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成:清明南国木棉红

绿拂晓 2025-04-03 04:20:20

清明南国木棉红

文/李根成

南国春来早,木棉花盛开。

清明前后的广东佛山,遍布满城的木棉树,以她高大挺拔的躯干傲立在大街小巷。那枝头盛开的艳丽花朵,红如晚霞,犹如血火,佛山人喜爱地叫她英雄花。

在我工作的单位旁边,就是位于佛山市禅城区汾江西路的佛山铁军公园。公园的名字,是以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中的女主人公原型、“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陈铁军烈士命名。在盛开着木棉花的公园正中央,耸立着陈铁军的全身汉白玉塑像:身着学生装,左手拿书,右手紧握,目光坚韧而刚毅,仿佛眺望远方。

位于佛山铁军公园的陈铁军烈士塑像。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人们在怀念先贤的同时,也不禁缅怀那些革命先烈。尽管陈铁军烈士已经牺牲97年,但家乡人民依然没有忘记这位英雄的佛山女儿。这些天,总有许多单位、学校,组织党员、学生到铁军公园,参观烈士纪念馆,祭奠烈士塑像,缅怀这位为了新中国奉献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

2025年4月2日午后,我又一次走在铁军公园的小径上,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南国高大的木棉树花开正妍。脚下这片土地,正是陈铁军和同是革命烈士的妹妹陈铁儿早年读书和玩耍过的地方,也是她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研讨时事政治和革命道理,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地方。我一路走,一边想:作为出生在佛山华侨糖商家庭的“大小姐”、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的“天之骄子”,陈铁军完全可以过着十分优渥的富足生活。然而,为了穷苦人民争取自由,她毅然走向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直到牺牲自己24岁的年轻生命。

2025年4月2日,李根成在佛山铁军公园祭奠陈铁军烈士。

铁军公园的西北角,是陈铁军烈士纪念馆。由当地祖庙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讲解员,认真负责地向每一位到访者详细介绍陈铁军烈士的生平事迹。讲解中,其中的一幕场景让我深刻难忘:陈铁军被捕入狱后,负责审训的反动军阀为了让她“回心转意、悔过自新”,专门找来陈铁军的大哥,企图通过亲情劝说她在“退党声明”上签名。一边是退党声明,获得自由;一边是为了理想信仰,决不叛党!面对两种选择,陈铁军深知追求的信仰并不一定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她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革命者为此作出努力,崇高的理想信仰就一定能实现。因此,面对家人规劝、利益诱惑、白色恐怖,在亲情、友情、爱情与国家民族大义之间,陈铁军毅然选择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2025年4月2日中午,党员志愿者向参观者介绍陈铁军烈士的生平事迹。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于1847年1月1日的《自由与爱情》的短诗,问世178年来,被无数男女引为爱情信条。然而,革命者陈铁军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与志同道合的周文雍一起,选择了信仰高于生命和爱情:“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和陈铁军临刑前的留影。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0月,周文雍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投入广州起义准备工作。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准备广州起义。后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广州起义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各派反革命力量的联合进攻下,最终失败。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兼广州市委常务委员,再次与陈铁军假扮夫妻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同年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与陈铁军同时被敌人逮捕。行刑前,敌人问周文雍有什么要求,他提出要和志同道合的陈铁军照一张合影。铁窗下,二人大义凛然,拍下了临刑前的最后一张合影,作为给党和同志们的永别留念。当时的广东省交通员李沛群在西关找到这张合照,回香港后向军委负责人聂荣臻汇报。聂荣臻十分感动地说:“那是刑场上的婚礼啊!”

1962年,周恩来在一次与北京的剧作家谈话中提议,周文雍、陈铁军双双走向刑场,同赴死难,他们“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若将他们的事迹写成一场戏会是很感人的”。不久,相关作品陆续涌现,并改编成影视、话剧等广泛流传。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二人为原型摄制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传遍大江南北。电影里的陈铁军高呼:“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吧!”

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剧照

英雄花下,人们缅怀陈铁军烈士。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走出陈铁军纪念馆,我又独自来到陈铁军塑像前,默默三鞠躬。作为一个70年代初出生的人,我虽然没有经历陈铁军烈士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但深切地感受过七、八十年代中国由贫困落后,一步步迈向发展壮大的前进步伐。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眼前这份宁静与美好的背后,正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安宁。

2024年7月1日,李根成观看由佛山粤剧传习所推出的现代粤剧《铁军》。

枪声虽远,热血不凉,如同佛山木棉,年年花开春风里。正是有了无数个陈铁军、周文雍一样的中华英烈,以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和“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大无畏精神,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性贡献。在陈铁军烈士壮烈牺牲97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员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在伟大英明的党旗指引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一路披荆斩棘,历经艰难险阻,付出巨大牺牲,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佛山木棉,年年花开春风里。

清明思,当思我们从哪儿来;清明忆,当忆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面对国家的安宁与繁荣,革命先烈永远值得我们深深缅怀。

〔作者简介〕李根成,1972年生于中原河南,1990年入伍西北塞上江南,2013年转业中国大陆最南。军旅23年,立过功、受过奖,出过访、护过航,当过科长、干过站长,守过西沙中建岛,写过南沙各礁长。海洋出版社出过《南海听涛》一书,得过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现供职珠三角一地市政府部门,业余偶写诗词文章。

0 阅读:5
绿拂晓

绿拂晓

感谢大家的关注