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平常心”?
为何古人论道总离不开这个“平常心”?
若是这“平常心”与“道”相等,那它是否还能如常人津津乐道的那样平常?
其实,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处世心态。它更像是一种“常态”,是需经过一定修养方可具备的,它犹如一种贯穿终身的“处世哲学”。
如孟子所言:“仁为心,义为路。”说到底,平常心这一概念,其实是由“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观念凝聚而成的。
作为一种处世态度,它有着更加深远的含义。它可以通过淡泊、忍辱、仁爱等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一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的心态。
然而,“无为”,并不等于提倡无所作为;“无争”,也并不等于不敢与恶势力抗争。
平常心,是经历磨难、挫折后的一种心灵感悟,一种精神升华。它让我们从纷繁的私欲中解脱出来,心境淡泊,志存高远。
它让我们在孤独寂寞中走过泥泞风雨,默默播种与耕耘。它同样也让我们在创伤之后得以抚慰,化解恩怨,净化心灵。
简而言之,在人生的道路上,怀揣一颗平常心,就如同乘坐一叶扁舟,从物欲横流的江河中逆流而上,抛开名利的羁绊,悠然自得地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
这不仅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对内心的呵护。
保持内心的平静,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活就是一场辩证的旅程,它教导我们,融入平凡的人和事之中,才能铸就不凡的人生价值。
正如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只有以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境,去细细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去洞察并超越人世间的功名利禄,才能抵达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犹如一盏清茶,慢慢渗透人生的真谛,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切看似平常,实则非同寻常。
平常心,实非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