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用情妇做白手套捞钱的案例不少,但张艳这个贪官情妇却很特别。
张艳本来就是成功企业家,公婆又都是院士,背景和自身成就都已经处在很多人仰望的高度。

而她却给一个大她26岁的贪官做了情妇。
说起来令人难以相信,这个可以做她父亲的贪官,仅仅是一个副厅级干部。
以编制中对应的级别来看,这个贪官还比不上她的公婆。

影视剧照
张艳在30岁人生黄金年龄,不仅委身成为大龄贪官的情妇,还向贪官奉上数以百万计的金钱。
究竟有多大的好处,才让她做出这种选择?事发后她还想重新来过,又有没有可能获得成功?

张艳的父母只是某地县级市的普通干部,一些小地方的干部子女,往往攀比的心态尤其严重。
就是这种成长环境,给张艳埋下了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执念。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张艳学习十分努力。

即使她没有学霸的天赋,凭借勤能补拙,她高中毕业还是考上了211大学。
学业成功只是张艳好运的开始,大学期间,她又和心仪的男生陈正(化名)走到了一起。
陈正和张艳是同班同学,他的家世比张艳不知高多少层级。

陈正的父亲是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医院院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正的母亲更厉害,不仅是某三甲医院教授,还是某部委传染病重点研究室的副主任,最后做到正厅级领导干部。
陈正的母亲同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艳生于1975年,她大学毕业刚好错过包分配的时代。
不过有条件出众的男朋友,张艳大学毕业后不需要为找工作困扰。
她先在宾馆当大堂经理,后来又进入一家金融公司做管理。

婚姻大事张艳如愿以偿,嫁进名门成了两位院士的儿媳妇。
有了梦寐以求的背景,张艳离出人头地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她不会浪费命运赐予的资源,决心要做出一番惊人的成就。

婚后张艳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金融公司的工作自己创业。
她在金融公司工作的经历,让她了解到互联网行业正值风口,她要迎着风口实现辉煌的人生。

创业启动资金张艳没有向婆家伸手,她这样做也是为了向婆家证明自己的能力。
她找自己的人脉借钱,甚至冒险用小额信贷融资,开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找业务招人才都很困难。

但张艳认为自己的能力就要体现在克服困难上,她选择企业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这两个方向为突破口发展业务。
而人才问题则用刚兴起的期权等刺激措施解决,并和一些高校建立起招揽人才的通道。

电子商务方面,张艳的公司主要针对中小企业。
通过四年的耕耘,她公司开发的软件,已经拥有上万用户。
而网络安全方面,张艳的公司主要客户是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

她用了五年的时间打磨软件,最终,在省政府的招标中被选中。
张艳白手起家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期间她还成功渡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危机。
张艳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她是名副其实的女强人,“IT美女”的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

张艳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发展下去,可是她结识的一个人,却把她带进了坑里。
二、政府项目的诱惑2005年,张艳的公司税后利润已经达到好几百万。
她想更上一层楼,把业务扩展到新兴的环保业。

当年她参加了一个官方主办的环保技术交流会,省环保厅副厅长、环保局局长戴某出席了这次会议。
张艳在会上详细介绍他们公司的环保信息化项目,戴某坐在下面听得频频点头。
接下来的交流活动,戴某主动找到张艳攀谈,表现出对她公司项目的浓厚兴趣。

会后,戴某又以进一步了解项目为由,邀请张艳共进晚餐。
张艳已经不是一个小姑娘,她年已三十,有了一个女儿。
又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戴某的意图她不可能看不出来。

不过戴某的身份,对要进军环保业的张艳来说无法拒绝。
吃饭的时候,戴某又抛出省上一个大型环保信息化项目做诱饵,引诱张艳上钩。
饵撒出去后,戴某坐等张艳主动迎合,张艳没有让他落空,此后经常约他见面。

两人从谈业务发展到谈人生。
等到2006年初,省环保厅五亿元的环保信息化项目正式启动后,两人有了最深入的交流。
张艳为了拿到大项目不仅以身相许,还送给戴某名贵物品和金钱。

戴某出国考察,也是由张艳全程陪同让他财色双收。
拿下亿元大项目后,张艳又凭借戴某的关系在全国环保界大展神威。
她公司的营收短短两年时间,就从几千万元跃升到上亿元。

2009年消费者权益日,当地省纪委收到一封针对戴某的检举信,张艳对戴某财色行贿也就此被查获。
庭审时,公诉方出示了张艳的银行转账记录,以及她和戴某的通话记录。

铁证面前张艳只有认罪,而且她也承认自己是戴某的情妇。
法院最终认定,张艳向戴某行贿金额共计300万元,违规中标项目金额超过十亿元。
戴某还有其他受贿,终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而张艳获刑12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三、尾声2021年张艳刑满出狱,她的丈夫虽然已经重新组建家庭,但仍然允许她见女儿。
而且她有时上门看望以前的公婆,也没有被拒之门外。

这样的待遇给了张艳从头再来的信心,她出狱不到一年就在杭州郊区租下一个小门面,开了一家环保咨询公司。
张艳顶着名声的压力开展业务,2023年她打响头炮。

为一家化工企业设计出环保整改方案,使这家企业起死回生避免了被关停的厄运。
当年底张艳的公司就发展到十人,营收也达到了百万量级。
为重塑形象,张艳还积极参与环保公益项目。

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今年她的公司接下一个政府小型河道的环保咨询项目。
拿下这个项目,张艳完全凭自己的能力。
要是当初的环境同样如此,她也无须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