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nirvana
壹写了那么久正史,今天轻松一下,来讲一个古时候的一个志怪故事吧。
我们知道,在古代,对于镜子这个东西,早在后汉文《镜铭》里面就有记载,说是镜子能够“洞照心胆,屏除妖孽”的说法。
所以你看现在网上还有很多人给你日北,说啥子镜子不能对着卧室大门啊,不能对着什么厕所门啊,不能对着客厅中堂啊,都是这么自古传出来的。
今天的故事,也是关于镜子的,但是这个镜子呢,它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隋朝时期,那时有个人,叫王度,他有个很牛逼的老师名叫候生,家住汾阴县,博古通今、奇技傍身。
王度这哥们是侯生的忠实粉丝,对老师的尊敬简直到了“饭可以不吃,但师道不能不遵”的地步。
两人关系好得像什么呢?大概就是老师死后,遗产都愿意留给他的那种程度。
于是,在侯生临终前一段时间,就把一面古镜交给了王度,告诉他这古镜可以挡百邪,护你周全。
王度很珍惜这个镜子。
要说这镜子,功能方面王度倒是一时没发现,但是这工艺水平着实牛逼,镜子直径八寸,工艺繁复,细节满满——镜背的中心雕了一个麒麟蹲着的造型,周围则排满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大神兽,按照四方方位整整齐齐地摆列着。
在神兽的外层还嵌了一圈八卦纹,八卦外又是十二辰位,每个辰位旁边还各自配上了小动物(你猜对了,就是对应十二生肖的吉祥物)。最外圈还刻着一排二十四个符号,这些字看起来像是隶书,但又完全不是正经字体。
侯生给王度解释说,这些符号其实是“二十四节气”的象形文字。
更离谱的是,这镜子居然还自带太阳能展示功能。
只要太阳一照,镜背上的这些纹路和符号就会立体起来,清晰得像是刚刻上去一样,一笔一画都分毫毕现。
除此之外,镜子的材质也超出寻常——如果你轻轻敲一下镜面,那声音就像洞箫一样悠扬绵长,可以回荡一整天。
王度对此也很疑惑这镜子的由来,后来侯生就告诉他,这宝贝可是大宝贝,这么给你说吧,当年黄帝曾铸造过十五面神镜,分别对应月圆之夜的满月状态,而这面镜子,就是其中的第八面。
贰那么到了隋朝大业七年的时候,已经是御史的王度,带着家人、仆人准备回河东老家省亲。
在回家途中,一天天色渐晚,走到一个叫长乐坡的地方,就借宿到了一个叫程雄的土豪家中。
王度估计当时在社会上还是有些名望,所以土豪对他非常尊重,还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叫鹦鹉的婢女来伺候他。
王度走了一天,估计风尘仆仆,额,发型乱了,王度是个比较讲究形象的人,主人家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大餐,他想,赴宴那还是要有点仪容仪表吧,于是就想整理一下发型。
他让仆人去把自己的镜子拿来好整理一下仪容。
结果这一拿出镜子,后面刚才还满脸堆笑的婢女顿时脸色煞白,猛地跪在地上,磕头磕到额头流血,嘴里还喊着:“遭不住了,遭不住了,大叔,您快收了神通嘛!”
王度一脸懵:“勒是干啥子呢?大叔我就整理个发型,至于帅得把你迷成这样了吗,妹儿?”
他赶紧叫来主人程雄,问问这是咋回事。
程雄也是莫名其妙,挠了挠头,说:“王大人,这婢女本来不是我家里的,两个月前,有个路过的客人带着这个婢女,说她病得不轻,想寄住在我家,等病好了再接走。可他一走就再没回来,我确实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来历。”
王度心里一动,突然想起老师当年给自己说的话,一琢磨,心里咯噔一下:咦!难道真的是遇上啥子精啊怪啊的了。
于是,他猛的举起那面古镜,对着鹦鹉,虎躯一震,大喝一声:“妹儿,看这里!”。
果然,鹦鹉立刻大叫:“哎呀,饶命啊!”接着一阵颤抖,结果在镜子里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只狐狸的影子。
王度见状,心中恍然大悟,于是收起镜子,对鹦鹉说:“你先把自己的来历从头交代清楚,再说我能不能放过你。”
鹦鹉听了这话,连忙再拜,哽咽着讲起了自己的“千年老狐狸辛酸逃亡史”:
“不瞒大家,我呢,原来是华山府君庙前一棵长松下修炼的一只老狸,修了千年才有了化形的本事。可惜啊!
因为我老是变成人形骗人,被山神知道后,就一直被他追捕,最后又被逐出庙中,无奈之下逃到河渭之间。”
“再后来,我冒充人类,成了下邽县陈思恭家的义女,他家待我不薄,陈思恭的妻子郑氏对我更是如亲生女儿一般。后来他们把我嫁给了一个同乡人柴华,可是柴华性情暴躁,我和他实在合不来,就偷偷逃走了。”
“我一路跑到韩城县,结果被一个行人李无做抓住。他这个人简直坏透了,心狠手辣,我被他劫持着四处流浪了好几年。
前几天,他把我扔在程家,说改天再来接我,没想到这一留就是再也没见他了。
更没想到,今天竟撞上了您的天镜,一照之下,我哪里还有藏身之处?”
王度听完,也是半信半疑,问:“你这老狐狸,千年修行不做正事,专门变成人形骗人,这不就是害人吗?”
鹦鹉叹了口气:“变形本身并非害人之事,我只是想活下去罢了。不过,我确实罪孽深重,欺瞒神灵,违背天道,自然难逃一死。”
王度想了想,觉得这事是自己好奇害死猫,干得也不地道,就说:“那我放你一马,等会你自己走吧。”
鹦鹉苦笑着说:“您都用天镜照过我了,我还跑得掉吗?天镜在这里,我无论藏到哪里都会现出原形。再说,千年修行也不过一场空,生死早已看淡。
我呢,也只求您将镜子收起来,给我几杯酒,让我醉一场,最后再化为原形死去。”
王度见她态度诚恳,又可怜她身世悲苦,便收起镜子,邀请她上酒席。
席间,鹦鹉一杯接一杯,大醉之后竟跳起来翩翩起舞,还唱了一首让人听了头皮发麻的“离别歌”:
宝镜宝镜!哀哉予命!
自我离形,于今几姓?
生虽可乐,死必不伤。
何为眷恋,守此一方!
唱到最后,鹦鹉双膝跪地,向王度行了三拜,然后缓缓化作一只老狸,闭上眼睛含笑而死。
在场的人全都看呆了,久久不能回神。
叁因为发生了这件事,王度开始相信这镜子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工艺品了,对这镜子更加珍惜。
时间到了大业八年四月初一,王度正在御史台值班,这天风和日丽,午后闲得没事,他在厅阁里想偷摸睡个觉,结果朦朦胧胧间感觉天色怎么越来越暗。
正当王度揉着眼睛纳闷的时候,手下的吏员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大人,大日食啊!太阳都快看不见了!”
王度闻言立马起身,整理好衣冠,作为一名对天象颇有兴趣的古代文化人,他第一反应不是去感叹“天狗吃日”这种迷信说法,而是大步往家跑,他去干什么?
他是去看那古镜有什么反应没有。
结果——果然没让他失望!
镜子本来一向明亮如雪,可他拿出来一看,镜面竟然变得昏暗无光,像蒙了一层灰,怎么看怎么觉得它也在闭关罢工。
王度心中暗暗惊叹:“原来这面镜子,竟然真的跟天地阴阳之妙息息相关?否则为什么太阳失去光芒的时候,它也跟着暗淡无光呢?这真不是普通的东西啊!”
一边感慨着,他一边继续观察,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时辰,随着日食的阴影逐渐退去,太阳光慢慢恢复,镜子竟然也重新焕发出了明亮的光彩!
从那天起,王度注意到一个奇特的规律:每逢日食或月食时,镜子都会像是感应了天象一样,跟着变暗;而等到日月光辉重新回归,它的光彩也会随之恢复如初。
到了这年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王度和家人就在家中后院喝茶赏月,其乐融融,就在这个时候,王度的一个兄弟伙薛侠来找他耍。
这个薛侠有个癖好,爱搞收藏,恰好这次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把古剑,来王度这里显摆显摆。
王度一看这剑鞘,古色古香,雕龙画凤,左边的纹路是火焰,右边则是水波,整把剑更是光彩夺目。
薛侠不无得意的继续介绍说:“王兄,这个剑它有个奇特的地方,每到月圆之夜,只要把它放在暗室里,不点灯不点蜡,额,你猜怎么着?它自己就会发光,光照数丈,你不是有一面古镜吗,今天咱们比试一下怎么样,看你的宝镜和我的宝剑哪个瓦数高。”
于是二人当夜准备就绪,找了一间密室,所有窗门缝隙都封得死死的,确保没有一丝光线透进来。
薛侠把神剑放在房间正中,坐等它发光。
果然,不出一会儿,剑身开始微微发亮,淡淡的光芒逐渐扩散,最后照亮了整个房间,薛侠看着自己的宝贝,得意得不行。
可就在这时,王度默默地把他的宝镜拿了出来,随手放在一旁的座位上。
没过多久,神镜突然大放光芒,镜面发出的光辉瞬间充满了整个密室,亮得跟白天一样!
相比之下,薛侠的神剑顿时就像个暗淡的小电筒,再也看不见它发出的光。
薛侠当场惊得合不拢嘴,连忙说:“王兄快把你的镜子收起来,我看看我的剑到底怎么了!”
王度笑着把镜子放回匣子里,神剑这才重新亮起来,但这次亮度明显不如之前,只能勉强发出一两尺远的光芒,再也没有刚才夜灯的气势了。
薛侠看着自己的宝剑,很失落:“看来天下神器之间,也有彼此克制的道理啊!你的镜子能压我这剑,说明太阳之光果然强于月亮。看来太阳和月亮的光辉,终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肆不久后,王度作为京官外放,挂职芮城一年搞基层锻炼,芮城的衙门前,有一棵老枣树,粗壮得离谱,树围大得可以绕两三圈,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活了几百年。
让王度觉得诡异的是,这棵枣树在当地简直成了“神树”,前几任县令一到任,就得先给它烧香磕头。
如果不照办,轻则生病,重则出祸,甚至有人因此罢官而去。
于是,老百姓对它更加顶礼膜拜,修了不少小庙在周围,每年都大张旗鼓地祭拜它。
王度半信半疑,但是最后琢磨,还是认为这多半有妖怪,而且他认为妖怪这种东西,绝对不是天生的,肯定是人拜多了,反而把它养成了邪物了。
但是当时县吏们都一个个都跪着求他:“大人,这树不能不拜啊,否则全县都会有灾难的!”
王度实在没办法,只好随了民意,给这棵树象征性地烧了一炷香。
但他也没打算就这么算了。
他私下里总觉得这棵树不对劲,于是,他暗中把宝镜挂在了枣树的枝桠上,想试试看能不能镇住这棵树。
到了当夜,二更时分,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王度被震天的响声惊醒,急忙披上衣服跑到厅前一看,只见那棵老枣树被风雨包裹,树影在雷电下扭曲得像活了一样,仔细一看,发现确实有什么东西在树里挣扎。
王度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随着一道刺眼的闪电劈下,只听得咔嚓一声!
树下竟掉下来一条巨蛇!
那蛇紫鳞赤尾,绿头白角,额头上还清清楚楚地刻着一个“王”字,蛇的身上布满了裂痕和伤口,显然是在和镜子的力量对抗时受了重创。
巨蛇翻腾了几下,最终死在了树下。
第二天一早,王度命人将巨蛇拖出去焚烧,又挖开枣树的树根,发现树心果然有个大洞,洞里还盘踞着一条死蛇的残骸,估计是蛇妖的老巢。
王度当机立断,将枣树连根拔起,填平了洞穴。
伍到了大业九年冬天,天灾连连,天下大乱。
那一年,饥荒铺天盖地,尤其是蒲州和陕州一带,百姓饿得两眼发绿,连树皮草根都扒光了,草根被翻了好几遍,甚至连老鼠窝都快被挖空。
雪上加霜的是,饥荒之上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瘟疫,许多村庄从头到尾都传出哭声,连村口的狗都没精神叫了。
王度作为御史兼芮城令,奉命持节巡视河北和陕东一带开仓赈粮。
他带着粮队一路开赴疫区,虽然粮食能暂时填饱肚子,但对百姓的病却束手无策,面对蔓延的疠疫,王度眼睁睁看着许多人死去,却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王度手下的一名小吏张龙驹找到了他。这张龙驹,家里一口人少说也有几十个,平时靠他一个人养活,但不巧的是,他家老老少少全都感染了瘟疫,病得躺了一地。
王度听了,心里一阵难过——就算张龙驹只是个小吏,但好歹为朝廷卖力这么多年,现在一家人病成这样,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他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宝镜,心里一嘀咕:“我这镜子能照妖、能驱邪,会不会也能治病呢?”
于是,他回屋把镜子拿出来交给龙驹,说:“勒样兄弟,你先把镜子带回去,晚上对着病人照一照试试,也许会有效果。”
龙驹也是半信半疑地接过镜子,谁知回家试验了一番——,额。。。结果大出意料!
原来只要这镜光反射光线照在病人身上时,病人都会睁开双眼,一脸惊恐地喊道:“龟儿好冷哦!硬是像有一轮月亮照在我身上,凉得直透五脏六腑!”
更奇妙的是,这种冰冷的感觉没过多久,病人的高热就会缓解,慢慢恢复清醒,到了晚上甚至能够下床走动!
一夜之间,龙驹家里的几十口病人几乎全都痊愈了。
王度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格老子,果然是天降神啷!看来我老王又解锁了一个新功能啊!早知道有这特效,没准我老师还可能多活几年呢!
那既然镜光对疫病有效,那就拿来普济百姓吧!”
于是,他悄悄命龙驹带着镜子,夜晚逐村逐户为病人照镜救治。
谁知到了第二天一早,张龙驹满脸惶恐地来见王度。
他一进门就扑通跪下,结结巴巴地说道:“大人,不得了哦,昨晚我做了个梦,梦里见到一个龙头蛇身的神人,头戴朱红冠冕,身穿紫色华服,他自称是镜中的镜精,名叫‘紫珍’。”
“紫珍在梦里对我说:‘我是镜中之灵,啷个多年王家待我不薄,所以呢我来相托一言。你们用镜光救人这件事情哈,虽说有德于百姓,但你们要晓得,疫病那是天罚,是这个地方的百姓因罪而招致的灾厄,你若以镜力救治,便是在逆天而行哦!
我是愿为你们效力,但你们绝不可以滥用我的力量。不过呢你们放心,我有天庭那边的准确消息哈,瘟疫到下个月自然会渐渐平息的,就不要再让我劳神费力了。’”
龙驹说完,满脸惊恐地看着王度:“大人,这镜子居然还有灵,实在让人敬畏。。。”
王度听后,也没深想为啥子“紫珍”不直接来找他,而叫托梦给一个张龙驹。
不过他如今也是深感镜灵“紫珍”果然非凡,便将此事记入自己的札记,心中也对宝镜更加敬重,不敢随便使用它了。
果然,到了第二个月,疫病逐渐退去,百姓身体慢慢恢复。镜灵的话应验了,王度对此更加感叹这面镜子的神异。
陆王度有个弟弟,也是个朝廷高级官员,但是当着当着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于是准备“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
王度得知后又急又气,拉着弟弟苦口婆心地劝他:
“弟娃,你看看现在的天下乱成啥子样子了?
外面土匪又多,你说你这样的文化人,走出去是打算拿琴弹跑贼吗?
更何况,我俩兄弟从小到大都没分开过,这一别天涯海角,你叫大哥我怎么安心?”
王绩一瞪眼:“人生不过百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随心所欲那才是圣人之道,孔子都说过‘匹夫不夺志’,我这志已决,您就成全我吧!”
王度见怎么劝都劝不动,只能流着泪答应了。
临别前,王绩突然提出一个请求:“兄长,您手中的那面宝镜,我晓得绝非凡物。你看兄弟我这次出去,一没枪二没炮的,现在世道不太平,路上难免会有不测之险,你要不把镜子借给我用一用,以作护身之物?”
王度一喜,道:“咦!我看你娃是聪明啊!我咋没想起这一茬。”
于是转身回屋把镜子给了王绩。
后来发生的事情,都是王绩回来告诉王度的,王度也写进了自己的小笔记里。
话说王绩带着宝镜离开,从此踏上了探索山川奇景的旅途。他先游嵩山、少室山,沿途经历了各种奇异之事。
一天傍晚,他在一处嵌岩发现了一个石洞,里面正好能容三五人小憩。
他坐在玉坛上赏月,不料到了夜里二更时分,洞里突然出现了两个人影。
一人身形高瘦,须发皓白,自称“山公”;
另一人矮胖,长着一副方脸,白须黑眉,自称“毛生”。
两人自顾自地与王绩攀谈,讲了许多“玄而又玄”的道理,言辞之中却总有一股诡异气息。
王绩心生疑窦,趁两人不备打开了镜匣,镜光一出,那两人顿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瘫倒在地!
矮胖的“毛生”化作一只全身长满绿毛的大龟,而高瘦的“山公”则变成了一只披着白毛的大猿猴。
镜光悬挂了一夜,等到天明,两只精怪已然毙命。
他继续前行,路过太和一座被村人称为“灵湫”的绿色池塘。
村民告诉他,这池塘每年八节都要祭祀,否则就会有黑云翻滚、大雹冲毁堤岸的灾难。
王绩一听便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想起哥哥王度斩杀蛇妖的故事来,于是取出宝镜对池水一照,只见水面顿时沸腾起来,雷鸣般的巨响随之而来。
忽然,整个池水像被抽空了一样腾起,随后流向了百余步之外的泥地里。
泥水中,一条形如蛟龙的大鱼显露出来。
这条鱼3米多长,身上没有鳞片,皮肤滑腻,青黄相间,头上长着龙角,嘴巴又尖又长,满嘴涎液发着光。
这鱼失水后翻腾不已,但已无力挣扎。
王绩认定这便是作祟的妖蛟,便用刀将其宰了,还将鱼肉切下炙烤,竟然味美膏腴,他连吃了好几天才吃完。
后来他游至江南,准备渡过扬子江,却碰上了狂风骤起,黑云遮天,江面上波涛汹涌,险些翻船。
船夫吓得直喊:“这潮头太大,怕是渡不过去,不如赶紧掉头吧,不然大家都得葬身鱼腹!”
王绩不以为然,还是让船夫继续开船,说自己有办法。
船夫骂他:“嘿!你娃是赖克宝打呵欠,口气还大呢!”
王绩一把拉开包袱,大喝一声:“虚个锤子!看大哥我给你表演个绝活!”
他取出宝镜向江面一照,顷刻间,翻滚的江面竟然被劈开了一道宽五十步的平静水道,看得船夫瞠目结舌,船也顺利穿过风浪到达对岸。
王绩就这样在外面游山玩水的耍了三年多,最终平安的回到了长安。
他带着宝镜向兄长王度交还,说道:“这镜子真不愧是灵物!一路上多亏它护我周全,我才得以平安归来。不过,我有一种预感,这镜子怕是不会在我们手中久留。”
原来,王绩也在一次夜里梦见镜灵“紫珍”化作人形,对他说:“我承蒙你兄长厚待多年,如今尘世将乱,我也该离开人间了。你若能早归长安,与兄长诀别,便是对我最大的告别。”
梦醒之后,王绩便匆匆踏上了归途。
到了大业十三年的七月十五日,宝镜突然在匣中发出悲鸣,声音悠长,犹如龙吟虎啸。
起初声音微弱,渐渐变得震天动地,最后猛然停止。
王度连忙打开匣子,却发现镜子已经不翼而飞。
从此,这面宝镜彻底消失在了人间,只留下一个个神奇传说,让后人唏嘘感叹,而王度也遗憾,自己见天看着这古镜,那叫“紫珍”的镜灵为什么从来没有来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