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两个台湾大的库页岛,是如何被乾嘉二帝搞丢的?

俊德谈历史 2023-06-13 09:49:06

库页岛原本属于中国,至于它的离开,很多人归咎于沙俄的强占。但通过大量史料和档案文献,我们会发现原来库页岛并非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被沙俄硬闯强占,它的失去,清朝乾嘉二帝才是始作俑者,而非咸丰。

我们先来看看库页岛是怎样的一个岛。

库页岛是中国人的叫法,俄译名为“萨哈林岛”。此岛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的1.5倍,台湾省的2.1倍,也是俄罗斯最大岛屿。

库页岛上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蕴藏着石油、煤炭、黄金等矿产资源,是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区之一。岛上有超过6000多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

这样大的一个岛,居民却不到50万人,绝大多数都是俄罗斯移民,岛上资源开发利用率极低,给人以暴殄天物的感觉。

满清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把东海地区当作本民族的后院,所谓“生女真”“新满洲”,皆包括此一地域。而早期派兵搜括丁壮、招徕归顺部落,都使这里的人烟更为稀少。

后来清兵入关,定都北京,满人一批批离开东北苦寒之地,致使满人的根本之地空虚,更何况荒无人烟的海岛?

康熙年间,清政府对库页岛有较多关注,曾建立颁赏乌林(满语,指袍子)和进京纳妇制度,但也是以羁縻为主,并非严格的行政管辖。

库页岛原住民

根据现有资料,进京纳妇多在康雍时期的大陆地区,库页岛居民尚未见其例。乾嘉两朝逐渐减少,道光后几乎没有了。

当时清朝和库页岛还有贡貂和赏乌林制度。即库页岛百姓向清政府进贡貂皮和土特产,清廷赏赐给他们蟒袍、皮袍及锦缎丝绸等表示恩荣。

这种进贡和赏赐的制度在当时是有效的,却也是脆弱的,与对待外藩的岁贡体制相似,虽然秉持“厚往薄来”的原则,但在朝廷看来,只是对库页岛居民的恩赐,却不去考虑岛上部族首领的感受。

加上一些办事官员盛气凌人,岁数很高的族长也不得不向年轻的清政府官员叩头致谢,难免会心生怨气,积怨至深。

康熙帝后来曾让人编制《皇舆全览图》,把库页岛作为开篇第一幅,似乎是很重视了。但当时清政府既未对该岛做详实的地理勘察,也未对岛上族群做充分的人口调查;既没有建立行政机构,也没有派遣军队驻守,听任岛民自生自灭。

究其原由,大概是清廷对东北虽有感情,却畏于其气候之严酷,生活条件之艰苦,而不愿居留。其实莫说库页岛,就是辽阳盛京,当时生活条件也很差,何况几千里外冰海中的库页岛呢?

雍正十年,清廷加强了对黑龙江、吉林等地的控制,在多处扩充兵力,并将三姓地方的协领衙门,升格为副都统衙门。

就在当年,库页岛奇图山、特门等地绰敏等六姓提出贡貂的请求,于次年5月获得批准,交由吉林将军,规定“每姓各立头目一人,以为约束。每年所贡貂皮,分别解送。”

自此,逐渐形成六姓十八噶珊的岁贡格局,库页岛与清廷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制度化。

至乾隆年间,先后发生大小金川、准噶尔、回疆、苗疆、台湾等大规模战事,而北方尤其是东海地域始终比较平静。朝廷仍不断地在此地征调兵员,迁徙部民往新疆等地戍守,仍年复一年地接收岁贡与颁赏乌林。

以至于貂鼠皮毛在内务府大库已堆积如山,零星的鹰雕、鱼类之贡已可有可无,而朝廷颁赏的乌林所费不赀,筹集和发运、储存都不易,已成为一种经济负担。

鉴于此,乾隆15年11月,大学士傅恒特上奏折,提出将库页岛148户贡貂户作为永久定额,获乾隆批准。

即便如此,清朝对库页岛的控制仍不如明朝。

极盛时的明清两朝,行政与声教皆达于库页岛,但明朝选择在特门设置奴儿干都司(地方军政合一机构),一两日即可登岛,且在岛上建立了几处卫所;而清朝在岛上全无设施,三姓副都统衙门远隔4000余里,登岛办理一次公务竟然需要三四个月,反应缓慢且成本高昂。

即使就近设立的所谓行署木城,也呈现不断后撤的态势,由奇集、普禄,退向德楞,再退向三姓本城。

而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居住分散,每年的贡貂之旅都要翻山越岭,跨海渡江,极其艰辛。

费雅喀人

另外,貂鼠越打越少,验收却越来越严苛,贡与赏的物价比已发生较大变化。随着缴贡的路越来越长,库页人与清廷的感情也渐行渐远。久而久之,库页岛在本就缺乏世界格局和战略眼光的清朝皇帝视线中渐渐淡去,很少提及。

而地方官本就视之如敝屣,更是懒得多问,终于在号称盛世的乾隆朝,为库页岛的失去埋下祸根。

1860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承认1858年《瑷珲和条约》的有效性,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被迫割让给俄国。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这两个条约,让中国失去了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0 阅读:1

俊德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