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军烈士的妻子,已有新的社会职务,儿子5岁户口也解决了

热情的小狐狸 2025-04-02 02:56:37

2024年6月15日,兰州市烈士陵园内,陈红军烈士墓前摆满鲜花,全国群众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缅怀和敬意。四年前的同一天,陈红军同陈祥榕、王焯冉、肖思远四位戍边英雄壮烈牺牲。

勇于斗争,勇于胜利。面对进犯外军,四位英雄展现出来的誓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赤胆忠诚,感动着14亿同胞。陈红军牺牲时,妻子正怀着孕在家待产。如今他的妻子已有工作,儿子的户口也解决了。

一 从学生兵到陈营长

2009年,大学毕业刚毕业并且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的陈红军,得知征兵的消息,他没做纠结立即报了名,顺利通过考核,被分配到西部边防部队成为一名高原兵。据家人介绍,陈红军从小就有军人梦,崇拜军人保家卫国。高中时有同学参军,他专门向同学借军装拍照,还特别兴奋地对家人说自己以后一定也会穿上军装。

陈红军所在部队驻扎在喀喇昆仑,这里平均海拔在5500米以上,全年都是白雪皑皑,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区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人即便是躺着什么都不做,也跟在平原负重20公斤徒步差不多。

那里目之所及全是荒漠冰川,没有真正体验过那种环境的人无法真正理解那句话的分量:决定上高原保家卫国是出于当兵的理想,而年复一年驻守在那里则需要意志和信念。喀喇昆仑不止是高原边防线,更是边防军人用理想和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陈红军在这里扎根,一呆就是11年。

11年里,陈红军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先后升任排长、参谋、连长、协理员、股长、营长。在他读过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被重点标注: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这句话也成了他的军旅生涯的信条。

参军前,他所学专业是心理学,但参军之后就开始钻研军事,尤其是担任连长之后,快速掌握了装甲等相关专业知识。担任作训股股长之后,为了工作方便,他有时候干脆住在办公室。陈红军身上的那股拼劲,给同事和战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陈红军升任营长,也是最年轻的营长。他任职的机步营是边情紧急时支援一线的机动力量,当时正值全营从装甲步兵营向机械化步兵营转型。如何高效完成任务,对全营一把手的业务能力是个考验。这项任务对刚上任的陈红军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什么岗位都要建功立业,本着这个信念,他又一头钻进去,用不到2年的时间便让改制后的机步营形成作战能力。他带的营先后被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在战友眼里,陈红军除了工作几乎没有别的业余爱好,他那几本厚厚的工作笔记记录了他戍边11载的兢兢业业。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有为的营长军旅生涯永远定格在第11年。那一年,印度一边在克什米尔地区跟巴基斯坦冲突不断,另一边又在中印边境屡屡做出挑衅行为,中方始终保持克制,但印度不知收敛意图挑起争端。

二 印军挑起加勒万河谷冲突

2020年4月,印军公然违反两国签署的协议协定,非法越线修路架桥进行挑衅活动,导致中印边境局势骤然升温。到了6月15日,印军得寸进尺以搭帐篷的把戏进一步往前推进。边防部队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此前约定,派人前去交涉。

当时负责前去谈判的是边防团长祁发宝,没想到印军不但没有诚意,还使用钢管、棍棒、石块等冷兵器暴力袭击祁发宝一行人。外围的陈红军接到通知后立即带领机步营前去营救。印军组织了600多兵力,人多势众,而祁团长只带了几个官兵应战,落于下风。张红军的焦急全体现在车速上。有战士回忆,当时那段路车子简直飞起来了。路不通,张红军争分夺秒领着队伍趟着河跑步前进。

到了现场,他们就看到黑压压一片的印度官兵,拿着棍棒等武器围攻祁发宝等人。祁发宝是重点攻击对象,头部已受重伤。他高喊一声“保护团长”,就带着陈祥榕等人突入重围实施反击。一场冷兵器的激烈肉搏就此拉开。

陈红军、陈祥榕冲在前面护住团长,同敌军搏杀,后壮烈牺牲。肖思远在保护团长突出重围后,又返回营救战友,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边防军70多人的增援部队赶到后,一举将印军打散,带头挑衅的上校被当场打死,另有20多名官兵死亡,100多人受伤,还有50多人被俘。其他印度士兵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连伤兵也不管不顾了,那场面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印军伤兵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后续又有不少死亡的。

在印军发动的蓄谋已久的大规模肉搏战中,解放军边防官兵作战英勇,除了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外,还有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救助战友脱险时牺牲。而印军损失了差不多有一个连的兵力。

陈红军牺牲时,妻子肖嵌文已经怀有5个月的身孕。当了为了保护孕妇和孩子,大家暂时隐瞒了陈红军牺牲的消息。几个月后孩子顺利出生,那一天刚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孩子出生后,肖嵌文才得知丈夫已经牺牲,作为志愿军后代,她表现得很坚强,称要把孩子好好养大成为像他父亲一样的人。

待产期间,肖嵌文得到甘肃省军区、省市县退役军人部门的照顾,产检有车辆往返接送、享受医院绿色通道的服务,孩子出生后跟随母亲户口落在西安市。考虑到肖嵌文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未就业,甘陕两省又对接教育部门,安排肖嵌文入职西安音乐学院。家人平安顺遂,烈士可以安心。

三 他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除了陈红军,另外3名烈士还都是不到25岁的大好青年。陈祥榕是零零后,高中毕业就应征入伍,是陈红军营里年纪最小的,他的人生刚开始就戛然而止。

肖思远是九五后,入伍前还是学生,志愿兵服役期满后,还坚持留在高原。他还期待跟女友举行婚礼,最终成了遗憾。王焯冉,跟肖思远同龄且是同批入伍,这位年轻战士牺牲前对获救战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他牺牲了,帮他照顾家中老娘。

还有他们的团长、身受重伤的祁发宝,1979年生人,1997年参军成了驻扎在西藏阿里的边防兵,这一干就是20多年。早年他带队骑马巡逻,穿梭在悬崖峭壁和飞湍瀑流之间,每一次都是险象环生。有一次马失前蹄他摔在悬崖上,当场昏死过去。

这样的险情并没有吓住祁发宝。他上千次带队巡逻,80多次执行边境管控行动,20多次带队负责急难险重任务,40余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有十几次跟死神擦肩而过,他的军马都换了五六匹了,但他从未退缩。

多年来任务在身祁发宝很少回家,有时执行任务几个月不能联系家里,连老父亲去世他都没能回去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祁发宝的部队里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对峙时干部在前、战士在后,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一条在张红军的营里得到充分贯彻。据战士回忆,有一次张红军带着战士们巡逻,夜里宿营时他把运输车让给了义务兵和一些身体不舒服的官兵,自己和班长、骨干、党员一起在外面和衣而睡。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代代传承。

那场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牺牲时陈祥榕还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可以看到,新时期中国军人依然保持着传统风貌,以少胜多并不奇怪。

戍边很艰苦,祁发宝有过多次换岗到条件更好单位工作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当被问及原因时,他说,如果大家都不愿留下来,那边疆谁来守?朴素的话道出了朴素的家国情怀。多年来,祁发宝先后获得了兰州军区戍边先进个人、新疆军区优秀基层主官等多项荣誉,并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立功受奖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忠于职守。

如今的加勒万河谷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石碑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八个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这里的山河见证了那场保家卫国的战斗,见证了戍边英雄们英勇作战,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正是有他们在,我们才有了边境永固,才有了国泰民安。向卫国戍边英雄致敬!

参考链接

澎湃新闻.泪目!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牺牲细节首次披露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637349

新浪军事.牺牲烈士陈红军妻子发声:你在那边还好吗?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02-20/doc-ikftpnny8537760.shtml

凤凰网.以一当十,还原4名烈士参与的加勒万河谷冲突

https://i.ifeng.com/c/83zyHwOtdHx

0 阅读:7
热情的小狐狸

热情的小狐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