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卸任总参谋长,秘书提醒他:新总长比您资历浅,不用去接机

借古论今事 2025-02-17 10:18:24
前言

时间到了1987年,杨得志这时候都已经年过古稀。人老了嘛,工作对他来说就成了一种负担。就在这一年,杨得志辞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没多久,组织就安排了新的总参。杨得志一知道这个消息,就说要亲自去接机。可秘书直接讲:“您资历更老,没必要去接机的!”

一、接机

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个职位可太重要。正因为它重要,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少有人能在总参谋长这个位置上干好多年。但杨得志是个例外,他在总参谋长的位子上一待就待了七年。不过当时的局势也不一样。

那时候新中国已经开启改革开放了,社会局面也比较安稳。不过,这里头最关键的原因,还得是杨得志的资历和威望让人服气。人嘛,总是会变老的,曾经在战场上厉害得不得了的杨得志将军也上了年纪,他也得从总参这个位置上退下来。

将军的心态那可真是好。中央的文件一到,将军就笑着跟秘书讲,自己终于能把肩上的担子卸下来。就在当天上午,将军接到了中央的文件,上面说让南京军区政委迟浩田来接手他的工作。将军拿着文件,扭头就问身旁的秘书,迟总长啥时候来报到。

之后将军又把相关的事情都打听了一遍,像将军交接大会的布置这类小事也没落下。最后杨得志还嘱咐他们,一定要提前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都处理好,保证能顺利进行。

迟浩田将军得在南京那边交接好才能走,所以一直到那天傍晚,杨得志才从秘书那知道迟浩田具体啥时候到。

杨得志点头问道:“安排谁去接的?”一听说是一位副总长去接,杨得志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安排一下,我也到机场去迎接。”

秘书听了杨得志的话,愣了一会儿才说:“您可是老总长,新总长比您小差不多二十岁,资历也没您老,您犯不着亲自去接机!”

“瞎说啥!新总长哪怕再年轻,那也是总长。别说是我,得让所有在职的副总长都去迎接!就说是我发话的!老同志就得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新同志的支持!”杨得志猛地一拍桌子,后面又是一通训斥,秘书马上就说自己这就去安排。

有件事得提一下,当时已经到11月了,天气开始转凉了。巧的是迟浩田来的时候正赶上雨季,果不其然,迟浩田来的那天又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年的杨得志,可不像几十年前那样年轻,能跃马上阵打仗了。

将军好多战友都不在人世了。杨得志都七十六岁了,换季的时候身体就不太好,老是会有点小咳嗽、小感冒啥的。其实,当时秘书不让杨得志去接机,除了他的资历方面的考虑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考虑到将军的身体状况,怕他撑不住。

路上秘书劝了好多次,可杨得志就想着去接机,将军手一摆,不让秘书再劝了。飞机降落以后,迟浩田快步从飞机上下来,径直朝着杨得志那边走过去,到了杨得志和周围副总长跟前,敬了个礼。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块,迟浩田看着杨得志说:“您咋还亲自过来了?外面还下着大雨。”杨得志笑着轻轻拍了拍迟浩田的手,回答道:“大伙都在用实际行动欢迎新总长!”杨得志将军在军队里的评价非常不错,但凡跟将军一起共事过的,没一个人说将军不好的。

将军把之前说的欢迎付诸行动了。在第二天的交接大会上,杨得志一个劲儿地夸奖迟浩田。这不但给了迟浩田特别大的鼓舞,还向总参的其他人表明自己对迟浩田的信任。后来,为了能让迟浩田把工作开展得更好,杨得志还把自己的工作笔记交给了他。

二、主席的乡里

杨得志家里穷得叮当响,参加红军之前,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读书了。当时咱们军队里像杨得志这样情况的人可不少。组织会安排这些战士去学习,杨得志就这么第一次接触到了知识。

那还是1937年,杨得志被组织安排到延安抗日大学学习了一阵子。就将军的能力而言,好多人肯定都觉得他后来还多次深造过,可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儿,这一回就是杨得志唯一的一次学习经历。

他从一个普通的将士一步步成为指挥官,靠的全是在实践里获取的知识。杨得志以前没什么文化,可在战场上那表现相当出彩,连毛主席都对他印象深刻。1953年的时候,杨得志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了毛主席。

这时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已经胜利了,新中国也建立起来了。可毛主席,一直都没忘记杨得志当年在长征路上立下的功劳。见到杨得志的时候,毛主席满脸笑容地跟身边的朱老总他们说:“你们都认识得志同志吧!他就是以前红一团的团长,就是强渡大渡河的那个红一团的团长。”

接着毛主席又讲:“现在得志同志可是咱们彭老总的副司令员,他是湖南人,跟我是老乡!”毛主席就这么跟身边的朱老总等人介绍着。杨得志那时还很年轻,党内资历比他深的前辈多了去了,可他却给毛主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一留就是差不多二十年。

三、薪火相传

迟浩田将军的革命事迹,好多人都特别清楚。为啥?这是因为和杨得志将军比起来,迟浩田将军离咱们现在更近。迟浩田将军可是有名的战斗英雄,还荣获了荣耀称号。后来,他在好多地方都历练过,要不然的话,中央咋会让他去接杨得志将军的班。

就像前面提到的,杨得志毕竟多活了几十年,论资历的话,迟浩田肯定比不过杨得志。走的时候,杨得志好像也料到迟浩田会有这种担忧,出发前,杨得志直接就说,他相信迟浩田肯定能把总参的工作干得特别出色。

迟浩田表示,自己也明白,论资历和经验自己是有所欠缺的。不过,上级把任务交给他,那就是信任他,他肯定会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的。刚接手工作那阵子,为了能快点上手,迟浩田每天都得工作十几个小时。

而且,工作之余他也没闲着,跑去拜访历任总参谋长,像徐向前徐帅和聂荣臻聂帅都在其中。从这两位老帅身上,他可学到、了解到不少东西,这两位老帅那也是啥都告诉,毫无保留。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中国革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的。

结语

想当年长征那时候,毛主席就特别看重杨得志。毛主席老是去看望杨得志,还跟他唠唠嗑。就那强渡大渡河的事儿,一下子就让杨得志在毛主席心里扎下了根儿,印象老深刻了。后来杨得志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说明毛主席确实没看走眼。

1 阅读:180
借古论今事

借古论今事

借古论今事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