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谈到卫国公子荆时说:“此人擅长治家理财。初有资财时,他说:‘差不多够用了。’稍有积累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财富充盈时,他说:‘差不多完美了。’”
-- 原典出自《论语 · 子路篇第十三》
▼
卫公子荆,卫国国君卫献公之子,名荆。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各国时,对各地的风云人物做了点评,曾把公子荆列为卫国君子之一。
本章,孔子点评卫公子荆,认为他“善居室”,擅长治家理财。春秋时的“家”与今天不同,“家”是国君封给大夫的采邑,公子们少长宫中,成家后授室,各有各的采邑,需要独立打理经营。
怎样算是“善居室”呢?孔子举了三个阶段,始有、少有、富有。三个阶段,卫公子荆有不同的态度,苟合、苟完、苟美。
“始有”,初有资财;“苟合矣”,差不多够用了。
“少有”,稍有积累;“苟完矣”,差不多完备了。
“富有”,财富充盈;“苟美矣”,差不多完美了。
“苟”,差不多,如此即可,不追求十全十美。
▼
图片选自【蓁熙诗画】
始有、少有、富有,是财富积累的三个阶段;苟合、苟完、苟美,体现了卫公子荆的财富观,循序有节,知足知止,每一阶段都很满足,故能长安久乐。
常言“君子无所苟”,其实“君子亦有所苟”。“无所苟”在言行不妄,“有所苟”在利欲不拘。
始有、少有、富有,也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无论财富、事业、名利,都是如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很重要。
这章贡献了一个词--苟完之计,出现在苏轼的《超然台记》,“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并且解释了明明处境不佳为何仍能“无往而不乐”,“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无往而不乐,因为能游于物外,不为利欲所困;世人长戚戚,因为困于外物,欲速尽美。
苟合、苟完、苟美,心安意足,方能长乐。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