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导对你的称谓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态度,他需要你的协助,并且对你的表现很满意的时候,他就会说老李,如果他不太满意,就会直接安排,没有什么称谓,如果直接叫名字,估计已经是很气愤了。有时候领导会教育你说要多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领导希望你做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你需要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结果,是体谅了领导的难处,考虑到了业务单位的迫切需求,考虑到了同事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满意了,业务单位的问题解决了,同事的困难被体谅了,唯独没有一个人,会记得你为此做出的牺牲,用自己的付出和损失,让其他人获得了快感,这种事情要是做的多了,自己迟早会崩溃的。而且你最后会陷入一个怪圈,当你不再去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时候,领导会说你太自私,业务单位会说你太扯皮,那些你帮助过的同事,也会对你指指点点,说你这个人不够意思!从万人眼中的“好人”,到推诿扯皮、毫无责任心的“懒人”,只是因为这次你没有替他人考虑而已。
你从领导那里得到的“大饼”,从业务单位那里去赢得的“夸赞”,从同事那里得到的“信任”,只会让您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原本不属于你的事情,最后也成了你的事情,因为你能做,没人考虑过你能做的更多的回馈,只考虑你能做,所以你就要多做的事儿。但这些事其实本来并不是您的工作,“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结果,是让自己越来越累,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被大幅度的挤压,关键是你这么做,最后除了得到几句虚伪的评价外,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了。我就一直是这样一个人,考虑到都有家有口,周末要带娃上课等问题,本来该其他人干的事情,总是会承担下来,做好事不留名,很多时候工作顺畅,是因为有人在为此默默的付出,只是有些人他选择视而不见,有些人认为理所当然,当他人总是用无视来对待你的善意时,就会慢慢没有人去做与人为善的事情了。
当你发现别人接受了你的帮助,却背地里说你的坏话,还把你做的东西,最后变成了他的成果时,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这样做事的!对待恶人,就不能留存善念,到了不惑之年,才逐渐明白很多事情背后的逻辑,也明白了自己困惑的原因和很多事情背后的逻辑。司马迁早就在《史记》里写过,对于这种事做出了精准的归纳和总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逐利是人的本性,世人概莫能外,只不过这里提到的利,并不单纯指的是物质利益罢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是资源互换,你能得到什么东西,取决于你能够为他人提供什么价值。
刘邦多年来在沛县的经营,就是资源交换的典范,萧何用自己沛县主吏的身份,垄断了沛县大小官吏的晋级之权,那么刘邦这个泗水亭长有什么资源呢?他替萧何大人去网络想晋身的人,收取好处帮他们运作。至于狱吏曹参,和刘邦的关系更加紧密,刘邦抓的人都投到了曹参负责的大牢里,进去容易出来难,想出来没点孝敬是不可能的事情!否则夏侯婴不过是一个车夫,也可以成为沛县的候补县吏,周勃和樊哙也可以登堂入室?沛县的监牢里关押的,并不全是十恶不赦之徒,也有诬良为盗的无辜之人,不过无不无辜,对刘邦并不重要,他们都是摇钱树,不扒层皮是出不去的。
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沛县的主吏是萧何,和他平起平坐的是曹参,刘邦不过是沛县的一个中层干部。但实际上,无论是上还是下,都在刘邦的掌控之中,沛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能够做到手眼通天的不是萧何,不是王陵或雍齿,而是他这个泗水亭长。刘邦既懂得御人之术,又懂得向上管理,因此沛县上上下下的人,都被他拿捏的死死的。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刘邦看到了机会,他立刻做了一次“换位思考”,和陈胜相比,他的基础条件要好的多。陈胜说到底不过是临时起意,而我刘邦的沛县经营多年,借着押借人戍边的机会,刘邦开了小差儿,带领了一波人马在芒砀山中,做起了草莽英雄。
在此之前,刘邦还利用古代人的认知偏差,给自己不断的造势,你说陈胜不过是伪装狐仙,搞了个“陈胜王”。刘邦通过老婆吕雉的嘴,塑造了一个老神仙,这位老神仙给吕雉和刘盈相面,认为他们的相貌“贵不可言”,当刘邦回来的时候,老神仙说他的相貌是“不可说,不可说”,大家于是都认为刘邦就算是“天选之子”了。接下来就是“斩白蛇起义”,把自己打造成赤帝之子这件事了。如果说前面只不过是吕雉在为刘邦造势,那后面就是刘邦和很多人合起来演戏,他来做主演、编剧加制片人,其他人都是群演,不过大家似乎都很有表演天赋,在刘邦这个全能型人才的指导下,演出了一幕大戏。
刘邦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那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他了解身边每个人的需求,驾驭人的能力无色能出其右。驾驭人的关键并不是仅仅是给他利益就完了,而是要准确的去把握他的需求,因为人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举个例子,韩信最开始到刘邦手下时,只是想做一个将军,但当他连战连胜成为常胜将军之后,便开始想做一个诸侯,这就是他的需求,更近了一步。对于韩信的变化,刘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此当垓下之战时,韩信不听命来合围项羽,刘邦立刻就明白了韩信的意图!
韩信这是心大了,做统帅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了,他要做诸侯,恐怕下一步就是要做皇帝了。刘邦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办法,是很清楚韩信的想法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满足他的要求,先把眼下的问题解决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当韩信的使者,向刘邦传递了韩信要做代理齐王的打算时,刘邦不假思索的说:“做什么代理齐王,要做就做齐王,子房,你带上我的手书去齐地,拜韩信为齐王!”张良随声附和说:“是,汉王!”赢得了垓下之战的胜利后,刘邦开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开始清除异姓诸侯,巩固自己的统治,首先被列入名单的便有兵仙韩信的大名。不过首先是把韩信从齐王平级调动为楚王,接着利用韩信收留了钟离昧,把他贬为淮阴侯,彻底去其兵权,放在京城之地自己的身边。
韩信最后死在了吕雉手里,刘邦知道韩信死了的消息后,他的反应是什么呢?既喜且怜,高兴的是韩信这个心病终于被清除了,难过的是韩信确实是个军事天才,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对于吕雉,刘邦太了解了,当初能够走在一起,就是吕太后的极力撮合,你说他们两个有什么感情基础呢?吕氏和刘邦达成了默契,共同创业利益均沾,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候,刘邦想变卦,因为吕氏太强大了,吕雉尤其强横,刘邦担心自己不在了,天下会落到吕氏手里。为此,他令陈平、周勃到前线去,让他们在阵前,替自己杀了樊哙。但这次刘邦失算了,他没有做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陈平是什么人,是人精!他看得出刘邦行将就木,未来天下大权必然在吕雉手里掌握,得罪吕雉不是自寻死路吗?因此,违抗刘邦的命令不一定会死,但真杀了樊哙而触怒了吕雉的话,就一定会死!
陈平也是个善于使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人,他了解刘邦的担忧,也知道吕雉的顾虑,他选择了支持吕雉,至于刘邦这个老主人,没办法,一切要向前看,老主人快不行了,自己找个新靠山,这有什么不对呢?刘邦没有等来樊哙的人头,自己就已经驾鹤西游了,陈平知道此刻就是表忠心的最佳时机,离开押解樊哙的大部队,一个人骑上快马提前回到京师,在刘邦的灵棚里大哭,说自己不是忠臣,没有杀了樊哙,而是把他带了回来,想让刘邦自己处置。
刘邦如果能听到陈平的这些话,估计第一反应,就是把陈平的脑袋砍下来。但是他听不到了,能够听到的人,是躲在幕后的吕雉,陈平的这些话,本来就是说给吕雉听的,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表忠心,达到“示弱求存”的目的。本来在此之前,吕雉对于怎么处置陈平的问题是犹豫的,毕竟陈平是刘邦身旁的智囊,刘邦的很多主意都是陈平出的,这样的人留下来恐怕威胁会很大,但听到陈平的表态,吕雉的心放了下来。陈平是依附于强者而存的人,刘邦去世后,当今天下只有我吕雉才是最强之人,他不投靠我,还能去投靠何人呢?
陈平选择依附于吕雉,只不过是为了自保,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以前做刘邦的左右手,成为刘邦身旁的智囊,那是为了自己攫取利益,如今背叛刘邦,改旗易帜投靠吕雉,同样是为了自己获取利益。陈平就是趋利避害的典型代表,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懂得“顺势而为、趋利避害”的道理,做到明哲保身,不至于为他人做了嫁衣衫!
吕雉活着的时候,不管陈平还是周勃,他们都很安分守己,不敢越雷池半步。但等到吕雉一死,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互相勾连到一起,因为无论吕禄还是吕产,都没有控制大局的能力。我若不取,必有他人取之,陈平、周勃立刻联络各方势力形成了反吕同盟,并和刘襄三兄弟在利益分配上提前达成了一致。至于是什么,我感觉是陈平、周勃答应拥立刘襄为帝,而他们继续掌控权力,资源互换、利益互惠是大家的共识。陈平清楚齐王刘襄希望得到帝位,而且他安排了弟弟刘章、刘兴居在京城作为内应,这么煞费苦心,都是为了得到帝位。
陈平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但他发现刘襄野心太大,怕他做皇帝后变卦,于是开始物色更合适的人选。在诸位皇子中,只有代王刘恒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和母亲薄姬一样不显山不露水,成为了诸位皇子中最不起眼的那个人。陈平不是要找个能人做皇帝,而是要找个好控制的人,按照这个要求来说,刘恒是最佳人选。刘章才是平定“诸吕之乱”的主力,陈平、周勃动动嘴,刘章、刘兴居就要跑断腿,刘襄在外面造势,也只是造势而已,因为
归根结底:换位思考的目是了解他人的需求,将心比心是原因是为了摸清他人的底线,其根本目的是为让事态向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罢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