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笔记20: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下)

永哥历史 2024-05-19 05:24:23

12、与一胜再胜后的亚历山大手下的马其顿将士盼着停下来、搬师回巴比伦大行封赏不同,亚历山大执意还要四处征战,他向北一直打到药杀水,也就是今天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锡尔河流域,向东一直深入到阿富汗和旁遮普。

13、问题是这些地方又远又穷,大多是未开化的部落山民,征服成本极高,又很难有税收贡献,甚至很多地方都超出了波斯帝国的疆域。加之,亚历山大征战这些边境地区的战损,也远远超过了他与大流士三世打的三场大战役。那他为什么还要在边陲地区整整征战了七年之后于公元前323年才回到巴比伦呢?

夏尔·勒布伦《亚历山大大帝进入巴比伦》,约1664年绘

14、这第一个原因是亚历山大对其东征的希腊联军的忠诚度不放心。亚历山大东征的希腊联军是4万步兵和5千骑兵,其中马其顿人只占了不到一半,其余是希腊各城邦凑的联军。

15、一方面是因为联军中的希腊人习惯于小城小邦,自由独立惯了,对马其顿的霸权心里根本不接受。另一方面是因为联军中的马其顿军的核心班底是腓力二世留下来的,腓力二世活着的时候就让他新王后的叔叔阿塔鲁斯领着一支军队去小亚细亚打前站;尽管腓力二世死后,阿塔鲁斯就被亚历山大暗杀掉了,但如此构成的马其顿军的忠诚度就要打个问号。

16、亚历山大执意四处征战的第二个原因,是在征服了埃及之后,亚历山大的心路历程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要让希腊人和亚洲人一体化,亦即亚欧一体化。所谓亚欧一体化,其实就是亚欧埃及化——圣杯与剑的合体,君王与祭司的互相加持。

17、这是因为亚历山大在打败了波斯、特别是征服了埃及之后,深切体会到了“皇帝之贵”。亚历山大一来,埃及的祭司们为了翻身,马上宣布亚历山大是阿蒙神的儿子。这之后,埃及人见到亚历山大就下跪,这让亚历山大充分认识到君王与祭司、圣杯与剑合体的好处。

18、而这恰恰是希腊世界没有的东西。所以他照葫芦画瓢,要求希腊各城邦承认他是神。希腊人把这当笑话,斯巴达人则调侃地说:“如果这能让他高兴,那他就当自己是个神吧。”

19、亚历山大要让希腊人和亚洲人一体化。换句话说,就是要把马其顿人改造成亚洲人,改造不成的话,你滚回去。办法当然要从军事上想。

20、所以在征服了埃及,尤其是在征服了巴比伦之后,亚历山大就着手招募本地青壮加以培训,短短五年时间,亚历山大麾下就有了3万名合格的亚洲战士。同时,他也为波斯贵族提供了上升通道,波斯贵族不仅被编入马其顿骑兵团,其中的九名佼佼者甚至加入了最核心的王家卫队。

21、这体现了亚历山大在当时就意识到,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以亚洲为大本营,亚洲士兵为基本盘来重建他的统治基础。因为亚洲无论是从人口还是财富来看,都是希腊世界完全没法比的。

1881年木刻版画《亚历山大大帝的婚礼》

22、为此,亚历山大大力推动双向通婚,他还举办了一个集体婚礼,让身边91个马其顿贵族与波斯贵族通婚。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娶了两个波斯公主。另外,普通马其顿士兵如果娶亚洲女人的话,亚历山大也会送丰厚的礼物。

23、与此同时,亚历山大以手上掌握的亚洲兵为支撑,压服了闹事的马其顿士兵,在成功地把1万名马其顿老兵送回了家的同时,一纸敕令,要求各希腊城邦接纳所有的2万在亚洲游荡的流亡者,并归还其财产。

24、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于发热,雅典非常不明智地发动了叛乱,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了,第二年,在马其顿的命令下,雅典将政治体制由民主制改成了寡头制,古希腊的古典时代就此落幕。

根据狄奥多罗斯·西格斯的描述所绘的亚历山大的送葬队伍

0 阅读:21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