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终于发现:中国的东风导弹,不用击沉我们航母,擦着即伤!

诺言的卿史录 2024-10-01 11:27:30

美国航母,不用说那可是海上巨无霸。

曾经凭借那惊人的威慑力横扫海洋,想去哪就去哪。

但这几年,情况好像变得不一样了,尤其是面对来自中国的东风导弹,突然显得有点心虚。

有传言说,东风导弹只要擦着边飞过去,美军航母就可能失去战斗力。

这让人不禁疑问,曾经那个所向披靡的海上霸主,难道真的开始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了?

更奇怪的是,美军最近竟然悄悄削减了用于航母拖救的设备。

是他们对自家航母的防御太有信心,还是说面对新局势已经不打算被打伤后再救?

这背后是怎么样的军事博弈?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事儿。

看看美国航母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东风导弹的威胁到底又有多大。

一、东风导弹的擦边效应

要说中国的东风导弹,那绝对是让人不敢小瞧的存在。

自2016年以来,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让对手睡不安稳的程度。

尤其是东风26导弹一登场,立马就把美国航母战斗群逼得够呛。

你问怎么回事?先不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要知道这东风26导弹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的射程能达到4000公里,还能不带停的那种。

而且它还能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双料威胁,那是相当的任性。

对于美军那十万吨级的航母来说,东风26只要稍微蹭一下,就能让这巨无霸瞬间失去作战态度。

不信?咱们就细说说。

美军航母的防御,可不只是靠自己那厚实的外壳,毕竟它知道自己太过吸睛,总有人惦记着。

为此,它们搞了三层防御体系:

第一层是外层预警,派出E2C预警机,时刻盯着周围700公里的天空;

第二层是由那些带着宙斯盾系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兄弟护卫队,能在100~120公里内帮大哥拦截来袭;

第三层呢,就是自我防护了,比如用密集阵近防炮、电子战装备,可以保护航母周15-100km。

听上去是不是固若金汤?但是东风26就不信邪。

即使航母有远中间近三重防御体系,能拦截掉95%的来袭目标。

但问题是东风26不是来一发就完事,而是喜欢一来就来好几发。

反正它的定位很简单,专挑航母的痛点打。

比如,先把弹药库、储油舱啥的瞄准好了,一发下去,那叫一个爽!

油弹引爆,整个航母立马就得见火光。

如果再加点精准火力覆盖舰岛和甲板,啥舰载机起飞啊,别想了,那些F35能不能找到落脚地儿都是个问题。

你别以为这只是纸上谈兵,美国航母的体会可真不少。

就拿1967年的福莱斯特号来说吧。

这艘航母那时就因为一发误发的火箭弹,弄得全舰着火,最后拖回去修了七个月!

134名船员丧命,整个航母彻底丧失战斗力。

而东风26可不是什么误发火箭弹,那可是带着任务和使命来的,一发命中。

不说直接击沉,但让航母瞬间成坐船,只能趴在海上待救,这还是很有可能的。

二、削减拖救设备的美国

虽然中国东风导弹把美国航母吓得够呛,可你知道更有意思的是啥吗?

这些年美国海军居然在削减拖救设备,感觉就像是航母被打坏了也就随它去,完全不打算救场。

这事儿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那么,美军这到底是唱的哪出戏呢?

我们先来看看美军的拖救设备情况。

八十年代那会儿,美军可是财大气粗,拖船、打捞船一堆一堆地摆在那,随时准备着帮受伤的航母脱困。

据说1983年那时候,光是救援拖船就有十几艘,再加上其他类型的救援设备,简直就像一个庞大的护航修理厂。

可是现在呢?《福布斯》上公布:拖船减少到只剩下1艘,打捞船也只剩2艘。

你说,要是航母在战斗中被打个稀里哗啦,这点拖救力量,真的能派上用场吗?

所以说,美军为啥甘愿减少救援船只?

其实,这事儿还真有点深意。

毕竟这些航母可不是普通的小船,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就高达130亿美元。

修起来那叫一个贵,而且航母受伤以后再去拖回来修,这过程既耗费时间又极其危险。

再说了,美军航母号称钢铁巨兽,其防御系统可是下了本钱的。

你知道的,航母可不像一般的小艇,它得层层防护,内部至少有2000多个水密隔舱。

如果东风导弹真打上来,航母不会立马沉下去,这就让美国人产生了一种错觉:

就算打上几发,只要不沉,那就还有得救,还能顶一会儿。

所以呢,航母本身抗打击力的存在,让美军有点懒得为了救援再花大价钱。

当然,这也不代表美国完全放弃了航母的救援计划。

其实他们这么干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和他们对整体战略态势的判断有关系。

美军深知,一旦中美真的发生直接冲突,尤其是在太平洋上,那将是代价巨大的博弈。

而面对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的精准打击,美军显然不想把宝贵的航母全部押进去冒险。

所以与其投入大量资源去拖救一艘受损的航母,不如调整策略,通过其他方式降低军事风险。

三、攻势防御与战略调整

不得不说美国人确实挺聪明,面对这种局面,美军决定走一条攻势防御的路。

这个概念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不等对方出手,先自己动起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军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美军会用战斧巡航导弹打击敌方导弹发射井,还会派F-18战斗机飞越敌人的防空网去精准轰炸。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美军就频繁使用这样的策略。

从伊拉克到科索沃再到利比亚,这些攻势防御的战术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而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把可能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航母会被什么突如其来的导弹击中。

不过,这么做的难度也不小。

首先,情报得足够精准。

要搞清楚对方的导弹发射基地到底在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稍有闪失,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间。

所以,除了先下手为强,美军还有另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调整,那就是减少航母的直接风险。

近年来,美军航母在南海或者台海的活动变得非常小心。

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东风导弹打击范围的区域,美军的航母基本不愿意太过靠近。

他们知道,与其冒险靠近这些危险水域,不如保持一些距离,减少直接冲突的风险。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调整虽然听上去全面,但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还要打个问号。

毕竟无论怎么调整,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庞大规模和核动力的特性。

一旦被击中,后续处理的困难远超想象。

结尾

东风导弹的强大威力和美国航母面临的现实困境,昭示了如今军事技术格局的急剧变化。

在不断变换的军事博弈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战略的调整,成为各国生存的重要保障。

未来的海上对抗,将不再是单纯依靠硬实力的较量,而是智慧、技术与战略的全面博弈。

那么你们怎么看?美国航母的无敌金身还能保持多久?

欢迎留下你的看法与我们一同讨论。

0 阅读:130
诺言的卿史录

诺言的卿史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