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东西汗廷并立的混乱局面到15世纪30年代终于宣告结束。宣德六年(1431),明廷得到消息:“阿鲁台败北,部曲离散。”三年后,西汗脱脱不花(岱总汗)攻杀阿鲁台。东汗阿台因此一蹶不振。勉强挣扎到正统三年(1438),东汗廷残部骚扰明朝甘肃、宁夏边境,明军发动军事报复,西汗廷也趁机出兵。九月,明朝使臣终于带回了阿台被脱脱不花捕杀的消息。
这是谁的胜利呢?脱脱不花据说是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曾孙。1442年时,脱脱不花曾向朝鲜世宗大王送去了国书。里面先是自称“蒙古皇帝”,又把元世祖忽必烈说成是“祖薛禅皇帝”。以此看来,他确系“元裔”无疑。若是从这个角度看,他的胜利意味着忽必烈系“复辟”的又一次成功。但汗廷的实权人物毕竟另有其人。这就是马哈木之子,太师脱欢。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瓦剌”的首领。
所谓“瓦剌”,在《明史》里的解释是“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同一部《明史》已经说明“鞑靼”就是“蒙古”。瓦剌既然是“蒙古部落”,说的也是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又怎么会在“鞑靼”(蒙古)以西呢?这倒不是史书编纂者的逻辑出现了问题,而是体现了明代蒙古人自己的认知。元代盛时的蒙古人曾有四十万户。卫拉特(瓦剌)则有四万户。所以当时往往以“都沁”(蒙古语“四十”)代表蒙古,“都尔本”(蒙古语“四”)代表卫拉特。除在特定情况下以“都沁·都尔本”合称表示全体蒙古人而外,总是将“卫拉特”与“蒙古”并列,蒙古(鞑靼)并不包括瓦剌。
不过,“瓦剌”与“蒙古”之间却又的确是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早在公元12世纪,在蒙古草原之北的叶塞尼河流域针叶林里,居住着一些“林木中的百姓”的部落。他们被称为“斡亦剌惕”或者“斡亦剌”,也就是明代“瓦剌”的另一个译法。这些“林木中的百姓”没有屋室和帐篷,而是居住在用木头和桦树皮搭盖的棚子中。在割取桦树皮时,他们喝饮桦树上流出的甜汁。他们驯养野牛、野羊和白鹿,食用其肉和乳,还把野牛和白鹿用作驮运。成吉思汗统一草原“毡帐百姓”之后,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自愿归附。他因此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不但被允许统辖本部四千户,其家族还与“黄金家族”建立了世代联姻关系,成为蒙古帝国内的名门望族。1953年,在蒙古国库苏古勒省曾发现了一块丁巳年(蒙哥汗七年,1257年)所立的石碑 《释迦院碑》。这块碑正是斡亦剌惕部驸马八立托与公主一齐为大汗蒙哥及为自身祈福建立的。
本文为大鱼号独家稿件,未经大鱼号许可禁止转载
这些民族都是搅屎掍
借尸还魂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