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人头攒动。
这是新中国成立8周年的日子,当地的居民、乃至大江南北的人们纷纷聚集到这里,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d9951b6e9997f302a2c2f202a06239.jpg)
而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一名3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却与身边欢呼雀跃的人们显得格格不入。
他身穿一件粗布衣服,袖子、胸前、后背上打满了补丁,而且他的行动十分迟缓,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脸上深深的皱纹更是让他看上去满是沧桑,哪里像是三十岁出头的人,分明就像山沟沟里一把年纪的农家老汉。
虽然饱受着身旁人审视、嫌弃的目光,但他却毫不在意,仍旧兴高采烈地鼓着掌。
伴随着悠扬振奋的音律,毛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等领导人依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0c7ad07f62a4dd665b2faaac18b5cb.jpg)
或许是此人的衣着打扮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毛主席第一时间便发现了对方。
他迈着步子走向观礼台,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那名中年男人。
走到近前,毛主席直截了当地问道:“你是什么人?谁让你来的?”
突如其来的一席话,让他怔在了原地。
在看清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毛主席后,他赶忙站起了身,激动地语无伦次道:“毛主席……俺叫雷保森,是彭老总让我来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6991d791c528368e15ac281e346605.webp)
闻听此言,毛主席倒显得有些意外。
他自然明白,对方口中所说的正是彭德怀元帅。
只是令毛主席感到费解的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彭老总为何会邀请他来天安门城楼呢?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彭德怀也发现了观礼台上发生的这一幕,连忙走了过来,并附在毛主席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480b09a436bd58d0043217c128963b.jpg)
要知道,彭德怀可是十大开国元帅之一,革命年代立下过赫赫战功,在军队和人民群众中的威望甚高。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他更是深得毛主席的青睐,高度赞扬道:“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那么,眼前的这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能够得到彭老总的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呢?
而彭老总对毛主席说了些什么?事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24d310714c1184e1d72cc354d830cb.jpg)
1925年的一个冬夜,河南省考城县(今兰考县)的上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也就是在这大雪纷飞之际,张毛庄一户李姓人家却格外忙碌。
这户人家的妻子已经怀胎十月,这天晚上正值临盆。
折腾了整整几个时辰,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天际,而忙碌了许久的产婆也终于面露喜色,跑到门口朝着焦急等待的李家人吆喝道:“恭喜恭喜,是个男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7e91585e9aa930eaf458ecda04596b.jpg)
由于家徒四壁,李家人都没有读过几天书,大字不识一箩筐,便象征性地给娃娃取名为“李耀祖”,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可惜这份喜悦并没能持续太长时间,来年夏天正值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李家人和无数穷苦大众一样,都面临着即将被饿死的窘境。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把家中的两个女娃送给地主做童养媳,只留下儿子李耀祖在身边,家中的余粮勉强能够糊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18241724ace52b645005752a898b56.jpg)
然而噩运却接踵而至,不久之后十里八乡爆发了瘟疫,李家夫妻二人双双离世,只剩下尚在襁褓中的李耀祖。
幸运的是,经好心人撮合,南大吴村的老秀才雷文将这个婴儿抱回了家中,并给他改名为雷保森。
雷文已年近六旬,耕读传家、家境殷实,膝下原本也有一儿一女。
可惜的是,女儿早已远嫁他乡,小儿子却早在多年前染病去世。
也正因如此,对于雷保森,雷文满是喜爱与宠溺,从他记事起不仅教导他读书写字,还传授了他许多为人处世之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baaeab1ab6f340256205cbdc84e3d4.png)
1941年,雷保森刚满16岁,老秀才雷文撒手人寰了。
他留下的偌大家产,本应该由继子雷保森继承,可奈何族中长老以“雷保森并非雷家血脉”为借口,将他赶了出去,并侵吞了家财。
如此一来,年幼的雷保森宛如无依无靠的浮萍,只能在尘世间四处游荡。
1946年秋天,雷保森身在郑州一家饭店里做杂工,恰巧与暂住在这里的一名解放军团长结识。
见他人高马大、头脑又机灵,这名团长便问道:“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bd7f68351242e4907622d3df879149.jpg)
雷保森自然不以为意,毕竟常年在饭店里迎来送往,跟人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他像往常一样应付道:“回爷的话,今年21岁了”。
岂料对方仍旧不依不饶,继续开口问道:“21岁不小了,还心甘情愿地在这儿打杂?”
听到这句话,雷保森抬起头来望向了他。
而对方也没有再多说什么,顺手写了一张纸条递过去。
看过这张纸条他才知道,对方竟然是解放军山东军区的一名团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57569f4b00b5f4dae505bcd60330b5.png)
而且对方还许诺,只要自己想当兵参加革命,就拿着纸条到兖州去。
考虑了许久,雷保森最终动摇了,他连夜收拾好行李、带着纸条上了路,抵达兖州后,便被接头人带到了黄河一大队特务连。
入伍之后的日子雷保森历历在目,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还要执行侦察任务,久而久之他也从别人口中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娃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8f9aaee33a7c3eea6e0c18c2138b07.webp)
整个解放战争时期,雷保森跟随部队先后转战开封、睢县、鲁南、济南等地,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尤其是在淮海战役时,他所在的78师第234团奉命参加小鲁庄战斗。
当234团抵达小鲁庄附近时,眼前的一幕不禁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敌人早已在此构筑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而且岗哨众多,如果正面强攻的话,光是山寨门前的那处地堡就能让我军伤亡惨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c7fffbc0c839ec502974f147df3db1.webp)
就在团长、政委一筹莫展之际,担任机枪手的雷保森噌地站了起来。
“首长,给俺几个炸药包,俺先去把那座地堡炸个稀巴烂”。
为了让首长相信自己,他还特地立下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
当天夜里,雷保森便带着炸药包,小心翼翼地朝敌人的地堡匍匐过去。
靠近之后,他果断引燃了炸药,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声,那坚固的地堡瞬间四分五裂,变为断壁残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5834d475df1db1088debc25e393030.jpg)
敌人自然发现了他的踪迹,6名反动派士兵包围过来,亮出刺刀打算将他擒住邀功请赏。
他们不知道的是,雷保森身手了得,近身作战可是他的强项,一眨眼的功夫就把这几名乌合之众撂倒在地。
雷保森想着,自己的任务是炸掉地堡,没必要对他们下杀手,等大部队抵达之后,还能把他们俘虏回去进行思想改造。
于是,他转身便打算离开。
可没想到的是,背后枪声响起,雷保森的右腿被子弹击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c219da1a7fea4d8b3a2ad20ef4127a.jpg)
看着鲜血从伤口处不断涌出,雷保森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抽出背后的大刀便冲敌人冲去,将对方6人全部消灭。
解决掉了身旁的威胁,雷保森也因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好在大部队及时赶到,才将他送到后方医院抢救了过来。
1950年夏天,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悍然出兵入侵朝鲜,并且不断侵扰我国东北边境。
为了保家卫国,彭德怀率领志愿军队伍跨过鸭绿江,帮助朝鲜人民抵抗侵略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2affad8989975ddb5f5a4c35bb4f59.jpg)
而在1951年3月,也就是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临近尾声的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扭转战场颓势,调集机械化部队朝着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猛烈反扑。
七峰山,这座扼守交通要道的险峻山峰,成了敌我争夺的焦点。
山腰处,一条公路蜿蜒穿过断崖,崖壁因早年修路被削出三米高的陡峭断面,公路如蛇一般从崖底钻过。断崖之上,草木丛生,遮蔽了志愿军234团9连4班战士们连夜挖出的“月牙形”战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51c6726844dcfe3cac6147817d42c9.jpg)
身为班长的雷保森,正伏在战壕中凝视着公路。
就在三天前,他带领全班9名战士进驻这片代号为“299.3”的高地,配属的唯一一具火箭筒成了他们的“杀手锏”。
雷保森深知,面对美军的钢铁洪流,唯有智取。
“咱们不守山头,就在这断崖后头挖战壕,等敌人钻进‘口袋’!”
他指着地形图,声音低沉却坚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334348fc6b84f8078abf420134397a.jpg)
而战士们也在他的指挥下,连夜改造假工事,布下“迷魂阵”,只待瓮中捉鳖。
3月27日午后,天空阴云密布。
美军第3师一个坦克连逼近七峰山,车轮碾过水泥桥的震颤声让大地微微颤抖。
坦克后方,百余名步兵缩着脖子,紧跟着钢铁巨兽的尾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024c67ef541bb13cfa6134c70707829.jpg)
雷保森从望远镜中看到,敌人共有12辆坦克。
就在这个时候,最前面的坦克突然停在了桥头,转动炮口对准山顶,开始疯狂地倾泻火力。
敌人打击的目标,正是雷保森连夜带领战士们做的假工事。
炮弹炸起漫天尘土,假掩体瞬间化为齑粉。
隆隆的炮声,令众人热血翻涌,一个个紧握着手中的钢枪,随时准备冲上前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95a73bc99304cab92af7332f5db1f4.png)
雷保森自然发现了这点,连忙压低了嗓音说道:“不要急!”
美军轰炸了一番,见对面山头上毫无动静,便继续向前推进。
第一辆坦克缓缓驶过断崖北端,眼看就要脱离伏击圈,雷保森猛然挥手,火箭筒手黄辛田扣动扳机,一枚火箭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坦克尾部。
浓烟腾起,钢铁巨兽瘫在路中央,堵死了整条公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3224294029c721d0fd7640f6aec3f9.jpg)
“狠狠地打!”
随着一声令下,战士们的子弹如暴雨般扫向敌人步兵,将人群压制在桥南。
失去步兵掩护的坦克群顿时成了困兽,挤在200米长的“口袋”中动弹不得。
而雷保森则抓起手雷,纵身跃出战壕,与其余9人分两路、朝着敌人坦克首尾两端冲去。
南端,第12辆坦克驾驶员惊恐倒车,却被雷保森追至近前。
他拉响手雷引信,奋力掷向履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3ba79af8a43889d5ff6f0f53bc47aa.jpg)
“轰”的一声,坦克尾部燃起熊熊大火。
另一侧,战士们从北端突袭,手雷接连炸响,第二辆至第六辆坦克相继瘫痪。
而在混战之中,一辆美军吉普车突然杀出,车上的三名美军士兵也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
雷保森眼疾手快,一颗手榴弹凌空飞掷,不偏不倚扔进了吉普车之中,瞬间将其炸成一堆废铁。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美军11辆坦克尽数被毁,仅剩最后1辆仓皇南逃。
这场战斗,缔造了步兵反坦克战的神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e721a1518a968673ac5fd6e2a25d0a.jpg)
然而,次日清晨,美军的大部队便展开了报复性的反扑。
潮水般的敌人疯狂地涌向阵地,仅凭雷保森和身边的9名战友,压根就无法抵挡。
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敌人也近在咫尺,雷保森大喝一声:“我死也不做你们的俘虏!”
余音还在山谷中回荡,雷保森却已纵身一跃跳入深渊。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志司认为234团9连4班战士已全体阵亡,身为总司令的彭德怀还亲自授予了雷保森“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一等功,同时授予4班“反坦克英雄班”称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914537edaf78d09ed6bcc2a8527cbd.jpg)
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雷保森虽然跳下了悬崖,却并没有牺牲。
就在次日清晨,两名朝鲜猎户发现了重伤昏迷的他,见他身穿志愿军军装,二话不说便带回村子里治疗,挽救了他的性命。
等到伤势基本痊愈后,雷保森回到了河南老家。
虽然他是战斗英雄,却从此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默默地找了份清洁工的杂活,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cf8393f2055e1e707719f8d8340b11.jpg)
后来,作为雷保森的老首长、时任志愿军26军政委的李耀文感觉事有蹊跷。
既然雷保森跳崖牺牲,那么必然会留下尸体,可打扫完战场却并没有任何发现。
所以,李耀文心中有了个大胆的猜测,或许雷保森没有死。
于是,李耀文开始了四处打听,甚至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被他找到了雷保森的下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99a5fef8ce7dccf32dfe10f6362cbe.jpg)
不久之后,李耀文便将此事层层上报,最终汇报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彭德怀那里。
得知一等功臣竟然还在人世,彭老总自然十分高兴,恰逢当时临近1957年国庆节,于是便邀请雷保森来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由于此事彭老总并未向其他人提起,所以当毛主席看到衣衫褴褛的雷保森时,才会如此疑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2d3f99366cc6a265df93726ad94964.jpg)
而当彭德怀介绍了他的身份后,毛主席也不禁点了点头。
“原来你就是雷保森,闻名不如见面,果然是个大英雄,你带着一个班摧毁美军11辆坦克,我听说过,有胆识、有魄力”。
国庆典礼结束的当晚,毛主席还特地邀请雷保森来到了中南海菊香书屋共进晚餐。
这份晚餐,既是为雷保森远道而来接风洗尘,也是祝贺他以战斗英雄、一等功臣的身份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