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初溪的土楼,惊现近似现代建筑的单元楼

嘉澍看旅游 2025-04-03 17:38:42

说到土楼,想必大多数人会想到福建永定土楼。永定土楼福建省拥有最多的土楼的县,总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圆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脚楼等多种类型。永定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方楼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承启楼是福建土楼当中建筑规模最大的,而“楼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楼”则是位于永定区下洋镇初溪古村的集庆楼。

初溪村位于龙岩市最南端,隶属永定区下洋镇,距永定城区约 70 公里。初溪又名麤溪,是一个以徐姓为单一结构的传统村落。据《永定徐氏族谱》所载:相传先祖狩猎发现3只野鹿,一路追寻至初溪地界,然而野鹿却不见踪影。然而见溪水绕竹潺潺而流,四面环山中间一块盆地,恰似九鳅落湖,山清水秀宜人居住,遂在此地开基创业,并将村名定为麤溪。后人因字笔繁书写不便,村落又靠近潺潺溪水的源头,遂改为初溪。

初溪古村地处大山深处,四周山峰层层叠翠,两条蜿蜒的溪流分别自东向西、自南向北潺潺而流又汇聚于村口。村落的地形整体上是南高北低,五座圆形土楼和三十一座方形土楼高高低低分布在古村落中,楼与楼之间错落有致,掩映在群山与绿树环抱之中。

初溪的第一座土楼集庆楼,是一座圆形土楼,位于村中两条溪流交汇处的一块台地上,是初溪徐氏三世祖仲富公所建,建于1479年。随着徐氏家族人口在此不断繁衍增长,一栋集庆楼已经无法满足族人的居住,于是又在溪边陆续修建起了余庆、绳庆、共庆3座土楼。这4座土楼虽然散落溪边,却有着互为犄角之势,起到良好的防御作用。到了清代,初溪村的人丁又上一个规模,村落的规模也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土楼也在溪流的南面山坡上延展开来。

因为地形的缘故,古老的村落由多条弯弯曲曲的村道连接着一座座土楼和民居。村中有一条最为古老的村道叫马头路,也是初溪村的主路,呈南北走向,由大块卵石铺设而成,它与村中的溪流平行连接着和庆楼与集庆楼,马头路上有一座东西向的马头桥,将庚庆楼与集庆楼跨溪相连。除了主路外,还有一些小巷道,比如圆形土楼与方形土楼之间围合出来的巷道等等。

初溪现存的土楼有圆楼、方楼还有半圆楼。其中最有名当属圆形的集庆楼,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双环形土楼,高4层,每层56开间,是初溪最大的土楼,也是是闽西客家至今尚存年代最久远的圆楼之一。有意思的是集庆楼有72道楼梯,将偌大的土楼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单元,而每个单元之间又用木板相隔,这就类似于我们现代建筑中单元式住宅楼,一个单位一道楼梯。这样别具一格的空间分割,整个土楼地区也仅限于集庆楼一栋,别无他处,集庆楼也因此被称为“楼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楼”。

在初溪古村落内,除了这座宏大的集庆楼外,还有余庆楼、绳庆楼、庚庆楼、锡庆楼这些保存尚好的土楼,它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庆”字,这也是徐氏先祖希冀家族人丁兴旺,往事如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0 阅读:0
嘉澍看旅游

嘉澍看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