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饰从永乐年间传入李氏朝鲜,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传到朝鲜后,手工业从事者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但整体的风格受限于宗主国明朝,也就是说,在明朝灭亡之前,李氏朝鲜的服饰是趋同于明代服饰的。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清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强推“剃发易服”政令。此后,中国的服饰发生了重大转变,明制汉服造型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电视剧《如懿传》剧照
但是,清朝却没有对李氏朝鲜的服饰加以限制,因此,明朝灭亡后,失去了制衣标准与模仿对象的朝鲜服饰彻底放弃了模仿,而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与重铸。
需要注意的是,今天韩国人整理历史上的首服变革时,也会说自己国家在某个时间点的风格极其紊乱,同时,也会把明朝灭亡看做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些或许与明清更迭时期,韩服虽延续却没有得到正确引导有关。
韩国地区对其大帽流变的总结图例
一边是由汉服向旗装的断层转变,一边是朝鲜服饰连续的本土融合,当我们告别古代社会、进入现代社会,通过古装剧感受汉唐、明清的不同服饰,又通过韩剧了解了一以贯之的朝鲜服饰时,对单一韩服的印象自然会更深一点。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承认,在古装剧的服饰方面,国产剧的确错漏百出,这让观众对中国古代服饰产生了很多误解。比如同样是官服,韩剧的呈现虽不是完全正确,但基本接近——
韩剧《王与妃》截图,朝鲜官员身着早期团领袍
而电视剧《大明风华》里是这样的——
电视剧《大明风华》截图
明代乌纱帽上是不会出现这样的“帽正”。而且,乌纱帽也没有出现过露出发髻的造型。此外,官员的内着衬袍的领高是要高一些的,也就是说,内衬袍服的领子应该露出来,而不是“藏”在团领袍的下面。有图为证——
洪熙年间官员乌纱帽实例图
还有皇帝身穿的冕服,国产剧是这样的——
《大明风华》中的洪熙皇帝冕冠为十二琉,冕服为十二章冕服
这里主要错在十二琉冕冠上,道具组画蛇添足地增加了“龙纹”和“玉蝉”。此外,冕冠的簪子应该用玉簪,而不是金簪,且不会出现冕冠两侧没有被系起来的系带。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开始对中国古代服饰更加关注,同样是冕服,最新出炉的国历图片剧《土木之变》中,演员的穿着已十分接近原貌——
模特/周渝、 摄影/宋义东
国历图片剧《土木之变·景泰登基》,情景再现正统十四年九月六日,身穿冕服,手持玉圭的朱祁钰(周渝饰)祭告天地、社稷、宗庙,正式即皇帝位。朱祁钰身穿的冕服为明代皇帝祭祀天地、宗庙以及祭社稷、举行册拜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礼服。图中冕服为永乐三年制式,一直沿用到嘉靖初年。冠冕前圆后方,前后各垂十二旒,每旒用五彩缫贯以赤、白、青、黄、黑五色玉珠。服饰上日、月、龙在两肩,星、山在背。手中玉圭长一尺二寸,刻山纹图案四个,圭下套以黄绮。
唯有不忘历史之源,方能走得更远。
争辩一时对错终究是过眼云烟,要想真正溯本清源,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将优秀历史文化进行更系统、更有条理的科普,将历史影视作品以更真实、更全面、更生动的面貌发扬光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在诸多文化传统争议上占有真正的主动权。
鞑虏(马猫)未祛,何以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