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它就像人体内的“交通指挥官”,把气、血有条不紊地运送到理应到达的地方。
一旦肝出了问题,气、血瘀滞不通,头困身重、失眠多梦、胸胁闷胀等不适,便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让你浑身不得劲。
那怎么拥有一个“好肝”呢?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介绍一味良药:西洋参。把它用对了,肝或一天比一天好!
1. 滋阴降火、平抑肝阳
肝体阴而用阳,当肝阴不足、虚阳上亢的时候,人就很容易出现:头目眩晕、头痛、耳鸣、眼干、口苦、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等不适。
西洋参甘凉濡润,是能够帮不少忙的。常见的搭配像:西洋参+枸杞+菊花;西洋参+红枣;西洋参+铁皮石斛+麦冬。
2. 清热凉血、护肝解毒
肝火炽盛或湿热蕴结,可致黄疸、口臭、痤疮等不适。西洋参可“清肺肾,凉心脾以降火,消暑,解酒”。凉而不寒,能清虚热、解血分之毒。
酒精性肝损伤者,或可参考“西洋参+ 葛根+ 枳椇子”这个搭配加速乙醇代谢,减轻肝细胞氧化损伤。症属肝火肝火炽盛者,“西洋参+黄精”这个搭配或能帮上您忙。(注:每味中药都有自己的禁忌人群,西洋参也不例外。阳虚内寒及寒湿者慎服。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西洋参调治肝病更是一把好手,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医案吧!
去年5月初的时候接诊了一个患者,48 岁,乙肝,自述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存在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劳累后加重、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不适。舌红少苔。
西医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属肝阴不足,虚热内扰。治疗以滋阴养肝、清热除烦为主。
开方:西洋参、生地黄、牡丹皮、沙参、麦冬、酸枣仁、白芍等。(此方根据患者情况调制,切勿照搬。)
二诊,诉胁肋隐痛、失眠多梦等不适均有所减轻。上方去牡丹皮,加太子参,以增强益气之力,服用一段时间后,胁肋隐痛、神疲乏力等症状明显缓解,体力恢复。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较前明显改善。
在中医看来,每一味药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恰似一把把秘钥,唯有精准组合,才能开启健康的宝盒,让生命重焕生机。所以大家用药之前务必找专业的医生辨明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