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对标”,更不喜欢“拉高标杆”呢?

包包的备忘录 2025-02-16 12:00:37

01

“对标”、“拉高标杆”等词语在社会中非常盛行,是许多单位的宣传口号,也是布置给科室和员工的任务、指标。

不过,我一直不喜欢这些词语。

以前只知道自己不喜欢,却不知为什么。

最近,我明白,这种不喜欢根植于我的职业惯性。

02

我主要从事心理治疗工作。我的核心心理健康理念和治疗方向有三条:

(1)识别和利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差距,能停得下来;

(2)能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并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具有愿赌服输的能力;

(3)把心理疾病患者治疗成一个灵与肉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不是工具和机器。

这就是说,我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来访者和精神疾病患者“活出自我”,帮助他们与“存在性”困境共舞,处理人生中无法逃避的孤独、限制、无意义和死亡问题。

03

同样的,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复强调:

(1)心理卫生科工作人员不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心理警察,不应该单纯地把适应社会当成治疗目标;

(2)心理疾病治疗的最高状态是让患者活出自我;

(3)需要把抑郁、焦虑、失眠、强迫等心理疾病的疗愈问题还原为人生/生活问题加以解决。

(4)无论是对大部分心理疾病患者还是社会大众而言,如果大家能放弃对医生及药物的过度依赖,如果大家愿意放弃对生命体毫无意义的诊疗和干预;如果大家在向往不朽,希望有归属、关联和意义的同时,有勇气运用正念禅疗的智慧去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自由与责任、孤独和无意义,我相信长期下来将有助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用药情况、打破趋于僵化的医疗现状。

04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

那么,假定有人靠他的一点聪明,能够模仿一切,扮什么像什么,光临我们的城邦,朗诵诗篇,大显身手,以为我们会向他拜倒致敬,称他是神圣的、了不起的、大受欢迎的人物了。与他愿望相反,我们会对他说,我们不能让这种人到我们城邦里来;法律不许这样,这里没有他的地位。我们将在他头上涂以香油,饰以羊毛冠带,送他到别的城邦去。

约瑟夫.康拉德在《密探》里有一段更直白的论述:

如果一个人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肯定无法保有许多关于自己的拯救幻想。这种厌恶之情,以及魅力的缺失,会从职业延展到个性。只有当我们被委派的行动看起来是因为一次幸运的意外需要去执行时,我们的兴致才会变得特别认真,以至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舒适感。

05

曾经有一个故事——“领头羊若是瞎眼,对羊群将是毁灭”。大意如下:

2010年10月23日,在南非的一个大峡谷中,人们发现了270多只羚羊的尸体,从当时的惨状可以看出来,这些羚羊是从大峡谷上面掉到峡谷里摔死的。但它们是怎么掉下来的? 经调查,并没发现有被其他动物追赶的迹象。但如果是偶然失足,那么一两只掉下去摔死还可以理解,而270多只全部掉下去,就解释不通了。难道是集体自杀?可它们为什么要自杀?而且,也从未听说过这种羚羊有自杀的习性。 此事引起了各方的猜测,一时间众说纷纭,引起了开普敦大学动物学家贝拉教授的关注。经过仔细地观察,贝拉教授发现峡谷上方是一大片开阔地,他注意到,峡谷的边缘长着一些半米高的草,他又退后观察了一番,并用相机从各个角度拍了照片。这一切都做完后,他再次查看羚羊的尸体,最后目光停在了一只健壮结实的大羚羊的尸体上,他吩咐助手把这只羚羊的尸体送到实验室,检查它的视力情况。最后发现,这只羚羊生前患有严重的眼疾,接近半盲状态。随后,贝拉教授向大家汇报了他的研究结果。

原来,这种羚羊有一个习性,就是在每年的秋季要进行迁徙,迁徙是成群进行的,每群有一只领头羊,是羊群中个头最大的一只,这只领头羊在前边领路,后边的羊跟着它跑。通过检查得知,这只领头羊患了眼疾,当它带着羊群跑到大峡谷上方的开阔地时,由于峡谷边缘有一些半米多高的草,所以它没能发现前面是万丈深渊,一下子冲了过去,结果摔下了悬崖。 贝拉教授说:“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他没有眼疾的羊,应该能够发现前面是悬崖,为什么也跟着掉下去了呢?因为这种羊的习性,是一切只向领头羊看齐,领头羊怎么走它们就怎么走,长此以往,已经形成了依赖心理极重的思维定式,失去了判断能力,所以就纷纷跟着领头羊跳了下去。”

人会比羊更具理性吗?从历史上的诸多荒唐事看,未必。看看这些男人们曾经做事过的事吧(如图)。

06

相信很多读者现在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喜欢“对标”,更不喜欢“拉高标杆”了。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自我”都没有了,一味地把自己活成别人的附属品,那还能叫“活着”吗?

从某种程度可以说,与其喜欢“对标”和“拉高标杆”,我更喜欢“摆烂”和“躺平”这两个词语。因为,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后者很可能是生命觉醒的开始。

如果你们看过电影《灵魂冲浪人》、《甜水》和《传奇的诞生》,就会知道我所言不虚,“做自己”、“活出自我”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重要的课题。——《和心理医生看电影》

0 阅读:0
包包的备忘录

包包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