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品牌集体「出逃」,做个南宁人很丢脸吗?

房产小毛驴 2025-02-14 13:32:34

最近,在全国资本市场上,广西身影异常活跃。

先是网传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大股东南宁国资委成为哪吒汽车的实控人,对哪吒汽车内部管理机构进行大换血,哪吒成为「国企」。

虽然消息未被证实,但实际上,最近半年哪吒汽车确实动作频频。先是裁员降薪;紧接着CEO张勇离职,创始人方运舟成为新任CEO;再接着去年底有媒体报道南宁产投对哪吒汽车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帮助哪吒「出海」。

风波不断的哪吒汽车,兜兜转转,目前第一大股东仍然是南宁国资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在环保领域,广西国资再度出手,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博世科走了又回来

兜兜转转做回「南宁人」

1月20日,博世科发布公告,公司目前控股股东宁国国控,以及公司创始团队股东王双飞、宋海农、杨崎峰共同将合计持有的22.9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全权委托给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集团」)行使。

表决权委托生效之后,南化集团将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广西国资委。

看起来是一则平平无奇的公告,其实背后是一则「走了又回来」的曲折故事,也是广西本土品牌的一个缩影。

公开资料显示,博世科1999年成立于广西南宁,创始人团队来自广西大学,曾是广西本土环保行业领军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环保市场,都颇具知名度。

公司2015年2月登陆创业板,是广西第一家创业板环保上市公司。

创始人王双飞更于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经理宋海农、副董事长杨崎峰均为教授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然而,经历多年的业绩增长之后,2020年博世科业绩开始下滑,并出现资金问题。

2020年12月引入广州市国资,但未能解决博世科的资金问题。

到了2022年,博世科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35亿,负债高企,同年12月底广州市国资将股权转让给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国资委。

2023年5月,安徽省宁国市国资委成为博世科实控人。

并于2023年10月25日发布公告,将公司地址由「南宁高新区高安路 101 号」变更为「安徽省宁国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东城大道与东城路交汇处」。博世科由广西企业变为安徽公司。

如今,时隔一年零三个月,广西国资出手,再度成为博世科实控人,博世科再度「回归」广西。

据了解,博世科的回归,南化集团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除了真金白银认购5.9亿元股票外,还承诺未来将为博世科「引入下游产业资源」「并在原有业务及产品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业务领域与新产品」「引入有效的技术、市场及产业协同等战略资源」和「拓宽融资渠道或提供资金支持」。

想留住一家企业,还真不太容易。

南宁本土孕育超70个品牌

还有全国500强

留住企业不容易,创办一家企业、孕育一个品牌更不容易,而创办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如此,这几年广西仍然培育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我给老铁们整理成了表格。

不完全统计

这份表格,有2个重点。

一是,南宁的本土品牌多诞生于2012年之后。

近些年来,南宁孕育了超过70个企业品牌,其中,大部分企业品牌崛起于2012年之后,也就是说13年间,南宁冒出了41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

近十年可谓是南宁培育本土品牌的「黄金时代」。

二是,大部分为餐饮品牌。

南宁特色的餐饮正在崛起,这给南宁文旅打开了新思路,或许南宁的历史人文故事不多,但,美食故事仍值得挖掘。

且这些南宁本土品牌中,不少还具有全国影响力。

比如南方黑芝麻糊,是国内糊类食品第一品牌。要知道国内糊类市场约有50-60家公司,但除了南方黑芝麻,其他企业销量都未超过3000万元-5000万元,而南方黑芝麻糊销量突破20亿元,上榜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再比如将广西菜的概念在全国打响知名度的桂小厨,在全国有26家直营店,连续5年荣登「全国必吃榜」,成为广西菜的代表。

阿嫲手作、today、蛙小侠

南宁发迹之后选择离开

这些南宁本土品牌当中,有的做大做强,如南方黑芝麻糊、桂小厨等,也有的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还有的在南宁发迹之后却选择离开南宁。

比如奶茶品牌阿嫲手作。

2018年3月,阿嫲手作成立于广西南宁, 第一家店位于万象城,在当时奶茶市场流水线的出品和工业化添加的大环境下,阿嫲手作凭借慢工手作和天然原料填补市场空白,开业当月,阿嫲手作就创下了营业额超140万元的纪录。

随后阿嫲手作陆续在深圳、上海、成都、南京等一二线城市落地,实现了跨区域的发展。

并且,去到一个城市,火爆一个城市。即便是今天,我登录点单小程序,阿嫲手作基本都是排队才能喝上,被网友誉为「广西之光」。

阿嫲手作部分城市2月8日排队情况

然而,发展势头迅猛的阿嫲手作,在2020年选择将总部迁往深圳。

爱企查显示,阿嫲手作的母公司广西手作幸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由深圳阿嬷手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也就是说,如今的阿嫲手作是一个深圳公司。

离开的不止阿嫲手作。

在全国拥有700+门店入选「2020年中国品牌500强」的便利店品牌today,发源于青秀区香格里拉花园,2008年7月在南宁水晶城开设第一家门店,是广西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

此后,6年时间在南宁开了30多家门店,创下门店的综合毛利率保持在32%左右,平均单店回本周期24个月的纪录。

但是,today也在这一年,创业6年后的2014年选择离开南宁,将总部搬迁至武汉。

还有老铁们在全国各大商场都能看到的餐饮品牌蛙小侠。

2015年怀揣武侠梦的夏旭,在南宁航洋城开了一家「武侠风」餐厅,命名为:蛙小侠。

凭借着独特的武林风和口味丰富的牛蛙锅产品,蛙小侠首先在两广地区打开知名度。短短几年,就一路扩张至全国77个城市,门店数超过300家。

荣获广西著名品牌、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中国餐饮加盟TOP100等荣誉。

同样地,在蛙小侠的辉煌时期,2021年蛙小侠将总部迁往深圳,成为一家深圳公司。

南宁品牌为什么「抛弃」南宁

这些品牌为什么要离开南宁?

其实咱大部分人都有故乡情结。品牌也不例外。

即使阿嫲手作将总部搬迁到深圳,但是最近,在星巴克印象城店撤离之后,阿嫲手作盘下了原星巴克的店面,并在围挡上写上「回归故里」。也算是对家乡的一种眷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品牌在火了之后仍然要选择离开南宁,而且很多品牌离开南宁之后也没有走很远,而是选择隔壁的广东深圳落户,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是资本化运作下,品牌对更广阔市场的考虑。

比如today,是被资本投资最多的便利店品牌,先后获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红杉资本、湖畔大学校友、信中利资本、泛大西洋资本等四轮投资,共计5.9亿元。

在对全国的便利店市场进行考察之后,today认为九省通衢的武汉交通便利,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对便利店行业有很大的带动优势,成为「华中地区便利店第一品牌」是他的目标,于是today将总部迁往武汉。

毕竟,更大的城市,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武汉1377万人口,相对于南宁894万人口来说,市场需求确实更大。

其次,是城市的营商环境和政策影响。

当然,我并不是说咱们南宁的营商环境不好,而是相对于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来说,南宁需要学习、完善的地方很多。

就比如说,在深圳前海开公司就比在其他城市有更多优势政策。

在前海,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优惠政策,相比其他地区的25%税率有较大的优势。甚至还有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还有租赁办公室年租金补贴最高可达500万。

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的贷款优惠、落户企业补贴、便利的行政审批、物流与贸易支持等等。

即使不在深圳前海,在深圳创意依然很有优势。我身边一位友仔,现在在深圳创业,深圳直接给了:1万元的初创补贴;场地租金连续补贴36个月;每招一位员工能拿到2000-3000元的补贴;还有利息仅1.95%的创业贴息扶持,最长可以贷9年。

并且他告诉我,他投入了3万元创业,如今各项补贴到手,他也算是0元创业了。

看到这里,你说人家为什么要去深圳开公司?答案不用我说了吧。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100个广西人,15个在广东》,广西人不喜欢背井离乡,但都不约而同选择去广东打工,为啥?

给的够多。

还是以深圳前海为例子。

对于人才,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可由深圳市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归还。就问你,相同的工作,更好的待遇,更优惠的税收政策,你选择在哪上班?

这段算送的

品牌总部离开南宁,很多时候并不是见异思迁,而是资本化运作,布局全国之后,企业品牌不得不迁往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城市。

当然了,补贴也不是外地城市独有,咱们南宁也有相关的创业补贴政策,我给老铁们整理出来了:

国家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可贷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贷400万元,国家给予一半贴息;

创业扶持补贴。一次性补贴5000元;

创业孵化基地及孵化企业补贴。补贴标准1.3万元—20万元不等,还有场地、水电、物业补贴等;

创业启动资金补贴。1万—20万的创业启动至今支持;

……

至于怎么领,能不能领到,领到多少,就看老铁们各自发挥了,我就帮你们到这。

话说回来,那些离开南宁的企业和品牌诚然可惜,但我依然相信,未来南宁还会孕育出越来越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0 阅读:0
房产小毛驴

房产小毛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