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15):说生死

袁连法爱文学 2024-12-26 10:34:38

读老子(15):说生死

我们说道生万物,是不是道也死万物?其实生死都是道的意蕴。我一直倾向于生之德为先,所以对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仁解释为保。既然是天道,德之仁就不足以表天道,所以此处之仁,参《礼记·乡饮酒义》:“养之,长之,假之,仁也。”孔颖达解释说:“五行,春为仁,夏为礼,今春为圣、夏为仁者,春夏皆生养万物,俱有仁恩之义,故此夏亦仁也。”其实就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所以整句话加上“假如”即得其解,倘若天地圣人不仁,就会对万物不管不顾,如同对待草狗(祭祀之物,祭后焚之)。依综卦的规则,它第一个变卦是艮(旋转半周)。老子取了艮卦的两个类象:一是(刍)狗;二果(仁)。其实就是雏狗,即小狗(艮为小)。至于艮为果(仁)之义,象传说:“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天地不仁,万物就只能如小狗而夭折;圣人不仁,百姓永远如小狗一样蒙昧不开化!《国语》说:“仁,所以保民也。”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段话应当与第五十五章对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生生之厚在很多时候都被解释为因为贪生而死,其实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生死正好都是十有三,剩下的十之三才是那个刍狗,这个是天道的生生之德,作为个体的人虽然善摄生不入死地,只不过是早已不早已的差别。另外,我还有另一个思路,这个地方,我不太敢确定,老子的算法是如何推断岀来的,依《周易》,太极是平衡稳定的,但它涵盖了天、人、地三才,此消彼长,所以总在三分之中,不然的话,如何维系生生不息?又何因致生致死?十有三是自然抉择还是医养兵灾?无论哪个角度都悚然也。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为道之用,就是守道,不守道则早已!兵,一是兵器,二是“战死曰兵,言死为兵所伤也”。总之,持强凌弱虽然暂时可以获胜,但以兵强夺天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早已即死,死为下;柔弱可生,日新日上。劝诫偃兵息武。

从老子的文意来看,爱惜生死是一种大爱情怀,与所谓的个人修道长生还是不同的,依旧保持了一个土大夫的责任意识。

3 阅读:29
袁连法爱文学

袁连法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