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曾经在网络(心理科包博士,baozuxiao)中分享过两篇稿子,其中一篇的题目叫:一位癌症患者患焦虑症后的痊愈经验,另一篇的题目叫:一位癌症/焦虑症(惊恐障碍)患者分享的成长经验。几年后,该患者再次分享了一回其成长经验。现把其部分成长经验再分享如下,并在此对该来访者的分享表示感谢。
01
看到您分享我两年前的写的,想到自己两年前的状态,跟经历了这些之后再深刻反思问题的根本,现在我的状态自己已经很满意了,对自己各方面也越来越肯定。
我不再苛刻的要求自己,对自己更温柔、更包容了。现在也越来越独立了,包括生活上和情感里。在40多年的人生里,我觉得内在的成长就是这几年成长起来的。很庆幸从您那里入门学习正念禅修,正念生活,才有了现在更多的美好体验: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状态、不同的心静、还有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不同结果,不同情绪产生不同的表现状态,没有刻意分辨好和不好,全都包容在生活里,只是不一样的经验,丰富了我的生活,丰盛了我的内在。
非常喜欢您在书中一那句话:“精神疾病的本质是丧失了幽默和放松的能力,家庭需要重新学会让生活变得好玩。”的确,这是一句很深刻的话。
02
以前,我觉得自己很完美。越没有完美就越是理想化地把自己想象的很完美。哈哈,现在想想,那是多么的幼稚和不现实。我已经觉察到自己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刻意隐藏起来,只有开放它、发现它,才能更好的纠正它。
您在书中写过:“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当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花了很多年,我才理解了这几句话的意义。
是啊,自己看自己眼光是局限的,所以你眼中的自己大概率是你的人格面具,是你想呈现给世界的样子,是你的主观概念和定义下的你。并不是全部的你。而别人眼中的你,是他内心投射出来的他自己,所以别人怎么看你,与你关系不大,故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而你眼中的别人,也是你内心投影出来的镜子,所以你眼中的别人,是你的人格阴影(深层自我)的外显,通常不太容易被察觉。所以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03
您在书中不断强调正念的技能:接纳、停顿、专注、旁观和爱。我深深受益这些理念,最困扰我内心深处的焦虑也被正念的力量一点一点所代替,这种转变很美好,这种全新的体验就像生命力涌入我的体内,不断给我新的生命力。
对您书中关于接纳的内容深有感触。是啊,接纳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接纳,接纳我们自己的存在性和独特性,接纳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接纳自己的复杂和矛盾性,以及,接纳自己的痛苦和有限性;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接纳他人是他们自己的样子,而非我们希望他们是的样子;最后是进入第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接纳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因为我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欲望和需求,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当我们在一起之后,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磕碰和矛盾。
夫妻关系方面,我们目前也相处得挺好。当我变得相对独立,情感上脱离了依赖,内心的痛苦就大大降低,情绪就更稳定。小女儿目前还处于厌学状态,但不管什么困难,我也学着去面对它。感谢正念禅疗给我力量,其实我是幸运的,经历了一些困难让我学到了好多新的东西。
反复阅读您的著作之后,我进一步体会到您教的内容——让他成他,让自己成自己,谁都成不了谁,谁也都控制不了谁。我现在内在越来越清晰,方向感越来越笃定,感谢您一路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