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之乌弋山离,安息国的国中之国!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5-03-27 03:56:15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期间,在亚洲西部的伊朗高原东部,存在一个地区或半独立的国家。

在密司立对提一世(公元前171年到公元前138年)的统治下,安息国在中东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的疆域东起大夏、西至两河流域,北达里海,南抵波斯湾,势力范围极为广阔。

然而,随着大月氏(也被称为月氏)的向西迁徙,中亚的塞人各部遭受了重创。大约在公元前128年,这些塞人纷纷南下,侵入了安息国的境内,一直深入到德兰吉安纳和阿拉霍西亚两个郡,并占据了锡斯坦地区。

密司立对提二世(公元前124年到公元前87年)继位后,他下定决心要大力整顿东方的局势。于是,他派遣贵族苏林率领大军前往东边,镇压那些入侵的塞人。经过长达十年的战争,塞人最终被降服,安息国表面上恢复了统一。从此,这些侵入的塞人和当地的安息人开始在德兰癸亚那和阿拉科西亚两个郡内杂居,并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群体。

苏林在东方的胜利让他在这两个郡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安息帝国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地区:西部仍然处于阿塞西王朝的统治之下,而东部则在苏林家族的掌控之中。虽然名义上东部仍然属于安息国,但实际上已经完全独立,其政治中心就设在锡斯坦。

在《汉书》中,把苏林家族统治下的、安息人与塞人杂居的东部地区称为乌弋山离国。乌弋山离这个名字其实是其首都的音译。到了公元1世纪,乌弋山离国被新兴的贵霜帝国所吞并。

《汉书·西域传》记载:

距离长安有一万二千二百里远的地方,并不隶属于都护府管辖;那里户数众多,兵力强盛,算是个大国。从那里往东北走到都护府治所,需要走上六十天。

继续前行大约一百多天,就能到达条支国,这个国家紧邻着西海(就是现在的波斯湾)。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适合种植水稻。有种体型巨大的鸟,下的蛋像瓮一样大。人口众多,往往有许多小部落首领,都被安息国统治着,被视为外国。

条支人擅长变戏法,安息国的老人们传说,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但也都没见过。从条支乘船向西航行,大约一百多天后,

就能到达乌弋国。乌弋国气候炎热,地势平坦,那里的草木、牲畜、五谷、果菜,以及饮食、房屋、市场、货币、兵器、金银珠宝等等,都与罽宾国相似,但乌弋国还有桃拔、狮子、犀牛等珍稀动物。

当地的风俗不太重视人命,常有无故杀人的事情发生。他们的钱币很特别,正面铸着人头,反面铸着骑马图案。当地人喜欢用金银来装饰手杖。乌弋国位置偏远,汉朝的使者很少到达这里。

从玉门、阳关出发,走南边的道路,经过鄯善国继续往南行,到达乌弋山离国,就算是走到了南边的尽头了。然后再往北走,就能到达安息国。

0 阅读:3
稷下学史来明志

稷下学史来明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