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或用对付伊拉克的方法,对付中国?一旦开战,卫星肯定不保

热情的小狐狸 2025-03-30 04:37:13

1991年的海湾战争,堪称是一场打醒全世界的战争,改变了人类对现代战争的认知。战前,伊拉克拥有百万雄师,5500辆坦克,7000门火炮,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

萨达姆参照苏联防御体系,修筑了沙堤、反坦克壕和铁丝网组成的立体工事,防线堪称“中东铁壁”。但在历经多国联军42天的空袭后,美军地面部队仅用100小时就将伊拉克军队击溃。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把卫星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卫星的“上帝视角”,让美军成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它不仅能对战场进行监控和情报收集,还提供精确的导航制导和实时的数据传输,帮助美军对伊拉克军队实施了一系列“降维打击”。

如果中美发生冲突,美国能否复制伊拉克战争的模式,来对付中国呢?

来自大洋彼岸的忧虑

未来的战争谁能掌握信息化优势,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其中卫星就是军队信息化的绝对核心。而且尤以美军对卫星最为倚重。

借助GPS定位系统,美军建立起一套贯穿全军的信息化作战体系。据统计,一个完成信息化建设的美军合成营,其战斗力比传统美军战斗营至少高出7倍以上,可以说击溃伊拉克陆军的一个旅不在话下。

美国陆军通过卫星技术,地面部队装备了能够进行敌我精准识别的“蓝军”系统,战时可以实时接收来自空中的侦察情报和指挥官的指令,有效实施大规模的空地一体作战。

美国空军大量装备由GPS导航的高精度制导炸弹,精确打击能力领冠全球。

美国海军也以卫星制导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对陆对海对空的精确打击体系。美国海军舰艇和潜艇能够在远离伊拉克海岸线的安全距离外,发射导弹精确打击伊拉克境内的关键目标。

2015年11月,美国媒体披露中国曾进行一次反卫星导弹飞行试验。消息指出,中国在西部库尔勒导弹测试场成功完成“动能-3”导弹大气层外拦截试验。

美国国防部官员指出,现有情报表明中国“动能-3”具备拦截导弹能力,但其主要用途仍为反卫星作战。

2022年7月,美军高层公开向媒体透露,解放军导弹部队不断增强的反卫星能力已经引发了他们的担忧。

这说明解放军的反卫星武器已经足以让美军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在未来可能到来的与中国的战争中,美军想在中国这里复制伊拉克战争的梦想,基本已经破灭。

反卫星武器的前世今生

美军强大战斗力的核心来源于高精度的卫星定位系统。有矛就必有盾,想从根源上削弱美军的作战能力,就必须想方设法具备能够克制卫星的反卫星能力。

不仅中国,美国、俄罗斯早就开始研究反卫星能力。

冷战时期,前苏联曾研发过一种被称为“焦土”的秘密武器。这种导弹发射后,会在近地轨道上释放出无数的子母弹,可以摧毁轨道上任何人造航天器,将近地轨道变为无用的“焦土”。但这种反卫星武器敌我不分,一旦使用,本方的卫星也会被攻击。

美国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索太空核爆反卫星技术;六十年代,研究用导弹打击低轨卫星;七十年代起,专注研发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在“标准”3型反导导弹初步实现了反卫星能力,在实验中成功击毁了处于低地轨道上废弃的美国间谍卫星。

我国军工部门在反卫星武器的技术路线上,同样选择了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直升式精确打击。2005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反卫星试验。在2007年我国进行的第二次反卫星试验中,SC19导弹成功击中一颗位于865公里轨道高度的已报废气象卫星。这次试验让我国正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反卫星技术的国家。

2013年1月11日,我们用DN2导弹成功摧毁了一颗位于中地轨道上的目标靶弹。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了动能撞击技术,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西方媒体报道说,我们的DN2导弹是一种超级武器,能够对付美国在太空中的任何威胁。

2015年,我国又迎来了第三代反卫星导弹动能3。这是一种地基直接上升式的反卫星导弹,由改装的长征11号固体运载火箭和动能杀伤战斗部组成。

最新披露的数据表明,动能3可以拦截高度在3.6万公里以内的任何轨道卫星,包括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导弹预警卫星、间谍卫星等。战时这些卫星都是敌人的核心军事资产。

动能3最高速度可达27马赫,每秒9公里,从纽约到北京只需12分钟。而美国的“萨德”系统拦截速度才8马赫。

在解放军西太平洋演习中,动能3仅用三分钟就打穿了模拟星链,五角大楼的雷达屏都没反应过来,靶标卫星就飞灰湮灭了。如果美国想要利用“星链”对我国进行干扰和攻击,我们可以用动能3导弹把它们打下来,让美国的“星链”变成“断链”。

反卫星武器的新变化

不过,中国目前虽然具有反卫星能力,但反卫星武器的打击成本较高,一枚弹道导弹的造价需要几百万甚至千万美元。

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通过火箭回收技术,把卫星的发射成本压缩到了极致,发射一颗卫星的平均成本还不到50万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要想把低轨道上运行的数万颗“星链”卫星击落,那么将为此耗费巨大的成本。而且我们这边打,马斯克那边还可以继续发,相对来说马斯克发射卫星的效率更高。

所以,马斯克的“星链”系统的确对中国很有威胁。

而且,现在马斯克团队还在研究超级运载火箭“星舰”,一旦研发成功,那么依靠弹道导弹破坏美国的卫星体系就难上加难了。

想要弥补中美在这方面的差距,中国必须尽早攻克火箭回收技术的科研难题,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紧盯世界航空航天科技高点,开展超级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

随着中国航天领域对民营企业的开放,数以千亿的民间资本和大量科研人员进入航天市场,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国版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中国版的“星链”也将到来,中国全球卫星组网能力会得到全面提升,为提高中国太空战水平奠定更广泛的基础。

就在我们期盼中国航天技术实现新突破,克制马斯克的“星链”对我们的制约时。我国高功率微波技术的最新成果,或许让“星链”的威胁变得不再可靠。

据港媒报道,中国科学家解决了高功率微波技术的瓶颈问题,使输出功率突破了1吉瓦的极限。就是说,如果过去的微波武器像小刀,那么现在就是一把电锯了。这项技术突破,提高了微波武器的打击能力,从过去攻击低空无人机,变成可以对更高、更远的目标进行实质性威胁。更重要的是,这套技术还能在Ku波段范围内发动电磁脉冲攻击——这可是“星链”卫星的主要工作频段。

“星链”的商业化模式让它的造价大幅降低,但成本低意味着抗干扰能力和硬件强度没那么高。中国的高功率微波技术正是瞄准了这一点。

而且微波武器的功率可以调节。和平时期,用低功率可以干扰敌方卫星,让目标卫星暂时失去通信或定位功能;在战时,高功率攻击能直接烧毁卫星的关键部件,摧毁对方的战场通信系统。微波武器的“光速”攻击,“星链”这样的卫星网络恐怕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2024年的中国航展上,中国展出了PLB-625E微波武器系统,这套装备的主要目标是无人机,最大射程5公里。尽管当时它的威力还无法与最新突破的1吉瓦技术相比,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在逐步将微波武器推向实战化。

今年3月18日,美国媒体披露了一则引发全球关注的消息。

美国太空军高级将领迈克尔·格特林声称,中国5颗卫星在近地轨道进行了高度复杂的“受控和同步相互接近与绕行”演习。

美方将这一行为解读为“太空狗斗”,

此次多颗卫星协同机动演习,展现了中国卫星在轨机动的高水平技术,被污蔑为可能具备潜在的军事用途。此次美方将中国卫星演习解读为“杀手卫星演练”,认为其可能对美方卫星实施干扰、破坏甚至直接摧毁。

这一担忧既反映了美国对自身太空安全的高度依赖,也折射出对中国技术追赶的深刻焦虑。

2017年9月13日《亚洲时报》网站刊发美国专栏专家比尔·格茨的文章,称中国正在建设包括反卫星导弹、激光武器、GPS干扰机和杀手卫星在内的高科技太空战武器体系,这将使中国在未来军事冲突中拥有优势。

格茨称,美国智库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刚提交了一份名为《外国太空战能力》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有能力攻击、摧毁或干扰1900公里至3.5万公里太空轨道上的500枚美国卫星。

文章称,报告专门提到了中国核电磁脉冲攻击卫星的计划,称中国反卫星导弹仅使用单弹头就可以瘫痪近地轨道卫星。文章称,一名中国官员曾公开威胁,将在台海冲突中发起核电磁脉冲攻击,在台湾以东1100公里上空的外太空引爆核弹,以阻止美军援助台湾。报告强调,凭借日益增强的反卫星战力,中国或将拥有精确毁伤近地轨道侦察卫星、中轨道GPS导航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导弹预警卫星的能力。这将有利于中国军队攻击美方卫星、地面设施和网络,摧毁破坏美军指挥控制体系,拒止美军进入太平洋、印度洋。

格茨称,目前中国正在部署2个陆基机动反卫星导弹拦截系统,还将以四级航天火箭或“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为基础,发展两款更大、更先进的反卫星武器系统。中国还在发展可机动变轨卫星,目前已确认有3颗天基反卫星拦截器在轨运行。下一步,中国可能还将发展变轨电子干扰器、太空捕手小型卫星、激光武器和自杀式爆炸攻击卫星等反卫星武器系统。

针对格茨的文章,一位中国专家指出,美国在发展外太空军事化方面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不仅在太空中卫星最多,遍布高中低轨道,各式军用卫星琳琅满目,不久前还再次发射神秘的X-37B。格茨和美国智库报告对此避而不谈,反而无端渲染中国和平利用太空是所谓军事威胁,实在毫无道理。

没有卫星的战争设想

面对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在战时遭到摧毁。美军高层不得不制定应对方案:战时派遣大量特种部队渗透中国大陆,在敌后用激光照射等其他手段为制导武器提供引导,将“人工”制导作为卫星失效后的备用方案。

美国伊拉克战争中,三角洲特种部队就使用过类似的战术,精确猎杀藏匿在沙漠中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发射车。实战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果。

美军特种部队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美军早期已经彻底摧毁了整个伊拉克军队的作战体系,伊军已经完全无法组织反击。美军凭借压倒性的信息优势已经牢牢把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形成了“单向透明”。

中美如果开战,从中国海岸线到第三岛链,都在我二炮部队的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内,是美军航母编队的绝对禁区。通过海上输送兵力几乎绝无可能。

这时候美军可以部署部队的手段,一是通过庞大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队将部队空投至中国大陆,但要面对强大的中国空军、陆地的立体防空体系,无疑大部分将折戟沉沙。二是出动特种部队乘坐隐蔽性极高的特战运输艇成功渗透进中国海岸线。面对大纵深的陆地国家,前线与后方指挥中心的距离可能高达数百公里,美军特战队员要怎样才能躲过布满整个乡村城市一切道路的天网摄像头,潜行数百公里不被发现?

根据2023年《国防白皮书》,中国目前有510万预备役部队和4000万民兵。加上我国还有一些准军事单位和人员,美军特战队员将面对的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无疑是送上门来的俘虏,还能有机会去为美军战机和导弹提供制导吗?

这种方案,更像是把美军精锐的特战力量往火坑里送。美国当然还有选择,就是网络攻击。

在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利用伊拉克向法国购买计算机的机会,偷偷给这批原本用于服务防空系统的计算机,植入了病毒。

战争爆发后,美国选择了激活这些病毒,导致伊拉克预警、指挥、通信和火控系统陷入瘫痪。

他们计划利用先进的网络攻击技术和手段,对中国军用通信网络、数据链路和控制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从而达到瘫痪卫星和其他作战能力的目的。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并加强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因此美军试图通过网络攻击来瘫痪中国战时信息系统,可能会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和安全风险。

同时,一旦美军对中国进行网络攻击,会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制措施,因为中国同样在互联网领域具有进攻能力,到时候中国的报复可能来的更加猛烈。

尽管美军在计算机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但网络攻击的效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目标系统的安全性、攻击手段的有效性以及攻击者的意图等。因此美军很难确保通过一次网络攻击就能完全瘫痪中国战时信息系统。

3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对外发布了一则英文消息,明确表态,不管美国挑起何种形式的战争,中国都将坚定地与之周旋到底。紧接着在3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又一次郑重指出:不论是所谓的“关税战”,亦或是“贸易战”,不管是“冷战”那种相对隐蔽的对抗形式,还是“热战”这般直接冲突的形式,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而且美国也绝无可能从中获胜。

中国已做好“任何类型战争”准备,美国敢跟,就顺手解决台海南海问题。

就如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说的:“美国别到处干涉别国内政,管好自己国内事就行了。”美国还是先解决好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社会矛盾加剧,种族、贫富分化、政府效率低下、贪污成风这些乱摊子吧。

自顾不暇,还到处插手别国事务,这就是典型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怪。

参考文献:

1.环球时报:美专家炒作中国反卫星武器:能摧毁500颗卫星

2. 中工网《美军寻求卫星“赋能”战场通信》

3. 光明网《美太空军力推“卫星扩散化”》

4. 观察者网《美军高级将领:中俄正建太空武器针对美国卫星》

5. 中国军网《军用通信卫星,美军的命根子》

3 阅读:1403

评论列表

KW

KW

3
2025-04-02 18:11

小道消息

美C

美C

3
2025-04-02 19:14

美国北约老是欺负那些小国,中国这么大,想降维打击太难了,我不打你算命大了,美国人又如何上甘岭变成伤心岭?!

用户10xxx51

用户10xxx51

2
2025-04-02 23:30

最烦这类、和平不不香吗,

用户16xxx16

用户16xxx16

1
2025-04-03 05:16

热情的小狐狸

热情的小狐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