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经援助国民党。

1925年3月至1926年7月,苏联援助冯玉祥国民军
据米罗维茨科1967年《冯玉祥与国民军》一书记载,苏联援助冯玉祥国民军:步枪55万多支,子弹5千多万发,大炮48门,山炮12门,手榴弹10000多枚,机枪230挺,步枪3500支,迫击炮18门,3架飞机等等。
接受苏联援助之后,当时的武器装备除张作霖东北军外,就属冯玉祥西北军,吴佩孚的联军在其次。
1925年~1926年,苏联援助国民党黄埔军校,支持中国的北伐。
苏联派出了多名军事顾问和教官,如鲍罗廷、加拉罕等。
与此同时,苏联赠送了大批武器和装备,如步枪、机枪、手榴弹、炮弹、地雷等,
1926年,为了支持中国的北伐,苏联 援助国民政府苏式来复枪14000支,日造来复枪4000支,子弹数百万发。火炮24门,炮弹1000发,机枪90挺。是当时北伐的主要军事物资来源。
然而,十年内战中(1927年~1937年),红军两次付出惨重代价,获取苏联援助两次落空?
一、南昌起义后为获取苏联援助攻打广州,起义军损失惨重。

7月12日在汉口,党中央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特派员鲍罗廷指示中共“准备一些军队去南昌回广东,苏联援助给中共三十万美金,1.5万支步枪、30挺机枪和千万发子弹至广东汕头”。为此,临时中常委决定:从速南昌起义。
7月27日,周恩来组织在南昌会议上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包括贺龙的20军7000人;叶挺的11军13000人;朱德军官教育团500余人;蔡廷锴第十师5000人。起义军近3万人。
8月1日凌晨2时,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占领南昌城。
8月3日,2万余人的起义部队决定先夺取出海口,先后撤离南昌,向广东进发,先取东江,以获得苏联方面的武器援助,在广州重新建立革命根据地,准备下一次北伐。
蒋介石命钱大钧、黄绍竑、陈济棠等人围追堵截,一路之上,起义军损失惨重。
历经艰难,南昌起义军到达广州三河坝,为接应苏联援助的军火,叶挺、刘伯承等率军一万余人,向潮汕进发,朱德与周士第的25师3000余人坚守三河坝,阻击尾随而至的敌军。
起义军占领潮汕后,遭到敌人的分割围歼。蔡廷锴第十师5000人出走,欧震所部临阵倒戈,导致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1927年10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残余800人撤往井冈山。
二、西路军为获取苏联援助 北上打通国际路线,几乎全军覆没

1935年6月,中央红军跟李先念领导的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成功会师,6月26日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会议上确定北上的目标。
1936年,红军经历长征到达陕北。举步维艰,连吃饱饭都成问题。面临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和物资短缺。
1935年底张浩回国,带回斯大林亲笔信,欢迎中国的党组织带领军队,靠近苏联边界,苏联为红军提供上万人的武器弹药。
这就是苏联承诺要提供的1000吨军火,此消息让红军看到了曙光。
为此,在1936年10月,红军组成西路军,由徐向前率领西征,为了打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通道,获取苏联援助。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作战,在给予敌人的大量杀伤同时,西路军2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三、苏联援助落空的原因

首先是获取苏联援助,这只是个苏联口头承诺。是我党的一厢情愿,认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援助是天经地义的。
1927年9月,南昌 起义后我军攻占潮州和汕头之后,殷切期盼共产国际的援助并未能出现在汕头。
其中,苏联顾虑西方列强的干涉是一方面原因。英日美法等列强借口保护侨民和领事馆,派军舰封锁汕头海面。另一方面苏联并没有实际举措,派出援助船只。
其次是,苏联的政策摇摆不定。
在西路军打通国际路线上,苏联的态度变得暧昧起来,既不明确拒绝援助,也不积极推进落实。援助地点一变再变,先是说在外蒙古,后又选择新疆哈密。既担心苏日关系紧张,日军飞机轰炸,后又担心盛世才设卡不放行。从陕北到哈密5000里路程,红军真是千难万险。
出于维护苏联自身远东利益、防范日本等需要考虑,斯大林延续列宁支持国民党的方针,期望借助国民党掌控下的中国,构建一道稳固的东方防线,抵御日本的外部威胁。
共产国际所主导的世界革命,往往让位于苏联的自身利益。从自身的安全利益出发,对于中共的支持口惠而实不至。
最后是,苏联始终认为国民党才是中国的主流力量。
在党中央毛主席看来,在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汇合后的红军,再加上东北军的20万大军,红军和西北军各几万人马,便完全有能力控制整个西北,以兰州为中心建立三位一体,在西北联合建立西北国防政府,成为一只重要力量。
而苏联不这么看。在斯大林看来,从张作霖的绞刑李大钊,到张学良的中东路事件。苏联是不信任张学良的东北军。西北军刀客出身的杨虎城不成气候,而红军又很弱小。
斯大林虽然答应给中共援助,但与此同时,他也在和蒋介石暗中接触。
从1937年10月至1939年10月,苏联共计向国民政府提供了985架飞机、1300多门火炮、14000多挺机枪,以及各式轻武器。仅陆军武器就可装备20个整编师。
最终,苏联援助红军只是一种口头承诺,没有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