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师,这个曾在历史长河中辉煌一时的国家,如今却已消逝得无影无踪。车师国,西域的一个城郭小国,隶属于都护府,其国都交河城就坐落在现今新疆吐鲁番的西北方。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东南可达敦煌,南通楼兰、鄯善,西抵焉耆,西北接乌孙,东北更是与匈奴接壤,是丝绸之路上的关键节点。

车师最初名为姑师,这个称呼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根据记载,姑师,也就是车师,建有城郭,靠近盐泽,也就是现在的罗布泊。他们与楼兰为邻,扼守着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

然而,车师的发源地并非现在的吐鲁番盆地,而是鄯善境内的吐峪沟一带。在汉武帝公元前108年派遣赵破奴攻打姑师和楼兰时,姑师,也就是车师,首次遭受了汉军的打击。而这次行军中记录的姑师位置,应该就是车师最初兴起时的位置。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车师的政治中心显然在今鄯善县境内。

自那以后,车师国逐渐发展壮大,但同时也成为了汉朝和匈奴争夺的焦点。公元前89年,汉朝派遣开陵侯率领楼兰等国的军队围攻交河城,车师国才投降。然而,到了昭帝和宣帝时期,匈奴与汉朝为了争夺车师,又连续战斗不断。最终,车师国被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国王驻交河城,后部国王则驻在务涂谷。
公元前60年,随着匈奴在西域的分据势力日逐王投降汉朝,西域完全归汉朝统治,汉朝也开始设置西域都护。然而,王莽时期,由于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处理事务不当,车师前部和后部的国王多次被杀,他们于是反叛并依附了匈奴。

东汉时期,车师国又与汉朝时战时和。公元74年,汉朝派遣窦固、耿秉等人出击车师,前部和后部都投降了。但不久后,汉朝又放弃了车师。直到公元90年,窦宪大败北匈奴,车师前部和后部的国王才又派遣儿子入朝侍奉。然而,车师国的内乱并未因此平息。后部国王涿鞮曾怨恨并击败前部国王尉卑大,后被汉朝斩杀,其弟农奇被立为后部国王。

此后,车师国又经历了多次的动荡和变迁。直到公元450年,匈奴困车师国达八年之久,车师王弃城而走,交河被并入了高昌,车师的名字才从历史上彻底消失。

而今,我们只能通过史书的记载和考古的发现,去探寻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家的遗迹。车师古道,这条跨越天山的南北古道,仍是旅游探险的理想路线。它集奇、险、幽、雄美学特征于一体,沿途的古代堡垒、烽燧、石人等人文古迹,以及石门、天桥、瀑布等自然景观,都在诉说着车师国曾经的辉煌和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