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伦,国共内战中最大的叛徒,三次反水投靠国军结局如何?

历年壹沫 2024-01-06 11:40:22

1947年春,东北某解放区。林彪将军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这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年军官,冷冷地问:“杨朝伦,你可还记得四年前在大石桥,我亲自接见你们184师来投奔的场景?”

杨朝伦抬头望着林彪,声音颤抖:“报...报总司令,当时确实是您亲自前来迎接,小的心存感激......”

“那你三番五次反水投靠蒋介石,就是要报我的‘恩’吗?”林彪冷笑,“先生有意思啊,为了一个师长的位子,不惜玩弄师里兄弟的性命!”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云南边陲组建起一支杂牌军,成员多是地痞无赖。这支队伍在师长潘朔端率领下,表现骁勇善战。尽管屡建奇功,它却始终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

因为潘朔端曾公开赞扬红军,被认为政治立场可疑。1946年这支队伍编为国军184师,在与解放军作战中表现不佳。

5月,潘朔端决定率全师6000多人投奔解放军。团长杨朝伦带领一小部分人拒绝,后来趁机出逃回国军。杨朝伦表现残忍,屠杀平民,成为解放军歼灭的对象。

杨朝伦逃回国军后,立刻获蒋介石重用,重新组建184师,任命他为师长。杨朝伦带领这支新184师对解放军发动疯狂进攻。

每次经过解放军驻地,他都命令手下军官对当地百姓进行残忍洗劫,无数无辜的老百姓惨遭杀戮。

1948年初,杨朝伦率新184师1000多人在辽西某县被解放军一个营围困。杨朝伦让手下的一个连长带上白旗冒险出去请求投降。那名连长刚一露面,就遭到解放军密集射击。

连长只来得及大喊一声“别开枪”,便倒在血泊中。杨朝伦眼看大势已去,从袖管里抽出一张布条系在枪管上,抱头鼠窜跑向对岸。

只听“砰”的一声枪响,跑在最前头的杨朝伦应声倒地。原来那名连长是他的心腹,他让心腹去送死,自己借机逃跑。

两天后,伤重不治的杨朝伦被解放军搜山队从山溪边救起。得知杨朝伦没死的消息,林彪大为光火,立即令将他押解到东北军区总部,用胶带死死捆住,丢进阴暗潮湿的地牢。

半月后,地牢门突然打开,杨朝伦听见熟悉的东北口音:“杨师长,你醒醒,跟我回去吧!”原来脱离掌控的那部分老184师士兵得知杨朝伦被俘,主动来解放军司令部求情。

再次获得自由的杨朝伦并没有悔改,他又背叛了这些前来相救的老战友。他重新组建部队,继续与解放军作战。直到1948年秋,在与西满解放军的决战中再次失败溃败。

这次杨朝伦清楚地意识到,旧184师几乎全军覆没,而且这支部队已名存实亡。他率领的50多人只是一小撮残部。想要依靠蒋介石重新建立一支184师,难度太大。

正当他筹划下一步时,西满野战军司令员张樾命干部郑重承诺:只要杨朝伦率部归顺,一切过往皆可不啻。

杨朝伦把握住这次难得机会,毅然率部投向解放军。起初他表现良好,甚至参与剿匪建功。

然而好景不长,1949年初他带人又一次投向国军。这次林彪再也容不下这个薄情寡义的人,发布明确命令全力歼灭叛徒杨朝伦及其残部。

经过艰苦追剿,1949年5月,杨朝伦部被解放军歼灭俘虏。杨朝伦浑身泥污地被押到东北军区总部。

看到前来质问自己的林彪,杨朝伦的嘴唇颤抖着:“林帅,请您作为同学,再给老杨一次机会,只要您肯,我愿带头追随解放军。”

林彪瞪视着他,语气冰冷:“这个决定权已经不在我。你认识潘师长吧,会让你做决定。”

与此同时,184师原师长潘朔端从部队返回,一进屋就扬手重重地在杨朝伦脸上抽了一记耳光,怒骂道:“算你小子死有余辜!多少次机会你都眼高手低,欺骗过我的兄弟们。这次再不将你严惩,我就难以继续站在部下面前!”

林彪静静点头赞同。最终,经群众会议讨论,认定杨朝伦罪大恶极,决定就地立即枪决。

杨朝伦瑟缩在椅子上,嘴唇哆嗦:“我再也不敢了......”密集的枪声终止了他的话语,184师这个臭名昭著的叛徒,在东北战场落下最后的帷幕。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反转不断的人生经历。杨朝伦这个人物,极端自私自利、薄情寡义。为了个人野心,不惜玩弄部下性命;为了自保,能瞬间背叛恩人。

他的反复无常与残忍冷酷,让人实在难以结交。但是,在叛军中不乏这类人物。也许正因如此,林彪最后的决断才会那么果决。

杨朝伦的投机反复,也暴露出国共内战最复杂的人性阴暗面。在那个时代,很多人被迫在不同阵营间反复,承受巨大伤痛。

我们不能简单以“叛徒”来打所有的烙印,而要反思,在动荡时期,恶果往往由种种因缘和制度共同推动。

如果能建立秩序统一的国家,任何出路渺茫的孤注一掷,任何残酷无情的选择,都将不复存在。

也许正因此,在内战结束后不久,潘朔端将军便由解放军转业地方工作。而184师所属的东北野战军,很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作为。

0 阅读:121
历年壹沫

历年壹沫

读着别人的故事,悟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