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疑:促脉是什么脉,主什么病证?

炎黄国医吴越 2024-12-09 09:29:39

《伤寒论》涉及促脉的条文不多,却多有争论,本文就此辨疑,以期将有关内容准确应用于具体病证。

《伤寒论》原文(数字是条文序号):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促脉是什么脉象?

现行中医教材:促脉(脉数+止无定数)。

《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之来与去都是数象,时不时停止一下再来)

李时珍《濒湖脉学》引“黎氏”语:如蹶之趣,徐疾不常。(像走路时脚踢到东西快要摔跤而快速往前踉跄一样,快与慢没有固定的节律)

李时珍《濒湖脉学》:“数止为促,缓止为结”,“促脉数而时一止”(促脉与结脉的相同之处都是中间有停止,区别在于数与缓。《伤寒论》178条:“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这一条讲了促脉、结脉与代脉的区别。)

促脉主什么病证?

李时珍《濒湖脉学》:促脉主“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等阳盛之病(如喘咳、狂斑、毒疽等),同时因内有气、血、痰、饮、食五者留滞而脉有中止。

显然,这个主病观点主要是针对内伤杂病而言的,不一定适合于伤寒等外感病。

《伤寒论》促脉主有内热的情形: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吴越理解:

太阳病,桂枝证,本应该用桂枝汤,医生却用了攻下法,导致病人腹泻、脉促、喘而汗出,这组症状表明“表未解”,又有内热。注意:这里的下利(腹泻)是热性的腹泻,不是寒性的。这个从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方也可以看出来,黄芩、黄连是清热燥湿止利的药,而葛根也不是温药,是升散阳明之热而能生津止渴的药。

那么,这一条文的促脉就是主内热的。虽然本病是由外感伤寒而来,但经过误下,已成为坏病,跟内伤杂症差不多了。这里的病机是误下,导致邪热内陷于阳明(所以有下利、喘),但表证未解(所有还有汗出),本质上属于太阳与阳明并病。脉象则是促脉。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吴越理解:

这一条跟34条有相似之处,这里的“下之”也应该是误下,因为太阳病不应该用攻下法。这里也有脉促,但不结胸(表明邪热没有内陷于胸部),当然也没有下利、喘而汗出的症状(表明邪热没有内陷于阳明),因此推断“此为欲解也”,就是说快好了,不需要治疗。

为什么140条会与34条不同的,因为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同样的病,同样的误治,不一定会有相同的病变。这一点也是很多“先验式”诊断者经常犯的毛病。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吴越理解:

第349条,脉促,手足厥逆(就是手足冰冷)——这里虽是厥阴证,但脉促表明体内有热,寒邪只在手足局部,所以可用灸法,温通手足经脉,同时引内热外出,就能愈病。

《伤寒论》促脉主有表证的情形: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吴越理解:

第21条宜与140条联系起来解读。第21条是太阳病,误下后出现脉促、胸满的症状,需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140条是太阳病,误下后出现脉促,但不结胸,这表明快痊愈了,虽有脉促,但不用管它。“胸满”应是比“结胸”轻一点,但本质上有相似之处。

第21条“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表明“脉促、胸满”是以表证这主,所以用桂枝去芍药汤着重解表。为什么去芍药?笔者有专文研究,《伤寒论》中凡有“胸满”都去芍药。在《辅行诀》中,芍药属于酸性泻肝药,其性主收,于“胸满”不宜。

第22条,其受寒比第21条重,所以加附子。注意:有些条文是承接前面条文而来的,不宜单独解读,比如读第22条必需连第21条一起读。

第21、22条的病理是怎么样的呢?同样也是太阳病误下,不过邪热没有内陷到阳明,也没有导致结胸(胸满比结胸轻),此时邪热还是在表为主,当然有了内陷之势——出现了胸满,所以仍用桂枝汤解表,但去芍药,避免邪热继续内陷。表证一解,胸满自去。

脉促主内热,为什么这里还用温热药桂枝去芍药汤呢?这是因为外感病的治法,以祛邪为第一位,可以用“热因热用”等从治法,不一定局限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正治法。第21、22条的内热是表邪因误下内陷而来,此时表证仍为主(内陷不深、不重),结合“病之来路即是去路”的理法,仍用桂枝汤解表,减去芍药不用即符合病机。

以上略解《伤寒论》促脉之疑,寥寥数语,开启一下话头而已,并不尽善。期待大方之论。

炎黄国医研学者吴越

2024年12月8日

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文化,如果文中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阳主阴从”高效养生法》等自助中医普及课程。

B、针灸系列:《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门一日通》与《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道一点通》等

C、经方系列:包括由浅入深的《分类讲病》《经方易用》《经方直用》《经方逻辑》等阶梯

其中,《经方逻辑》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

0 阅读:5
评论列表
  • 哇。中医好历害的伤寒论。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当然啦。中医这种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的的心态是如何来的 难道中医很小时候生病啦 中医父母开心的开酒庆祝

炎黄国医吴越

简介:传统文化精髓善解人生疑难;炎黄国医要妙呵护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