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掌兵权,是唐朝走向灭亡的开始

禾珯茬读历史 2024-09-14 19:54:58

至德二载(757年)十月,唐军收复东都洛阳,叛军安庆绪仅率1300人逃往邺城(今河南安阳), 很快就在邺城重整旗鼓,又拉起了一支6万人的队伍。

安庆绪自知单靠自己是没办法抵挡唐军的,于是就派人向史思明求援;他向史思明许诺,打败唐军后就把皇位让给对方。

有这么识趣的好侄子,史思明很开心!

先是派人向安庆绪保证会去救他,转身便以自己占领的十三郡及八万士卒投降了大唐,被唐肃宗封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

一、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为了彻底结束“安史之乱”,唐肃宗一次性派出九路节度使共二十万大军,向着叛军最后的堡垒——邺城聚集。

这九路节度使里就包括朔方郭子仪、北庭李嗣业,以及河东李光弼等。

人多自然嘴杂,九位大佬同时出战,总要有个领头的大元帅吧!

从个人威望和才干看,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实力相当,选其中一位出来都是可以服众的。

只是,唐肃宗偏偏就不愿意选他们两个人。

二十万大军几乎是唐军的精锐,再加上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军中极高的威望,他们要是造起反来远比安庆绪、史思明更为可怕。

唐肃宗怎么放心将大军的权柄交给其中任何一个人。

唐肃宗索性不设大元帅,各领各的、互相不干涉对方。

为了能在紧急时刻协调各路人马,唐肃宗又将自己的亲信宦官鱼朝恩任命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简称“观军容使”。

这是个没有军队指挥权,仅代表皇帝负责协调各路人马的差事。

二、

当九路大军围困邺城时,范阳的史思明突然又举起反叛大唐的旗帜,他亲率领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救援邺城。

史思明的先头部队迅速攻占了魏州(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他就将大军驻扎在魏州城北,打算先作壁上观。

史思明的反水,让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唐军,变得非常被动。

为了夺回主动权,李光弼向鱼朝恩建议道:“史思明得魏州却按兵不动,这是在等我军露出破绽再发动突袭。”

鱼朝恩并未言语!

李光弼接着说:“我建议与朔方军一起进逼魏城,他必定不敢轻出。这样就能把他拖在魏城内,我们就可以趁机拔掉邺城。只要安庆绪一死,史思明也就失去对叛军的号召力,到时叛军自会溃败。”

注意,这里李光弼是在向鱼朝恩建议,不是平级的商量,而是下对上的建议。

鱼朝恩眸光一闪,心想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再看李光弼对自己这么尊重,怎么也应该给对方面子才行。

等等,李光弼说是要跟朔方军一起出击!朔方军不就是郭子仪那个老匹夫吗?这绝对不行,老匹夫功劳太大了,不能再让他添一功。

鱼朝恩沉默片刻后,果断拒绝了李光弼的建议!

一方节帅只能靠放低姿态去说服宦官,可见鱼朝恩在军队里的地位已经凌驾于各路主帅了。

为了打击异己,仅凭一句话就能否决掉前方主帅的策略,这几乎是“如朕亲临”的权力。

此战,史思明仅用5万对阵唐军60万,结果唐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战后,鱼朝恩向皇帝打了小报告,把邺城大败的责任全都推到郭子仪的头上。

郭子仪随即被罢免,回家养老去了。

三、

后来,有人上言唐肃宗说:“天下未平,不应该让郭子仪闲着。”

唐肃宗觉得有道理,就命郭子仪出镇邠州(今陕西彬州)围剿党项;党项一听郭子仪要来,立马做鸟兽散、遁去了。

邠州去不了,郭子仪又得接着养老!

不过唐肃宗并不想让他闲着,于是下旨:“子仪统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再还师平定河北,征发射生军、英武军等禁军及朔方、鄜坊、邠宁、泾原诸道番、汉兵共七万人,都受子仪节度。”

皇帝这是将剿灭安史余孽的指挥权,又重新交到郭子仪手上了。

奈何诏书下达十天,竟然被鱼朝恩给卡着不放,到最后竟不了了之了。

这事之后,鱼朝恩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

唐肃宗死后,儿子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

唐代宗继位没多久,东都洛阳又被叛军占领,他就任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与诸道节度使及回纥部在陕州会合,进兵讨伐叛军。

自己儿子几斤几两,唐代宗还是清楚的。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要让郭子仪充当副帅,结果又被鱼朝恩反对,于是作罢。

唐肃宗、唐代宗两任皇帝都想重新启用郭子仪,都被鱼朝恩给顶回去,可见鱼朝恩的权力已经可以无视皇权了。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兵进犯泾州,京城兵力空虚,唐代宗只能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避难。

这可是第二个抛下子民独自出逃的大唐皇帝!

由于皇帝跑得急,统筹协调混乱,导致护卫的禁军离散;此时,鱼朝恩正率着神策军驻扎在陕州,一听皇帝跑了立马带兵前来护驾。

事后,鱼朝恩以保驾有功,封为天下观军容使,并统率京师神策军。从此权倾朝野、威慑百官,完全不把皇帝放眼里。

四、

唐朝宦官真正掌握兵权,是从唐代宗李豫开始的!

他先令帮自己登上皇位的宦官李辅国“专掌禁兵”,之后又让宦官鱼朝恩控制神策军,并从大唐各军中选精锐15万人编入该军。

自此以后,神策军就成了宦官的专门军队,也是集天下兵马精锐于一身的禁军,大唐能跟其对抗的军队极少。

唐德宗时期,京师武器库归宦官担任的军器使管理,同时令军民官吏不许私藏武器;连京内捉个贼,都需要向宦官申请武器。

这还没完,唐德宗还将国家财物都转移到皇帝私有的琼林、大盈库,任命宦官来管理,于是宦官又掌握了财权。

一旦宦官掌握了军权和财权,又掌管武器调配权,那他们就可以直接凌驾于皇帝之上了。

这也是为何,唐中后期的皇帝执政时间都很短,而且大部分上台的,都是前任皇帝的亲奴才扶上来的,像唐代宗李豫由老爹亲奴才李辅国上,唐僖宗李儇由宦官田令孜扶上去的。

他们一上台就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有一个集军权、财权于一身的大宦官,想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皇帝,就得先扳倒扶持自己的宦官。

而扳倒宦官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靠扶植一个跟自己亲的新宦官。

于是,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可以说,宦官掌兵权是唐朝走向灭亡的开始。

也为唐朝之后的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立君、弑君等行为如同儿戏,最终成为了唐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0 阅读:75

禾珯茬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