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之名有广狭两义:广义除今新疆省外,犹包括中亚细亚、阿富汗、伊朗、阿拉伯,以及小亚细亚等地;狭义新疆,系指全部南疆及小部北疆而已。据记载,当时狭义新疆人烟浩繁,居民都建城郭,以相互聚处。因其悬绝孤立,各不相属,多以国称。有所谓三十六国之名。当时诸国大多在南疆沃野,及天山北麓东端;北疆则东部为匈奴右屯地,西部属乌孙国东地。是时南疆居民业已定居,业农;北疆游牧迁徙,农牧情形,古今如一,未尝变也。
汉代西域图
自汉季以迄隋唐,中原变乱频仍,中土与西域民族上亦无大规模融合现象。然当地诸小国间,则征战不绝。吕光伐龟兹及吐谷浑入于阗两事,是进入新疆之较大征战。关于该地记载,因僧侣、商贾,络绎不绝,尚属不少。当时南疆各国,人种已极复杂,如谓喀什居民,深目高鼻者,恐非属蒙古族人矣。然各地大部人民仍为蒙古民族无疑。中原人士移居西域,有王其地者,如高昌(今吐鲁番)王,即为甘肃的汉人。
隋大业七年(611),北疆及漠北均为突厥所据。及唐破突厥,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今新疆西部,即属西突厥地。贞观年间唐伐乌萇、龟兹、高昌,灭西突厥,置都护府及节度使统治新疆。
漠北突厥为唐所灭,其属部中有薛延陀者,乃向西迁徙至北疆,占据准噶尔盆地;另一部为回纥,本居漠北和林,于中宗时度碛入甘州凉州间,后入青海,即今之撒拉、畏兀儿人。趁西突厥势衰之隙,一部分入侵北疆,败薛延陀,于贞观三年改号回鹘,一时称盛。吐鲁番一带,亦为其据有。
唐朝地图
斯时唐有安史之乱,吐蕃崛起,其势力直至天山北路。镇西一带之沙陀,附近之回鹘势蹙,遂大部向北迁徙,以避其锋。后回鹘在准部虽为黠戛斯(古乌孙)攻破,然吐蕃适亦引退。回鹘乃经迪化南至吐鲁番,占高昌国。宋时回鹘,助耶律大石,西征撤马尔干建西辽国,突厥族乃分部于南疆及俄属中亚细亚诸地。
元初新疆阿山区域之北,以至杭爱山之南,皆突厥乃蛮部居地。乃蛮北为突厥另一族蔑里吉部,奉景教。乃蛮之南居于额尔齐斯河流域者,为吉尔吉斯人。唐之黠戛斯即今之哈萨克族也。天山北麓西端之伊犁,及南疆库车以西之塔里木河流域,均属西辽(契丹)。
天山之东,自别失八里城至北庭镇西,南有焉耆、火州为畏吾儿部。当时民族虽极纷杂,然宗教已渐统一,盖西辽之西有回回国者(即花刺子模),奉回教,其教义向东传播,回教遂与佛教并行。
元太祖成吉思汗
元太祖成吉思汗破乃蛮,俘太阳汗。太阳汗其子屈出律,奔阿尔泰山。未儿,其北之蔑里吉部亦为太祖所败,奔阿尔泰山与屈出律汇合。元兵复西追,畏吾儿出兵相助,屈出律受夹攻,出果子沟,破阿里马城,败走西辽。尚西辽公主,寻篡王位,倡佛教,禁回教,连着兼并喀什、莎车、和阗诸地。成吉思汗复遣兵三道攻之,俘屈出律于蒲犁之邑勒库尔,斩之。新疆南路遂抵定。元以畏吾儿助攻屈出律有功,封其王亦为都护。又倡宗教自由,以为号召,故破西辽,而回教大盛。
元太祖自克西辽以后,即以所服各地,分封诸子。北疆隶于三子窝阔台;南疆则隶于次子察哈台。后窝阔台继太祖为帝,是为太宗,地未别封,直隶朝廷。察合台建庭叶尔羌,分封其子,于斡端(于阗)、喀什、阿克苏及乌什。当时库车以东,至于伊吾,仍属畏吾儿所有。
元朝·察合台汗国
元亡,其后裔世长回部,南疆蒙人,因受回教说礼,已多转变,移俗。清时有阿布都者,上表自称成古思汗嫡裔,辖哈密、吐鲁番等地,足知蒙人、突厥、畏吾儿已不可分,而阿布都实际就是今维族的人名。
征之今日维吾尔人传说,谓其始祖可分二支,与上述史事颇多相符据《钦定舆西域图志》卷48内载,其始祖为青吉斯汗,子察罕代玛玛奇传至第十九世,为阿步都里锡特。此与史相符。青吉思汗当为成吉思汗,察罕代即察哈台,玛玛奇即玛布特,即莫哈默(按穆罕穆德)教主之意也。
另一说谓始祖为派噶木巴尔(即穆罕默德)其二世为其侄(兄阿布塔拉子)阿里。按之实际,元时因倡教自由,遂由西方传入回教。其传入教派,乃穆罕默德婿阿里之什叶派中之法提玛派。故传述之世派中,始祖噶木巴尔之后,不列素尼派之前哈里发,而直到阿里也。唯元以前,西域本有回教,系属萨拉逊王朝所传布者(今新疆汉人所信回教即此派也)。但因法提玛派之传播甚广,遂霸西域。
明时漠北为蒙古之鞑靼及卫拉特部所据,屡寇边陲。鞑靼及卫拉特亦多自攻战。卫拉特至脱欢时,曾伐鞑靼,霸漠北,掩有天山北路及赤金、哈密等地。至景泰六年,鞑靼部摩伦汗(索木)杀卫拉特酋,且南并内蒙河套一带地,其留居漠北者,成今之喀尔喀部。卫拉特余众,则西走晶河(今精河)哈密分散而居。
明朝·鞑靼、瓦剌
溯至元亡以后,西域诸国纷争不已,察罕台汗国至也先不花时,曾一度强盛。后历十五汗,至独格耳克帖木儿(即特木尔图户鲁克)复创帝国,兼并南疆西部,受克则尔和卓降,仍封之为喀什噶尔汗,南疆东部之卫拉特势衰。吐鲁番之畏吾儿酋主称苏丹,当时即明成化五年。又过了四年,兼并哈密,东部遂并入畏吾儿。帖木儿帝国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为乌兹别克部所破,陷其都,克则尔和卓独理其新疆之部。
至于清代,卫拉特部遣裔,分为四部:即土尔扈特、杜伯特、和硕特、准噶尔。四部中以准噶尔最强,常四出侵掠,清廷乃出重兵远征。时南疆之人已经被称为缠回,不堪其虐,吐鲁番之畏吾儿一部移入乌什,一部居瓜州,协助清朝平定准噶尔。听从清兵入新疆之索伦、锡伯族,则留居伊犁、塔城;蒙旗中之和硕特、杜伯特居焉耆。
清朝·伊犁地区
清时南疆居民通称缠回,其吐鲁番部分酋长霍集斯从征有功,受封郡王。然喀什噶尔部分,自克则尔和卓之后,元世后裔湮没无闻。其教派领袖日益扩张,遂有大小和卓木之变。
由上述简史观之,新疆之维吾儿人,乃南疆地理环境融汇多族所得之总结果。史上入南疆之人有汉人、大月氏、匈奴、突厥、契丹,吐谷浑、发人、乃蛮、畏吾儿、蒙古等。大抵不外蒙古族之血统也。
其他各族,如塔塔儿为元室贵族,本蒙人;柯族即史上之乌孙;哈萨克即汉之康居;归化本白俄人,塔吉克则属阿富汗系统。除哈萨克外为数皆微,多在北疆,惟柯族在南疆而已。新疆俗称十四民族,即汉、满、蒙、回、维,哈、柯、锡、索、归,三塔加一乌,合成十四族。
未完待续……
丁骕 《民族学研究集刊》 1946 年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喜欢点个赞,大家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