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韩国的全球国家政策与中韩关系发展

幼萱解析 2024-03-07 21:41:36

自2022年5月尹锡悦总统就职以来,韩国的新政府在其外交关系中启动了一个新的方向 。 这 项 新 外 交 政 策 的 核 心 是 , 韩 国 应 努 力 成 为 一 个 “ 全 球 枢 纽 国 家 ”——韩国致力于成为一个更具影响力的中等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重点是在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与合作的基础上促进自由、和平和繁荣。引入GPS概念作为韩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理由来自于其长期以来追求的总体目标,即制定一个更加自主和独立的外交政策。除此之外,尹锡悦政府引入GPS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于前任文在寅政府以朝鲜为优先的“双重效忠”的失败策略。此外,更复杂、更危险的全球战略环境——包括日益加剧的美中战略竞争、俄乌战争,以及新冠肺炎带来的挥之不去的公共卫生和经济威胁——也刺激了其政府实施政策,以加强韩国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以外的角色和责任。

本文旨在探讨尹锡悦政府的GPS概念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由于美中战略竞争所带来的挑战。首先勾勒出尹政府所理解的GPS概念的基本轮廓,然后重点讨论中国如何通过识别和利用可能对美韩联盟造成分裂的楔子问题来扰乱尹锡悦以GPS为导向的外交政策。最后,根据中国的这一战略为韩国提出政策建议。韩国作为“全球枢纽国家”,能否通过向美韩联盟倾斜来实现超越自己的目标?也许自相矛盾的是,尹锡悦政府的GPS概念打算首先通过巩固美韩联盟来增强韩国的中等国家外交角色(无论是在地区还是全球范围内),而美韩联盟主要致力于维持朝鲜半岛的稳定。这是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因为保守派认为在文在寅政府的五年中(与美国的特朗普政府重合),美韩联盟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

在尹于2022年5月就职后,政府有机会在拜登总统访问韩国之际开始实施其联盟优先事项。除了众多经济、技术安全问题外,拜登、尹锡悦在峰会上还讨论了几个与半岛有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恢复美国和韩国的全面军事演习。(演习在特朗普和文在寅总统执政期间被降级甚至是暂停,现在它们需要重启和扩大,以支持美韩两国对不断增长的朝鲜安全威胁的威慑和防御能力。)拜登和尹还讨论了重启并扩大威慑战略和磋商小组的问题,并重申了重新关注推动朝鲜无核化的声明。尹锡悦政府将与拜登的峰会作为一个机会,将美韩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一个更全面的伙伴关系,超越了安全和国防问题,涵盖了多层面的经济和外交领域。在这方面讨论最多的项目是尹表示支持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声明(尽管在峰会召开时该框架尚未推出,而且人们对此知之甚少)。

拜登、尹锡悦峰会的联合声明还详细描述了美韩在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先进机器人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技术合作。其中大部分还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在合作方面还是在基础技术方面)但美韩都决心推进这些努力,以巩固供应链并在关键部门建立弹性。除了对半岛和美韩联盟问题的安全关注,韩国还采取了措施,通过扩大韩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作用以及深化韩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三边关系来实现GPS政策。从文在寅政府开始就推动韩国与东盟和大洋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多样化,而尹政府也在继续努力。尹锡悦出席了2022年东盟+3会议、在泰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G20会议。此外,韩国将在2022年底发布印太战略,旨在确定该地区的一些战略目标。尹政府上台后,韩日关系有所好转。

正如他在竞选期间所承诺的那样,尹正试图在1998年《韩日宣言》的基础上恢复和推进双边关系(该宣言在文在寅政府期间被搁置一旁)。尹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主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进行了非正式会晤,并与有影响力的日本议员(前首相)麻生太郎会面,讨论两国应该如何应对朝鲜日益增长的好战行为。韩国和日本的外长和其他高级官员之间也经常举行会晤。在日韩之间仍然存在着深刻的历史问题,但韩国已经为改善关系做出了努力。日本是否会给予积极回应和回应时间还有待观察,但就目前而言,双边关系正处于前瞻性的轨道上,是建立美、日、韩三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拜登政府的愿望,也是韩国可能利用其联盟在半岛之外拥有超强影响力的另一种方式。尹锡悦接受了参加2022年马德里北约峰会的邀请,成为第一位参加北约峰会的韩国总统。

出席会议标志着尹锡悦的战略明确性,即韩国打算扩大与志同道合的自由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结盟,尤其是韩国参加北约峰会是在与由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所谓“亚太四国协调下准备的。这种小型的安排既预示着印度-太平洋问题溢出到欧洲-大西洋安全领域的方式,也预示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欧洲的安全形势现在影响到印度-太平洋的安全形势。在这方面,还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出席北约峰会的时候,首尔正与华沙就向波兰提供武器以补充波兰库存进行深入谈判。最近,韩国已经同意向美国出售炮弹,以运往乌克兰。尹政府的GPS战略在理论上涉及在全球范围内对多边主义的承诺;捍卫和平、主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支持自由和民主等价值观的普遍性。到目前为止,在尹政府的领导下,这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是雄心勃勃的,

但却只是言辞上的——尹政府在2022年美国-韩国首脑会议宣言中支持批评缅甸侵犯人权和俄罗斯严重侵犯乌克兰领土主权(包括对俄罗斯实施国际制裁)的措辞,成本就很低。对于保守的尹政府来说,成为2022年联合国谴责朝鲜侵犯人权的决议的共同提案国也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GPS战略的“全球”方面的其他内容更加具体,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和为全球卫生安全议程提供2亿美元(四年)。龙争虎斗:中国通过美韩同盟对韩国GPS战略的战略韩国的GPS外交政策战略和美韩同盟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的崛起成为挑战美国在印太地区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这对美韩联盟和韩国通过其GPS战略扩大其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尝试都产生了显著影响。更具体地说,随着韩国和美国加强同盟合作,以及韩国推出其全球定位系统战略,中国需要以联合方式对这些努力——

试图在半岛和作为全球定位系统战略基础的“全面”联盟的更大作用方面,在美国和韩国之间制造隔阂。有人指出,这是朝鲜一直以来分裂韩国和美国的努力的补充。尽管如此,中国对美韩联盟的战略逻辑(包括韩国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的外交政策方针)与中国自尹锡悦上任以来的实际行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差异。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驻韩国大使偶尔会发表一些试图影响美韩联盟关系的言论——例如,暗示美国把韩国当作美国想要与中国 "脱钩 "的附庸,或者华盛顿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立场是危险的、排他性的,这将对韩国不利。但自尹锡悦就职以来,中国对韩国的公开态度明显平和。中国派了一位重量级人物—参加尹锡悦的就职典礼,

而韩国外长朴瑾与中国外长之间的会晤总体上没有发生(公开可见的)重大摩擦,即使韩国对其主权国家的特权以不符合中国利益的方式行事持相对强硬态度。对加强美韩安全合作进行经济惩罚也很有限。简而言之,尽管在尹锡悦就职前有人担心中国会迅速开始对韩国的总体外交政策,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但韩国似乎从中国的某种良性忽视中受益,这也许是中国对新冠疫情的关注以及为使中国所做的努力。尹锡悦政府利用这一停滞期试图重启与中国的关系,因为从一开始尹就强调与中国的合作(在建立相互尊重关系的基础上)。这一合作涉及诸多领域:包括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朝鲜的无核化以及促进共同利益(包括气候变化)。在尹锡悦的领导下,韩国政府一直表示,

韩国不希望将任何特定国家(此处理解为中国)排除在国际合作之外,并建立了各种沟通和战略对话渠道,以避免韩中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人们希望,与中国的明确沟通和中国的良性互视将使韩国有一个相对的机会泡沫,按照原则发展其外交政策的影响力(以及专注于加强对朝鲜的威慑)。然而,很少有专家认为这种做法对韩国来说是可持续的,他们怀疑最终是否有兴趣按照韩国至今为止所表示的条件发展升级的双边关系。相反,大多数专家推测,尹锡悦政府甚至要维持韩中关系目前这种稳定但没有雄心壮志的状态,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关系。这种悲观情绪源于这样一个事实。

他可以自由地以一种更容易接受风险的方式追求所认为的中国地区利益。其次,这是因为韩国向来在两件事上依赖中国(不断发展的经贸关系和对朝鲜事务的援助),这不太可能以对韩国有利的方式发展。让我们按顺序处理这些问题。首先,毫无疑问,中国希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与美国争夺地区主导权,这是到2049年成为世界领先大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也知道,美国的联盟架构代表了美国处于相对优势。因此,中国的战略包括削弱并最终瓦解这些联盟,以巩固中国对目前是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的邻国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与欠发达和不太重要的菲律宾相比,似乎是一个比日本或澳大利亚更弱的联盟关系。随着转而采取措施向美国的盟友(如韩国)施压。

但这是有风险的,并且会产生阻力,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不对称优势:可武器化的经济(贸易)依赖。以韩国为例,自2012年对华贸易额超过美日贸易总和以来,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在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依赖日益增加的这十年中,由于需要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关系,韩国的外交和安全可操作性受到严重和频繁的压力。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对韩国同意在其领土上部署萨德而进行的施压。但在未来短期以及中期内出现的可能性会增加。事实上,与中国的另一场潜在的争议具有明显的可能性。随着朝鲜加速导弹试验和发展其核武器计划(包括潜在的战术核武器的发展和部署),韩国(以及潜在的美国)越来越多地考虑在朝鲜半岛部署更多的导弹防御资产。

尹锡悦政府已经告诉中国,它不认为自己受文在寅总统谈判达成的“三不”政策(不在朝鲜半岛部署更多的萨德,不与美国主导的区域导弹防御合作,不与美国和日本发展三边联盟)的约束,因此基本上表明它愿意再安装一个萨德。然而,中国很可能会对这样的发展进行强力反击,迫使韩国在其安全(以及与美国的联盟军事合作)和对韩国经济稳定和繁荣十分重要的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之间做出选择。更糟糕的是,中国可能会对朝鲜以韩国为目标的各种挑衅行为开绿灯(甚至积极协助),更不用说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平壤的决议,加大对朝鲜的经济援助。对中国来说,这将是一个咄咄逼人的立场,但鉴于中国希望限制美韩安全合作并破坏美韩的联盟关系,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当然,这种情况会使韩国的战略更加复杂,

因为它依靠与美国的坚实基础作为跳板,在朝鲜半岛之外采取更加雄心勃勃的外交政策措施。中国对韩国与日本更紧密的关系感到不满,尤其是在美国主导的印太倡议背景下发生的关系。然而,在岸田文雄,尹锡一直在坚定地追求改善与日本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国内环境对实质性地改善日韩的关系并不有利,但随着尹锡悦和岸田的上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首先,朝鲜导弹试验和核计划发展的增加(特别是潜在的第七次核试验,这次可能是战术核弹头)可能会加速加强美国的两个盟友之间的安全和防务合作。这有可能标志着美日韩三边安全和防务合作的趋势,这对台与大陆都是很大的影响。中国几乎肯定会想出一些策略来惩罚韩国的这种做法,再次迫使韩国在安全和经济之间做出权衡。

中国还对日韩关系的另一个新发展感到担忧,即上述出席2022年马德里北约峰会的“(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小型多边组织。这个集团是否会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但原则上它正好符合尹锡悦的战略的精神,因为它建立在印太地区安全与在其他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外向视角之间的对称性基础上。中国显然认为它代表了美国联盟架构中相互吻合的欧洲-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元素。在马德里峰会之前,中国发表了一份声明,谴责参与并警告印太国家不要组建“排他性”集团。就韩国与中国的关系与其GPS愿望之间的紧张关系而言,至少还有两个风险是韩国所担心的:(a) 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技术和经济安全伙伴关系(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因此会激怒中国,以及 (b) 可能出现与台有关的突发事件,

这可能会拖累韩国。前者对韩国来说已经是个问题,因为尹政府认为有必要同时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和 Chip4 联盟(由美国牵头,还包括日本和台湾地区)。显然引起了中国方面的怀疑,认为其将中国排除在外和制定标准的功能是为了试图减少中国对周边地区国家的经济影响力(这是相对于中国的不对称优势,是其战略工具箱的核心部分)。然而,由于仍处于虚无的阶段,而且不能保证它将变得更加强大或在美国总统政府的变化中幸存下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于对参与国发出模糊的言辞警告。如果一个专属的变得更加强大和持久,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韩国可能会发现自己是首批面对中方愤怒的国家之一,从而迫使韩国进行外交防御,并必然限制以为重点的努力。

中国任何对台统一的举动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将被迫作出反应(要么作为积极参与者,要么至少是美国从半岛撤军以协助台湾),从而牵连到韩国。这种情况对韩国来说有明显的、极高的风险:朝鲜可能利用台湾的突发事件转移注意力,使其以某种方式攻击韩国;而中国可能对韩国的机场和港口,以阻止或推迟从朝鲜半岛向台地区部署军事资产。不用说, 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需要关注眼前的国家利益,韩国的战略在目前的形势下几乎肯定会成为牺牲品。结语正如他的 愿景和随后的支持性政策变化所指出的那样,韩国总统尹锡悦已经公开了他打算加强美韩联盟作为韩国安全、技术和经济的基础,这将为首尔提供强大的增长地位其外交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更大。

他在美韩首脑会谈和北约峰会上的各种承诺,以及在东盟会议上的发言,都证实了他的新外交方向。他致力于重振韩国的多边外交,将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印度-太平洋地区在全球和地区的多重挑战中动态联系起来。尹锡悦政府打算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规范、价值观和条例的方式部署其外交。但是,尹的概念可行、持久、成功实施的关键是管理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外交,甚至可能是军事压力。尽管尹锡悦政府建议韩中在安全和环境问题上进行双边合作,建议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强调韩国无意将任何特定国家排除在多边对话和公约之外,但中国对美韩联盟的加强的怀疑和不满将导致它试图从韩国那里获得让步,从而破坏同盟关系。传统上,中国朝鲜半岛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与韩国和朝鲜保持友好的关系。作为对这两个国家都有重要影响的独特大国,

中国一直扮演着朝鲜的外交靠山和经济生命线的角色,而几十年来,中国也一直是韩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伙伴,是管理朝韩事务的重要推动者。尽管朝鲜几乎进行了任何军事挑衅,但中国一直致力于支持朝鲜的政权稳定。如果没有中国支持朝鲜的坚定承诺,很难想象朝鲜最近的一系列导弹挑衅和很可能的第七次核试验。同样,中国也在推行一种方法,即使在尹锡悦政府的领导下也要保持对韩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考虑到中国的各种不利条件,包括尹锡悦的亲美概念,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影响力的减弱(韩国在一定程度上努力使其经济多样化,远离中国),以及中国在调解朝韩对话中的过时角色,中国目前面临着与韩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巨大困难。因此,中国可能会专注于胁迫韩国不要进一步发展与美国的关系。因此,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主要建议是尹政府应根据手头的问题,

有区别地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首先,韩国应该推动加入和填补多边、多边团体参与——包括IPEF、Chip4、AP4,甚至可能是合作(如果可能的话)——而不用担心中国。也就是说由于韩国参与这些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发展利益,而且由于这些团体中有许多主要是关于技术和经济安全的,台湾回归的问题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中国视其为核心重大利益。如果中方感觉到韩国正在考虑干预假想中的台海突发事件,中国很可能会以非常严厉的措辞对韩国。因此,韩国应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台海问题。

0 阅读:0
幼萱解析

幼萱解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