的那种烦躁感。

“熨”是古人的强制发汗的一种火攻方法,用火烤热的砖或瓦,然后用布包起来在病人身上熨,靠砖或瓦的热量使人出大汗。汗解的汗是发汗微似有汗的样子最佳,大汗出病不会愈,表也不会解。反因火攻的“火热入胃”,导致胃中水分大量丧失,胃中水竭,胃中干不和而必发烦躁和谵语。临床上并不特指消化系统干,也可以泛指火邪所到之处导致身体某处干燥。

“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说的是预后,应该放在文末。也就是十多天之后,如果津液自己恢复,病自然会好,此时会出现“振栗、自下利”的瞑眩反应。“振栗”是发寒战,跟前面“振栗”的瞑眩反应同理。“自下利”是津液恢复后,胃气跟着旺起来,肠胃恢复蠕动而把残留坏死的食物排走。

由于津液不足,不足以润下,所以“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想小便又小便不出来。火热入胃,热蒸腾人身上的水气往上走,所以引起“呕”。津液不足,不能布欲下,所以“欲失溲”想要小便却没有尿,下肢也缺少津液、缺少阳气,所以会恶风。

胃中水竭当然会导致大便硬,正常情况下大便硬一定是小便数的,大便溏则小便不利,但这里大便硬的同时却小便次数不多、量也不多,这都是因为谷气不得下流,下焦虚导致的。

“大便已,头卓然而痛”是针对“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来讲的,就是说十多天后,这个人发生振栗、下利,大便通了之后,热邪有出路,此时因为郁结在上焦的食物/营养/能量能往下走,所以会出现脚底发热,同时因为上焦突然空虚,所以头会突然的疼痛。振栗、下利、突然间头痛这几个都是瞑眩反应,说明津液恢复,胃气恢复,到这里病就自己好了。

这样的情况看似很复杂,以为病得很厉害,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险恶证候,主要是突然的大汗导致里热津液虚,关键是能看出津液丧失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这样的情况现代很常见,运动后、桑拿后等情况导致的大汗都有机会出现此条文讲的情况。瞑眩反应也是素体虚弱的时候容易出现。

没找到相关图片,将就一下

7.84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牀。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宜人蔘地黃龍骨牡蠣茯苓湯。【人蔘地黃龍骨牡蠣茯苓湯方】人蔘三兩 地黃半斤 龍骨三兩 牡蠣四兩 茯苓四兩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这一条文讲的情况较上一条文要严重,7.83只有热并不虚。7.48条主要是在讲太阳中风的情况下,用火劫的方法迫使大汗出,可能会出现非常危险的情况。

假如太阳中风的情况下,用火劫的方法迫使出一身大汗,“邪风”就是风邪的意思,风邪袭表本来就会导致发烧、发热,现在又续之以火热,增加身体的热,结果引起血流散于脉内,气溢出于脉外(血气流溢)。经方观念里面,血管里面的液体称为血,血管外面的津液称为气,现在气溢出于脉外,变成汗流失掉了,这就导致气血的平衡被打破(失其常度)。

“两阳相熏灼”指的是自身发烧(外邪的热)和火热疗法两种热共同作用于人体,因此导致人身发黄,这里的发黄不是黄疸,是火熏的样子,实际上能对应现代医学溶血性黄疸的范畴,属于一种虚痨的情况。

“阳盛则欲衄”阳热亢于上,所以会流鼻血;“阴虚小便难”水竭于下,津液不足了,所以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这里的阴阳就是上面的“血气流溢”的气血,就是血管内外的液体流失太多,人马上就消瘦、枯萎燥热,跟前面衂加发汗额上陷的意思一样。

“但头汗出,剂颈而还”是身体不出汗,只有头以上出汗,这是由于身体津液不足,全身阴虚则浮阳上越所以就但头汗出,津液不足所以身无汗出。中药里面,降浮阳的药一般首选牡蛎。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都是因为津液丧失太多,胃里结热导致腹满、不大便,腹满压迫横隔膜的时候就会引起气喘。热逆于上所以口干、咽烂。

“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牀”,这里的“哕”不分寒热,是元气不足所致,提示脾胃之气虚到极致,非常危险,这种干呕的情况在温病晚期非常常见。人要死的时候,神思不守,手脚不知道放哪里,非常躁扰,一下又捻衣襟边,摸着床沿,但患者一点都不知道。这都是非常险恶的证候。

“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在津液恢复的时候,小便会恢复顺畅,说明机体还有气化机能,阳气还在,反映津液未完全烧干。

那怎么治?《宋本》没有处方,《长沙古本》和《桂林古本》都有以下处方。具体有没有效我不敢讲,毕竟本人没有使用经验,根据方证而言,还是有道理的:人蔘、地黄滋枯燥之津液,龙骨、牡蛎收敛虚浮之阳气,茯苓镇心安神而利水。

7.85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桂枝去芍藥加牡蠣龍骨救逆湯方】桂枝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牡蠣五兩 龍骨四兩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应该以麻黄汤以汗解,但医生却以火热的方法迫使发大汗,亡津液而必定会引起“惊狂”。引起“惊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出汗太多就亡阳,也就是身体缺少津液,血液中的体液也不足,血不足以养心,心气虚所以产生惊悸,跟桂枝甘草汤出现的“心下悸,欲得按”的道理一样。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是以桂枝去芍药汤为基础,所以一定会有胸满、气上冲的情况,又加上火热反助热邪,热更重,热随气逆上冲于脑,影响脑系于是就出现惊狂的情况。

“卧起不安”是强调惊狂已经影响到神经兴奋,不能保持安静的状态。实际临床上,“惊狂”其实更多的是表现为慌乱感,而不是精神疾病上的惊、狂,况且,根据慌乱感作为临床症状,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的使用范围会更广。

此条病机是阳气被逼得脱位而产生“惊痰”。龙骨、牡蛎祛痰同时镇固气血。《宋本》有蜀漆,蜀漆是镇静安神药,起镇静作用,能治胸腹动悸、发惊发慌,即现之神经官能症。但有些人用蜀漆会引发剧烈呕吐,此处火逆症已经是气血脱位,再引发呕吐对病人来讲不一定是好事。

不一定是真正遇到火才有使用此方的机会,温针、桑拿、艾灸、暖炉取暖、高温户外工作等引起的类似热辐射的情况也有使用的机会。

0 阅读:3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