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中央派要员对新疆省政府进行改组,新疆彻底结束了盛世才长达11年的军阀统治。为了解实情,省政府派视察团调研南疆百姓的困难诉求,作者即调查团一员。本文为其沿途经历的日记,对我们了解当时南疆各地的政治、宗教势力、军事、民生和社会发展状况等提供了绝佳的一手资料。
本文记录了从托克逊到焉耆的路况、物产、民族融合情况,也对当地政治、宗教、教育、民生等进行了记录,对了解当时以及理解现在的南疆均有一定作用。
7月5日 晴 驱车去和硕出了卧虎不拉沟,再上坡,最高处已达海拔1784公尺(米),下坡为库米什,有十余户住民,驻兵连部在此,为迪化与焉耆两行政区分界地。
再行山路数十里,即榆树湾,自此以下有广大沙地,上面长着一尺多的灌木与荆棘,远远看去如绿畴万顷,中间也有一二颗榆树。
下午2时抵和硕,各界悬挂贴标语欢迎。和硕为一狭长水草处,白杨甚多,产麦、玉米、菜籽。 多雨,大至每次下二小时之久。较托克逊气温稍低,比如辣子在托已大量上市,而和硕尚未长成。
和硕全县人口3900余人,大部为蒙古族,有四五十个大家族,有两个蒙古王,一个即现任的和硕县长,一个为吐鲁番副县长;牧地甚多,未开垦。市区汉人住家有三户,约十人。有中心小学一所,我们即住宿于该校。和硕驻有供应局骆驼第二大队,专司运输。
7月6日 晴 宿焉耆上午9时在和硕县政府办公室开工作检讨会议,各组报告工作经过,末又讨论职权与法规问题。依不拉引·吐的尔(维族团员,年30,曾留学塔什干,时任汗腾格里社社长,出版月刊,民族意识甚浓,后任迪化委员会总会主任委员)主张彻底法办一切民间控诉案件,在民众大会之前执行。然视察团需根据法律,不能专以人民喜恶为依据,且所及诸端,多为政治人员不尊重宗教习惯等事,法律上无明文规定,且许多宗教习惯多与法令抵触也。
和硕参议长即一阿洪,清真寺内生徒30余人,较中心小学人数尤多,而生徒名额皆记名中小,既无课本,又太重阿拉伯文之经典教授,实有待改良。
经堂小学,1933
下午1时发和硕,西行20公里,即为无垠的沙地,满步灌木棘草,再行20公里,为泽民乡,旁边有清水河,距焉耆尚有尚有90华里,恰在和硕与焉耆之中点。
保长是汉族,原籍甘肃,镇上有住民30家,汉人9家,其余皆维族,北山中多蒙古人。自此以下,老榆、古杨到处点缀成林,当时目睹民房,其余皆遍地高约三尺之红柳,围成三尺高之圆锥形,有水红色之花絮。红柳堆之间为苇草,每丛数十里,地面即为此两种植物所布满。自远视之,绿畴中杂以粉红堆,甚为美观。
疏落其间之老榆与古杨,皆被斫断旁生枝叶者,矮而大,有苍然古味。至此因已近博斯腾湖,故到处有水,淤塞于公路两旁,车行困难,有时公路亦溺于水,须曲折另觅去路。闻此段公路线,为南疆公路中最坏者。4时半抵六十户,距焉耆尚有12公里,油菜花与蚕豆花盛开,草色嫩绿,犹如江南暮春时节,人道南疆好,自和硕以西即可见之。
左曙萍(左宗棠后裔,黄埔军校毕业,诗人,时任焉耆行政督察专员)专员、陈俊副师长、沙以提副县长在此迎候。沙以提并备羊肉茶点招待,据云沙君守候已一周,殷勤之情,可见人心思汉,可喜也。抵焉市,市民郊迎,余等步行入城,民众莫不伫立注目,走相报道,盖南疆地面宽旷,交通不便,过境者甚少,听闻省城人来,不论官民,莫不引人注意,辄来问讯。宿贸易公司。
左曙萍(1908~1984),著《天山南北马蹄忙》诗集。
阿不都克里木与库六板(今译为库尔班)两大阿洪来谒,库六板阿洪为且末阿洪,原籍和田,因事来焉耆已六个月,代表且末欢迎余等;据云且末至焉耆18站,比由焉耆至迪化犹远,骑马需22天。
阿不都克里木阿洪喀什人,来焉已两年,云焉耆区有伊斯兰教徒万人,焉市有八千多人,大部分经商,贩运喀什土纱,或做帮工,或业游牧,多来自喀什;土著伊斯兰教徒甚少,盖焉耆原系蒙古游牧地,蒙古族最多,而蒙族全信喇嘛教也。
左专员言南疆学校多由维文会举办,且较公立学校好,故县立市立学校之外,又有所谓会立学校。焉耆缺师资,无高小,只有二中心小学,一男一女,与两个会立学校。会立学校多以经文为主,教师即阿洪,今日欢迎行列中即有阿洪所领导之小阿洪20余人。
彼等之父为阿洪,故自幼即念原文(即阿拉伯文)《可兰经》。新疆尚无维文之《可兰经》,教民亦以阿拉伯文经典最能接近穆圣,而以能阿拉伯文之经典称学者。
阿洪二字,维文原意即学者,如华语之称先生,后遂引申为伊斯兰教领袖,如基督教之牧师。然新疆阿洪,大抵只知念经阿拉伯经文,而不解其经义,以便继承父业。
晚间赴陈副师长家吃猪肉,几天不知肉味,汉族团员叫苦,因南疆多维人,不吃猪肉,猪肉几乎绝;且同人中多维族,为尊重彼等习惯起见,殊不方便弄猪肉吃。其实较开明之维人,与汉人在一道时,亦照吃无碍。视察团内即有三个维族青年,常随余等大块食之。
陈少甫《现代》1947年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喜欢点个赞,大家都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