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总是会让人有额外的收获,关键就是你要经常总结和反思。
我们干工作,其实就像教员所说的过河一样,过河是目的,但是如何过河,是趟着水过河,还是乘坐渡船过河,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也就是说,目的虽然重要,但却离不开方法论。干工作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和逻辑,没有方法论,势必会事倍功半。
下面这几点思考,都是最近工作中的总结和反思,虽然没有多么高大上,但都无比深刻,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地方。

01 干工作,排好优先次序很重要
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安排了出去,他就是不安的,他就是期望下属及时反馈和汇报的。
前些天,领导交代了一项工作,因为手头的工作比较多,也就没有立即去推进,但是工作是在计划之中的。结果刚过了一天,领导就追问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搞得我措手不及。你不能说“没搞”吧,那样领导会觉得你不重视,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忽悠”了一下领导。
领导追问后,我马上就着手了这项工作,快马加鞭在次日给了领导更为准确和详实的反馈。
其实,领导交代的这项工作,并不是多大的事情,马上就可以推进落实。但是因手头的工作比较多,就拖延了一下,结果搞得领导反过来追问,其实挺被动的。
要知道,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反过来追问,那就是你作为下属的工作汇报不够到位。
事后反思,我发现:领导交代的事情,不管大小,还是要排在最优等级上。其他工作你干到什么程度,领导并不知道,只要按时间截点完成就好;但是他所交代的工作,若是没有及时推动,那他就会马上知道,甚至还会担心你的工作态度。
可见,把领导关心关注的事情着力干好,才是干工作的捷径,也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
02 工作中的反馈和汇报也很重要
领导交代的工作,立即去办,这是你的态度;而及时反馈和汇报,才是你的执行力。
时间跨度稍长的事情,可以分阶段及时反馈和汇报,完成之后再全面汇报;而那些马上就可以落实的事情,则可以及时反馈汇报,以体现你的工作态度和执行能力。
把领导交代的事情放在最优等级上,其实就是为了在落实以后及时反馈和汇报。而且,你立即着手处理,还能避免工作被动,防止自己的工作节奏被打乱。因为你是主动汇报的,而不是领导追问才反馈的。
领导交代的那项工作,我在次日加班加点推进落实以后,马上做了反馈和汇报,能够明显感到领导很开心很高兴。
另外,我还收获了一个的深层感悟,那就是不管你的职级多高,不管你跟领导的关系多么好,不管领导交代事情的大小,你都应该在工作上加强请示和汇报,而不是因为你职级高了,或者跟领导关系比较近,而忽视了一个下属该有的最为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们应该明白,在领导面前,我们永远都是一个下属,要想得到领导的尊重,要想持续维护好与领导的关系,那就应该注意这些细小的方面,让领导知道你对待工作(领导)的态度永远都是端正的,你的自我摆为永远都是清晰的。
03 安排工作,一定要尽可能地明晰
很多工作能不能及时推进,并落实到位,其实很多时候是跟管理者的安排是有关系的。
最近的工作中,我就发现,要想提升工作推进的力度和成效,作为管理者(领导),一定要将工作安排得足够明晰,以确保下面的人能够清晰准确地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时候完成,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程度。
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将工作安排得清清楚楚,没有歧义,才能确保工作及时推进和落实。
比如,你跟下属说“这个事情,你们落实一下”,就没有“这个事情,你们明天上午就组织去办,后天之前全部完成”。
模棱两可的安排,会导致下面落实的人产生歧义,因为他们也会根据手头工作的情况进行统筹(当然也有的人是懒散懈怠),所以为了防止下面的人拖沓或者将工作置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明确告知他们这项工作需要马上就办,以及什么时候需要结果和反馈。
其实,在前文中,我的领导就安排得比较模糊,然后我就将工作置后了。
但是,作为下属,我们不能去要求领导,只能将领导交代的工作排在最优。但是,作为领导(管理者),我们就可以要求自己了,要求自己将工作安排得更加清楚和明晰,以确保下属正确领会意图,并马上推进落实。
总结
1.领导交代的事情,要排在最优,其他事情则可以灵活把握;
2.领导交代的工作,要区分情况及时反馈和汇报,不要让领导追问;
3.作为管理者,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清楚和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