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明诗|(四十四)“云隔红尘岸,与世贵相忘”——张养浩

翻蓁熙 2024-09-09 16:32:48

元政权稳固后,由于历任统治者对汉人的态度不同,宦海已不再是最优选。文士们开始探索固有范式之外的可能性,或隐遁山林修禅参道,或转而研究书画,自得其乐。坚持出仕的多是为了扬名,以济世安民为念者寥寥。

张养浩,字希孟,以居所云庄为号,别号“齐东野人”。从小自律甚严。少时捡到财物,追赶归还。刻苦到手不释卷,被父母劝止后依然暗自勤学。十九岁作《白云楼赋》,得到按察使焦遂的举荐,担任东平学正。

四年后,前往大都,正式开启求仕之路。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泰山》

乘风携云抵达南天门,为生平有如此酣畅的体验感到欣快。看到了久负盛名的“齐烟九点”景观和云海日出。从前像井底之蛙般眼界狭隘,今后即使住巢窝也爽心豁目。笑着将新作唱给洪崖仙人听,仿佛引来漫天仙鹤盘旋。

元 赵孟頫《山水图图》(局部)

张养浩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多次上书劝谏皇帝。至大三年,一篇万字《时政书》惹来大祸,被罢官职,贬为平民。恐遭不测,自行避去。直到仁宗即位,才复任翰林待制。

仁宗欣赏其与元明善之才,愿意给汉人文士更多报效朝廷的机会。于是延祐二年,恢复了科举,命他为礼部侍郎知贡举,主持考试。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雁儿落和得胜令都是曲牌名,这种形式属于双调带过曲。

云来就山,如锦上添花,层次更丰富。云散去山依然如画。山在浮云遮蔽下显得忽明忽暗,云因山的高低不同而错落有致。倚杖立于云海间,回首看向山那边,野鹿睡在草上,猿猴抓着花玩耍。云雾缥缈的山峦是我心中的无价之宝。边走边欣赏,感觉它们也爱我。

用简朴平实的语言,记述了他退隐后的生活。漫步山野间,随时都能欣赏到意趣盎然的景色。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折桂令·中秋》

这首小令写的是中秋佳节的心境。云中那轮明月是谁打磨的呢?将天地山河映照。夜空像被清冷露水擦洗过,比往日更清晰明澈,连月宫的桂树都影绰可见。我不禁啭喉高歌问嫦娥,不醉如何捱此长夜?

元 赵孟頫《山水图图》(局部)

在故里度过了相对平静的八年,期间数拒征召。直到天历二年,大旱灾爆发,关中民不聊生。授其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一职。他即刻赴任,一路散尽家财帮助有需要的灾民。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此曲主题虽是怀古伤今,也包含对生民的深切同情。群峰从四周向中心靠拢,黄河波涛汹涌似宣泄怒气,潼关古道将山川河流相连。首句由景开篇,运用了拟人手法,突出雄浑的地势特点。从这远眺长安,内心思绪万千。看到秦汉王朝的遗址,辉煌的宫殿都化作尘土,令人伤怀。政权稳定,百姓受累;政权更迭,百姓遭罪。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看时间可知,是最后一任上所写。旱情已久,万物似乎都被烤焦了,幸好这场雨足够滋润。天地瞬间重焕生机,风靡云涌十分壮丽。农夫穿着蓑衣狂舞,我也欢喜得不得了。

为了缓解灾情,其昼夜奔忙,累了只在官廨内稍作休憩。不幸久劳成疾,病故。被追封滨国公。

元 赵孟頫《山水图图》(局部)

张养浩不仅擅长散曲和诗词,所著政论更是鞭辟入里,有《三事忠告》集。诗歌风格受到韩愈和白居易等人的影响,既可疏淡平和,也可雄健奇崛。

其政绩与文坛声名是浑然相应的。为官三十多载,恪尽职守,怜贫恤苦,身上有股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是以能写出《哀流民操》这样的现实主义之作。他注意到封建统治对民众的压迫剥削,是超越朝代的,无法轻易改变。所以即使已过上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在国家和民众需要他时,仍选择牺牲小我。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乱世之中,自保尚不暇,谈何兼济?唯有大爱者,肯知难而上,试解民于倒悬。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1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