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的福建宁德古田县:古老的临水宫很精美,秀才的眼神很搞笑

老照片聊历史 2025-01-31 10:30:36

古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东北方、闽江中下游北岸,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城。

本组图片由英国人班尼斯特(Banister)家族持有,现收藏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图书馆。1890年前后,老班尼斯特曾在福建省基督教宣教协会任职,本组照片便是拍摄于这个时期。

古田溪

1890年,古田溪及两岸风景,一叶扁舟正在溪水中漂流。古田溪发源于屏南县的鹫峰山,由长桥流入平湖镇,是古田境内最大的河流。

两岸景色

建在古田溪边的一座民房,黑瓦白墙,极具地方特色。河对岸群山连绵,风景美不胜收。

木桥

横跨在溪水上的木桥,连接着两岸的百姓通行。近景的桥很简陋,是用长长短短的木料搭建而成,在一端桥头,矗立着一片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往木桥上游眺望,可见一座精美的廊桥。

渡口

古田溪边的渡口,一条渡船停泊在岸边。很显然,摄影师是坐着轿子来到这里的,此时他下了轿子,站在高处拍摄下了这张照片,画面中有船夫、轿夫,在轿子旁边,还放着一把遮阳用的伞。

渡船

船上坐满人后,船夫用竹篙撑船穿过古田溪,对面就是古田的县城,可以看到码头处有一座拱形的城门。古田城垣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西北跨山,东南临溪,城墙是用大号的青砖垒砌而成。民国29年(1940年),城墙被部分拆除。

溪边人家

古田境内水网纵横,主要溪流多达二十五条之多,这些溪流构成了古田县复杂的水系网络。图为溪水边的一个聚居处,有精美的永久性住宅,也有吊脚的简易仓储。溪边的道路上,有许多人活动的身影。

小桥流水

这条小溪流从民居之间的穿过,两岸的地势高地不一,所建的房屋也因此错落有致。一座小木桥横跨在溪流之上,一名男子站在木桥上观望。

游医

古田城内街边的一处流动医疗处,很简易的小棚子,上面挂着“术X华佗”的字样,看语气不是很谦虚。在棚子下,郎中正在为病人诊疗。

休息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坐在小径边的圆木上休息,旁边有茂密的竹丛和树林,环境甚是清幽。

临水宫

临水宫的山门和精美的砖雕。临水宫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 宋代淳祐间被朝廷敕封为祀典宫庙,里面供奉着临水夫人陈靖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儒生

画面中的两名年轻的秀才被摄影师称为“古田二儒”,看面相很像是一对亲兄弟,在当时,身穿长衫,手拿折扇是读书人的象征。

瞄镜头

虽然当时书生博览群书,也算是个见多识广之人,但是,面对的西洋人的照相机,穿着白色长衫的男子还是心里没底,在两张照片中,他都在斜着眼睛瞄镜头,显得颇为搞笑。

古田人家

古田的一个传教士家庭,夫妻两个手握折扇端坐中间,四个儿女围在周围。照相的时候,传教士拿着一本《圣经》在手里,以示虔诚。

会长

古田地方教会的看守人,福州教会组织的管理工作。年龄不大,看着很精神。照相时,不忘在手边摆着一只水烟斗,这在当年是时尚之举。

长者

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旧时候,能成为这样的人不是看谁家有钱,而是从辈分、为人处世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来判断。

罗华

几棵老树,一片小池塘,便展现出罗华(LO HWA )之地的优美景致。1958年,古田县因兴建古田溪电站,古城的大部分地方被淹没于水下,县城便迁到了旧城西南十八里的罗华。

龙亭瀑布

飞花四溅、气势磅礴的龙亭瀑布。这条消失的瀑布地处古田县城南四十里的曹洋村,水量充沛时,最宽处可达十数丈,距离很远便可听到“轰轰隆隆”的水声。

溪流

龙亭瀑布上方的一条溪流,蜿蜒曲折。这条溪流看着很狭窄,其流量也不大,但是到达龙亭瀑布上方时,和其他数条溪道汇聚在一起,便便犹如脱缰的野马群,化作滚滚的洪流,一路咆哮而下,让人叹为观止。

水口

水口位于古田之南六十余里,是古田的南大门 。水口古称囦关,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8年)时,古田县治曾迁址于此地,前后历时八年。

0 阅读:6
老照片聊历史

老照片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