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市的黄梅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尾南缘,鄂皖赣三省交界,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扼八方之要衢,自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西与武穴市毗连,北与蕲春县山水相依,东邻安徽省宿松县,南隔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望。因为地缘关系,所以在黄梅县有很多姓氏的先祖来自长江对岸的江西,苦竹乡东部的郑友村郑氏便是其中之一。


郑友村地处苦竹乡东部,村民以程、郑为主。据《郑氏族谱》记载,郑友村郑氏族人尊“天下第一清吏”的郑善果为始祖,善果公 (569-629年) ,郑州荥泽人,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郑孝穆之孙,北周大将军、开封县公郑诚之子,母亲为清河崔氏。历任隋沂州刺史、鲁郡太守,郑善果母崔氏性贤明,常于阁内听其理事,当理则悦,不当则责愧之,故善果励己为清吏。唐时任检校大理卿兼民部尚书,正身奉法,甚有善绩。历任礼部、刑部尚书。晚年他赴任江州刺史,去世后葬于江西德安。后代枝繁叶茂,他也成了江右郑氏始祖,并开启了“义门郑氏”之佳话。他的十五世孙郑曛迁徙至黄梅,成为黄梅郑氏开基祖。



郑友村郑氏祖祠于2020年开始建设,2021年全部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总造价300多万。祠堂落座在村广场一侧,是一座仿古的赣派风格建筑,祠堂坐东朝西,正前方为一口风水池,四周东高西低,南低北高,非常符合中华传统的风水学说。祠堂全长45米,宽11米,前后三进式。祠堂门楼高耸,雕梁画栋,非常气派,白墙黛瓦,封火墙高翘,庄严肃穆。


祠堂内先是门厅,门厅左右两侧设有厢房,其中一间堆放祠堂内的一些物件,比如鼓乐器等,而另外一间则是议事厅,族人开会接待等功能。穿过门厅和天井,便进入中厅,中厅是用几根圆形柱子撑起的一个开放空间,是族内祭祖、红白喜事摆席之处。三进是拜祖厅,设有一尊特大香炉和两尊大香炉,另外还有四个大拜垫。香炉之上是用麻石雕砌而成的护栏,护栏内是拜祖殿,上面安放着始祖善果公、始迁祖曛公的神位。拜祖殿内精雕细刻,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又显得庄严肃穆。


整座祠堂除了外观上复古肃穆之外,在细节处也含有一些寓意。比如大门处的五步台阶,不光使祠堂整体抬高,免受雨水侵蚀,还寓意郑氏家族步步高升。祠堂除了大门之外,另外在两侧又开4门,整座祠堂合一起为五扇门,寓意五福临门,又从东西南北中招财进宝。还有蕴含郑氏家族人丁兴旺、五子登科,五谷丰登等寓意。除了蕴涵的寓意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比如消防需要、筹办红白喜事的畅通等实际功能。




郑友村虽然不大,但自从2020年开始筹建宗祠开始,各家各户就热情高涨,大家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踊跃捐资出力。其中族人郑奇志在此次修建祠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资助大额资金,身为某装饰公司董事长的他还亲力亲为,重金聘请擅长古建筑方面的设计师进行精心设计,还对祠堂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造,保障祠堂这一家族荣耀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祠堂的建成,使得郑氏族人有了一处弘扬郑氏文化、敬祖敬宗的场所。建成后的郑氏宗祠及小广场已成为了郑友村村民们的文娱场所和文化高地,成为了郑友村的新地标和打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